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澎湃新闻头条号发布了1篇文章,文章中介绍了年仅8岁的小学生Vita君在B站教人编程的事情。
自8月18日起,Vita君共计上传了9个Swift Playgrouds教程教学视频。目前,已经吸引了4.8万粉丝,播放次数最多的1个教学视频高达38.8万次。

我们在感慨Vita君的聪颖之余,不免好奇Vita君的爸爸周花卷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他是怎么做到,即让Vita君学会编程,又没让他沉迷于电子产品,刷一些毫无营养的抖音、游戏呢?
01堵不如疏,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比完全隔绝电子产品更重要。记者问周花卷是否会让孩子玩游戏,以及怎样控制他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
周花卷回答说,他不反对给孩子玩游戏,但是会通过带着他一起玩,或者让他看着自己玩的方式,引导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好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和收获。在时间和程度上也会给他制定规则,对他进行控制,但是主要是让他自己能主动控制时间。
这里不得不说,周花卷真是个睿智的爸爸,他知道怎样才能够让孩子远离那些变相诱导赌博的、内容重复低劣的游戏。

因为现代社会若是想把1个孩子和电子产品完全隔绝,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现在学校教学中十分提倡信息化教学手段,也十分鼓励孩子利用信息化技术制作PPT等作品、查阅资料,辅助学习。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家庭里,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家长管理孩子的一种手段。当孩子太闹,而家长太累的时候,IPAD就成了哄娃神器;当孩子不想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刷几个抖音就成了驱动娃的利器……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最后,即使我们能够在家庭中做到无电子产品”,也不能保证孩子不到外面寻找玩电子产品的机会。到那个时候,孩子会将玩电子产品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对此,我深有感触。
我小时候是很喜欢读休闲类小说的。后来,因为学业负担越来越重,这项爱好就被父母给掐”了。 但是,事实上,他们从未成功过。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当时采取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法,所有可以回避父母的时间去阅读小说。比如说,节省下午餐的饭钱、夏天的冷饮钱,去书店租书、买书;跟小伙伴合租小说,上课偷看,下课交换;只要一有出门的机会,就跑到租书店蹭书看……

所以,我们无法给孩子创造出一个无电子产品”的环境。但是,如果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行为,不加以控制,放任自流,就必然面对这样一种结果——孩子沉迷电子产品,荒废了学业,毁坏了健康。
那么,如何把握使用和控制电子产品的程度,就成了每个家长所关心的问题。
周花卷采用带着玩、领着玩、引导着玩的方式,让孩子吃惯”了精品”电子游戏。孩子就对一些低劣”的电子游戏感到索然无味”,这样他就会远离一些不好的游戏,转而投入好游戏的怀抱。
同时,他又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利,在制定规则之后,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这种自我管理的能力,又会提升孩子的个人掌控感和成就感。
有些家长特别喜欢管理孩子,把孩子管理的没有一点私人空间。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失去个人掌控感,从而放弃对自己的管理,形成习得性无助心理,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甘放弃。
1个拥有习得性无助心理的孩子,是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并且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会不断的遭受挫折。因为,他已经习惯了放弃许多可以努力改变的机会,所以,得过且过,随波逐流。
02说教不如亲身示范,带孩子正确的使用电子产品。父母是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对象。1对整天玩手机的父母,通常会带出来1个喜欢玩手机的孩子。
因为孩子会觉得玩手机跟玩其他玩具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他们觉得你用手机就是刷抖音、玩游戏、看朋友圈,那么,他们就会认为手机就是用来刷抖音、玩游戏、看朋友圈的,却不知道手机应该是用来学习和工作的。
在这方面,周花卷就做的特别棒,他会亲自带着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比如学习编程,玩好游戏等等。

那么,什么是好游戏呢?
首先,游戏中的政治观点、知识内容都正确的游戏。一些政治错误、知识错误的游戏应该第一时间从孩子的游戏选项中剔除出去。尤其是在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正确之前,更应该让孩子远离这些游戏,避免对孩子进行不良的启蒙学习。
其次,可以人机或人人互动的游戏。人是社交的动物,而简单的被动输入式游戏,会让孩子逐渐失去与人交流的兴趣和能力,还会让大脑变得固化,养成对生活中的事情进行简单思维的习惯,忘记考虑他人因素对完成事情的影响。
再次,可以自主创造的游戏。固定反馈的游戏,容易让孩子形成固定思维,不利于孩子养成创新思维方式。
最后,游戏与生活能够紧密联系的。如果游戏距离孩子的生活比较远,一方面可能让孩子分不清现实与虚拟,导致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做出一些不当的行为,比如说以为自己会飞;另一方面游戏经验对生活没有迁移,孩子对游戏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层认知中,对其成长与发育没有发挥有益作用。

Vita君最初并没有想到要到B站教人编程,但是,爸爸的建议让他心动,所以他开始了开课之旅。Vita君有没有从越来越多的粉丝和点击量上获得成功感,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清晰易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得知Vita必定是已经很好的掌握了编程知识。
拍摄教学视频的这个行为,其实,就是帮助孩子加强和巩固学习的过程。因为,只有自己学明白了,才能够教别人。这个拍摄的过程,无需家长强调,孩子们就会主动的学习、练习和巩固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家长会假装自己不懂小学作业,反而让孩子教自己的原因。
另外,把练习视频放到公众平台上,让大家浏览、点赞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精神奖励。很多孩子对此的感觉,不亚于在班级里得到一朵小红花。关于这一点,很多培训机构和家长都认识到了。所以,他们会采取录一段视频发布到朋友圈或者朋友群的方式,激励让孩子练习英语、跳舞、弹琴等等。

关于这一点周花卷并没有明确说明。但是,如果Vita能够好好的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就一定会有许多富余时间来做其他的事情。
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些自由时间,让他独处或者和小伙伴相处。同时,我们更应该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玩,这样才会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否则,你只是做到人在,心不在,孩子又怎么会从中得到乐趣。尤其是,你也选择一边玩手机,一边陪孩子,又有什么资格谴责孩子玩电子游戏呢?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带孩子到户外去运动,不仅能够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更能让保护他的视力,健康他的体魄。
————END————
我是苏苏不酥酥,每周分享2-3篇个人成长、育儿、婚恋等心理干货,相信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有心理,学点心理学,工作、生活更轻松。
今日互动:你都采用什么方式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的?期待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