姚策错换人生28年的事情,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无非是姚策在患有肝癌后,母亲(实为无血缘关系的养母)准备割肝救子,谁曾想配型的时候发现孩子都不是自己亲生的。28年的母子相处,竟然得到了这样的结局。因为医院的工作失误,导致产妇抱错了孩子,这原本是一场闹剧。
出人意料的是,姚策的生母居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由于没能及时的接受母婴阻断以及后续的疫苗接种,姚策受到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成为了新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且日积月累的受到乙肝病毒损伤,诱发了肝癌。
很多人痛斥医院不负责任,造成了两个家庭的悲剧。我却想说一说这件事中被人忽视的乙肝母婴阻断。如果再给姚策一次机会,有没有希望逆转乙肝,摆脱肝癌离世的结局?
28年前的母婴阻断技术,能挽回姚策的性命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来看看,当年姚策的生母曾接受了哪些乙肝阻断的方案,照搬到姚策身上,能否挽回。
当年两个孩子被错抱,发生在接种乙肝疫苗之前。姚策养母”的孩子被抱去接种了疫苗,但是他并不存在高危的乙肝风险,只能是防患于未然罢了,产生乙肝抗体固然是件好事。但对姚策来说,原本非常需要接种乙肝疫苗,但未安排接种,以至于体内没有乙肝抗体,最终转变为了乙肝携带者,甚至成为后续的慢性乙肝患者、肝癌患者。
数据显示,新生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至少在9年内不需要加强接种,保护率在85%以上。而对乙肝携带者生出来的宝宝来说,是不建议接种乙肝疫苗的,一则无法产生抗体,二则可能增加病毒数量,增加病毒变异的风险。
这时,应该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能够在母体是HBsAg阳性的情况下,提高母婴阻断的有效率,从而更好的保护孩子的健康。但,这还不是最保险的处理方法。
1件事没做好,阻断都不算完美”
不少旁观者觉得如果当时打了这个疫苗,姚策或许就能摆脱这样的厄运。但事实上是,当年的阻断措施并不算完美”。当年姚策的生母其实在怀孕的时候就已经患有严重的乙肝,也就是说在母亲子宫内,姚策就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
而在这时,他的母亲并没有接受专门的母婴阻断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没能在产前就阻断感染乙肝的风险,哪怕在出生后没被抱错,接种了乙肝疫苗,也无济于事。但这样的事情现在发生的概率比较低了,因为出现新的孕妇也能吃的抗病毒药,替诺福韦和替比夫定等能够降低乙肝的传染性。
乙肝的母婴阻断,不仅是接种疫苗而已
姚策的事件发生,更是激起了HBsAg阳性患者的关注。如何才能安全的备孕,生下健康的孩子?
第一件事就是在孕期要服用抗病毒的药物,而且是孕妇可以吃的妊娠B类药物,阻止胎儿在腹中感染乙肝。
第二件事,出生后立刻接种母婴阻断剂,通过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产生抗体,给予新生儿免疫力,产生抗体,完成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
第三件事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避免婴儿直接和母亲的血液接触,以免感染乙肝。平时孩子也要警惕出现伤口。
这样看来,乙肝不断损伤健康,肝癌的出现或许都是命中注定”,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乙肝携带者、乙肝患者在备孕前就该了解清楚,免得让孩子跟着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