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你自己的小孩不孝顺的时候,你找过原因吗?老人养孩子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养儿防老”,年轻的时候养孩子就是为了将来孩子能够养自己老。如今年轻的父母养育孩子,只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希望他们有自己的爱好和目标,对孩子的报答这个事情越来越淡薄。也许正是年轻父母这种云淡风轻的养育态度,让一些孩子越来越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甚至变得非常自我,更不知何孝”。
然而,尽管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但与父母的关系不应仅仅是养育和培养如此简单,父母爱孩子,孩子也要以同样的爱回报父母。唯有如此,整个家庭才会越来越幸福,家风也会越来越好,如果孩子变得不孝顺,伤心的不仅仅是父母本身,还会影响到全家。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不孝顺”的迹象时,一定要及时加以制止和纠正,这件事可大可小,千万不要不务正业。
01
长大成人不孝的孩子,通常喜欢说两句话,早发现早制止
1、这是我的,你不许碰”
许多儿童在童年时都说过类似的话,有些父母懂得正确引导,因此这些孩子并不自私,有些父母不懂得如何去改正,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自私自利,甚至不孝。由于在几乎所有家庭中,老人往往对子女最关心,有好东西会留给晚辈,自己不吃不喝。长久以来,一些孩子习惯了这种情况,认为这是老人应该做的,他就不会理解什么是孝顺,更以自我为中心。
这种孩子自私自利,很自私自利,需要别人配合才能做到,因为这种典型的性格特征。
2、和我没关系,不怪我”
必须说,生活中的许多孩子其实都是没有责任感的,他们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逃避,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而好孩子却知错就改,他们知道检讨可以得到宽恕,也知道检讨可以承担责任,这些孩子都是有责任的。而且那些喜欢把事情推给别人,往往比较自私,不愿承认错误,更不会关心别人的感受,总是一副我很厉害”的样子,遇到紧急情况也只会考虑自己。
因此,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只关注自己身边的事情,很可能忽略了父母的感受,更不用说孝顺了。
02
不孝顺得原因
然后,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所提的问题,当你的孩子不孝顺你时,作为父母你找过原因吗,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可生活中有些父母考试不及格,对孩子口若悬河,不料有些话却被孩子听到了。儿童为什么不孝顺?父母应反省
1、父母总是对孩子特殊照顾
许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孩子:吃饭的时候不管别人在夹菜,只要自己想吃,就集中精力转盘。当然你也会遇到这样的家长:在家里,如果桌子上有孩子们喜欢吃的,或新鲜的,有营养的食物,一定会摆在孩子们面前。
一个朋友为了纠正家里老人对孩子们的特殊照顾,故意不将孩子们爱吃的菜肴摆在孩子们面前,没想到孩子们还没说什么,老人就默默地改变了姿势。
那样只会让孩子不自觉的以自我为中心,不管是大是小,都想着自己的快乐,方便,快乐。曾经看过一条新闻,父母只有一个孩子,老人病重住院,儿子请假回来,没过三天,儿子就开始骂人:到底死不死?我会请7天假。
这句话迫使老人最终绝望地自杀,更确切地说,老人不想拖累儿子。以生命为代价教育孩子,究竟值不值?家长需要好好想想。
2、父母喜欢替孩子包办一切
电视连续剧《都还好》中,苏明哲扮演了一个巨大的婴儿,母亲死后,他很无辜,因为自己成了这样都是因为母亲对自己的无限宠爱,让他吃得放心,没有了男人的责任感。没有人知道他的缺点在哪里,他当初只是听了妈妈的话,呆在家里,让妈妈看着,妈妈才放心。
事实上,很多家长就像苏母一样,觉得孩子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自己来。表面上对孩子好,实际上却在刷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观。
有网友说:结婚了,老公发现他简直是个大宝贝,家里的大事情都是爸妈帮着做的,一点也不愧疚。渐渐地,她发现,错不在丈夫,而在公婆,他们总是抢着做本属于小两夫妇的事。
3、父母自己毫无责任感
一个80岁的老人,育有4个儿子,但是当他中风在床时,儿子都不愿接他回家,最后决定一起找个保姆在老人家里照顾。这四个儿子在老人尸骨未寒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卖老屋了。老头儿临死前说:我生了你们,后悔。
大人和孩子都不能负责任,当家长让孩子收拾玩具时,孩子不听,就用这些不是我玩的,为什么要我收?”回击,当孩子做错事时,他坚决否认这不是我做的”…这些都表明他在逃避和逃避责任。
03
家长如何改变现状
小孩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应该是最单纯最纯真的,你养我,我养你老,很多事情都是互相的。假如孩子很自私,父母应该首先反省自己,是否有些行为误导了孩子的认知,如果发现有异常,应及时纠正。例如父母要严格控制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最好谨言慎行,以身作则,父母永远是孩子的镜子,父母的行为就是孩子的行为。
结语:平时父母懂得孝顺父母,孩子懂得孝顺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说长辈不是,要感谢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懂得感恩。语言和身体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也是父母应该给孩子的正能量,生活中父母可以教下一代的东西很多,不要让孩子变成白眼狼,父母任重道远。许多事情一旦养成了习惯,以后想要改变都无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