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已经为新生儿做了很多事情,发现了曾经没有被发现的东西,完成了从前被认为是没有必要或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认识到新生儿的真正需要。可以说,我们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
1,迎接新生儿的降临
有时候,新生儿可能会呼吸困难,或者可能会因为止血机能受损而造成皮下出血。但是,我们绝不能像照料患病的成人那样去照料一个新生儿。因为,新生儿的需要和成年病人的需要不同,他迫切的是需要使自己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能够适应这个陌生的新环境。
人们在照料新生儿的时候,不仅要让他避免受到任何外界的伤害,而且要让他的心理能够适应外界的环境。在对待新生儿方面,我们不应该怜悯,也不应该把一个新生儿限制在自己的感知范围之内,而应该怀着一种对创造的神秘的崇敬之感。新生儿自身蕴藏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更加美好。
2,初生婴儿的生活
培养孩子的目的应该是让他身心健康,并且使他适应他所处的时代。孩子是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经验的。尤其在他刚刚出生的时候,我们必须让他觉得周围的环境是有趣的,这样他才会对环境感兴趣。孩子的发展要经历许多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中环境都起着重要又不同的作用,而且环境的作用对于初生婴儿来说格外重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忽视它,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被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时间很短,也就是他出生之时,在此阶段应该遵循这样几条原则:
在出生后的几天内,让他和母亲多接触,应该让他处于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噪声较少的环境中;接触婴儿是有严格规定的:不能突然将婴儿放入水中洗澡,要避免他受过大的刺激,也不能快速地给他穿衣服,要考虑他的感受。
我们应该尽量少触摸婴儿,也不必给他穿衣服,而应该将他放在一个没有杂物而且温暖的房子里。抱婴儿的时候,应该用吊床一样的鸭绒被将婴儿托起,不能突然抱起他,又突然将他放下,以免婴儿受伤害。护士应戴口罩,防止微生物进入空气内。
我们需要将母亲和婴儿看作一个整体,因为母亲能给他一种无形的力量,我们要根据自然规律去帮助婴儿适应世界。
虽说可以将母婴看作一体,但这种看法不适用于整个婴儿期,因为在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就真的能够摆脱这种状态,融入社会中去。
孩子会通过环境带给他的深刻记忆来建造内心的自我,这一点在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表现得比较突出。人是通过婴儿时期特有的内在吸收力来获取伴随其终生的人格特征的,其中包括语言、种族、信仰,等等。这是孩子适应世界的方式,他为此而感到快乐,心理也逐渐成熟。
不但如此,孩子还会渐渐学会适应各种类型的环境,并进行自我调整,让自己成为环境中的一分子。因此,我们需要知道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我们要能有预见性地为孩子提供他在每个阶段所需要的东西,为他的成长提供所需要的条件。那么,面对一个初生的婴儿,我们又该为他提供什么呢?
我现在还无法给出确切答案。
比如学习语言,就需要婴儿生活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否则他就学不会;假如他想获取某些精神力量,就需要经常和具有这种力量的人在一起。人的各种习惯和方式都只能从类似的人群中得来,这种观点和我们过去的想法完全不同。

3,如何更好地照顾孩子
需要知道孩子喜欢关注什么,这是一个合格的母亲或保姆应该做的事情。我们要经常让孩子到他感兴趣的东西附近去,给他观察的机会,孩子就是通过观察周围环境来建立自己的性格的,所以他必须和环境完全接触,否则他将来就可能成为一个非正常的孩子,有一些社会问题。许多社会问题就是由于人在道德方面无法适应社会而造成的,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因此,知道如何照顾孩子是一个文明社会应该关心和重视的事情!
母亲对孩子多一些关爱能够增强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孩子参与母亲的生活,并成为母亲的听众,这对于孩子适应社会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孩子若是只能听到母亲的话,那就太单调了,他应该听到成年人的全部谈话内容,这是语言行为的思想载体。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就是延长哺乳期的问题。
人们有时会将孩子的哺乳期延长,有的延长一年半,有的甚至是2~3年。哺乳期的延长与孩子的营养需求没有关系,因为此时孩子已经可以吸收其他食物了。但是,延长哺乳期却能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母亲在一起,这样就能增加孩子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所以即使母亲不和孩子说话,孩子也能与周围的环境进行接触,能跟在母亲身边听街头人的谈话,看车辆和行人等。
4,发现孩子的学习吸收力
和谐的力量能把所有生物的贡献融合到一起,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因此,孩子不但有创造力和追求完美的能力,他们还能创造和谐,为整个生物群体作贡献。也许你会问:童年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其实,孩子是负有双重责任的,假如我们只考虑其中一种责任,也就是他成长的责任,那么就会忽视孩子存在的巨大潜力。
我们曾经研究过,孩子从出生起就具有很强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会在他的生活中得到发挥。
孩子出生时从精神到物质都一无所有,但是他却拥有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会在他的生存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新生儿的这种两手空空的状态与胚体细胞的一无所有”有可比性。
孩子的责任就是对现代社会进行了解,他学习知识时具有一种本能的超然态度,他会从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塑造自己的性格,这种对人类整体性的证明让人们感到吃惊。

5,认识孩子的两个胚胎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有两个胚胎时期:一个是在出生前,这一点和动物相同;另一个就是在出生后,这一点是人类特有的,也是人与动物之间的一个较大的区别,所以这也是我们要进行研究的原因。
每个新生的婴儿都会经历一个精神方面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和胚胎的物理形成是有区别的,这里主要指的是婴儿在精神方面的成长。出生后他将面临一个与他在子宫中孕育过程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并且与他的成年阶段也不同。这就是婴儿出生后的建设性活动时期,我们称之为形成时期”,我们把刚出生的婴儿称为精神胚胎”。
假如人类在地球上的劳动与他们的精神和创造力有关,那么精神和创造力就是人类存在的关键因素。人类的行为和活动就是以此为基础而展开的。成长中的婴儿不仅向成年人学习能力,还能根据环境塑造自己的性格。婴儿的心理与成人不同,他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与成人不一样。
孩子生命的第一阶段是一个适应阶段。我们要准确理解这里的适应”一词,并将之与成人的适应行为区分开来。孩子的适应能力将孩子的出生地变成他能够永久生存的地方,所以,他说的最好的语言就是母语。当我们对孩子的活动有了更加广泛的了解,就会发现孩子的发展不但适应地域的要求,也会合乎当地的民俗习惯。
社会和道德习惯会对人们的个性和情感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样,这一观点也适用于人的习惯性动作、神态、步态等。另外,不同地方、不同种族的人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每个人在儿时学习的知识都会深藏在潜意识中,成为他个性的一部分。
所以说,任何一个人想要改变一个成年人都是徒劳的。现在,我们必须将孩子看作是一个联系不同历史时代和文明水平的纽带,婴儿期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如果我们想为社会注入新的思想,改善风俗,就必须从孩子的教育开始入手。
因为成人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如果我们真的想在世界上传播新的文明,就应该借助孩子来完成这一伟大的事业。
6,孩子的出生与成长
从生理上来说,婴儿还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直到他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婴儿虽然已经出生了,但会继续胚胎的生活方式,这时候的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类本能的形式”。因为婴儿身上没有事先固定的东西,所以他需要先构建自己的精神生命,建立起自己向外界表达的运动神经机制。
心理发展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所做的任何运动都需要得到心理的指导和支配,人之所以与动物有区别,是因为人有着很高的智商。因此,智力的建立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要为增长智力而服务。
婴儿降生的时候,他身体的一切器官都还不够完善,身体保持一定的惰性似乎是为了身体而设计的,而且只是粗略地设计了一下。当智力发展之后,其他的发展就可以从他的心理生活中形成行动方式。因此,出生后的第一年十分重要,智力优先发展也是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
孩子的成长还包括很多方面,每个方面都有着固定的规律。生理发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与神经系统发展变化同步协调的过程。如果小脑还没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就会导致孩子的身体难以保持平衡,甚至无法坐好和站立。
教育和练习不能因为这种可能而设置更多的限制,为了渐渐长大,运动器官会接受大脑的指令,并以模糊的方式进行运动,这能让他们在环境中获得经验。通过经验和练习,孩子的动作会渐渐协调,并渐渐地能很好地完成大脑的指令。人类和动物的一个不同点是:人并非一出生就可以协调运动,而是需要一个逐渐协调的过程。
孩子的大脑里并未预先设定什么程序,他必须靠自己不断摸索来获得成长。婴儿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仅仅具有学习运动的天赋,他可以学习各种高难度的动作,比如学习体操、舞蹈、演奏音乐,等等。但是,这些高难度的动作都不是因为运动器官的成熟而得来的,而是孩子从运动和实践中学习来的,也就是说,是教育的结果。每个人从同样的起点去学习这些技巧,并渐渐将自己的动作发挥到极致。
在器官能够运动之后,心理还会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孩子在运动过程中会从周围环境中获取经验,以促进心理的发展。所以,假如一个孩子的运动器官已经长成,而有人却要限制他运动,那么他的某些心理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心理的发展与一个神秘因素有关系,那就是心理将来起到的作用,或者说它将要完成的任务。每个个体都有实现其愿望的能力,在孩子还处于心理胚胎期的时候,这些能力是没有办法来证实的。
我们只是观察到在此阶段,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会有很大的一致性,甚至可以说,所有的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其实都是相似的,他们以类似的方式,按照相同的规律发展。”我们没有办法预测后来的发展过程,而且也无法对胚胎的形成时期和出生后的形成时期进行估算。此时,我们能做的只有帮助孩子发展各种能力,尽管这种生活是以相似的方式进行的,并且仅仅是孩子的适应期,但假如能符合孩子的需要,那么他就能更好地发展各种能力。在婴儿长到正常的身高并拥有正常水平的心理需要之前,我们都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顺序,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相同的成长阶段。
所有的这些都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也不是某个哲学家、思想家或科学家能改变的。这是大自然建立的法则,这一法则决定了人类发展的进程。这些法则是孩子通过各种自发现象表现出来的,他的愉悦、精力集中和自由选择反应的坚定性都能证明这一点。我们的责任就是向孩子学习,并为他们服务。

7,孩子拥有积极的精神生活
孩子时期明显的孤单薄弱状态,就是孕育不同个性的温床。在幼儿时期,他含糊的声音将会成为一种语言。他会认真注意周围的人,模仿他听到的所有声音,起初是音节,然后是词语,并由此而学会了说话。他在和外界环境接触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成了自己的缔造者。
孩子就像生活在漆黑的地狱里的一个灵魂,他是多么希望降生在光明之中,并健康地茁壮成长!然而孩子个性发展的关键还在于他自己,他本身有一种发展的进程和必须遵守的规律。孩子身上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促使他发展自己。孩子拥有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孩子在当时并没有表现出来,他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慢慢地完善这种积极的精神生活。
孩子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我们应该把他看成是某种神圣的东西,并欢迎他表现出来,我们也必须科学地研究孩子的心理需要,以及为这种需要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因为正是在这个创造性的时期,一个人未来的个性被确定了下来。我们现在还处于一门科学的初创阶段,但是这门科学必然会取得进步。只要我们专心致志地投入这门科学,并付出巨大努力,必将能发现人发展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