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仍然会有一些误区,特别是孩子受到欺负的时候,父母都会说算了吧。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对方孩子的父母是什么背景,所以并不好对其他的孩子做一些什么。反而回去之后还会说孩子没有骨气,这样会让孩子更加恐惧和害怕,因此就破坏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这样孩子在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他们只会选择躲避和隐忍,说都不会和父母说。

因为很多孩子跟父母说自己被欺负的事情之后,父母首先会把孩子责骂一顿,甚至很多时候都不问是什么原因。只觉得孩子打架不对,被别人打更加不对。所以家长的情绪很多时候就发现到了小孩子身上,但是这样并不能让小孩子吸取教训,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是自己闯了祸。这样让小孩子在内心上十分没有安全感,这次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只会选择远远的躲开。
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哪些负面影响?1、内心压抑委屈
虽然明知道是对方欺负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多父母为了避免更多事情,所以对孩子说算了吧,这让孩子的负面情绪不断累积。因为孩子的情绪和父母不一样,很容易情绪转换为性格的一部分,这样就会影响到孩子的一辈子。因为孩子主动把自己被欺负的事情给父母讲,只希望父母能够给自己讨回公道。然而最终只是在父母这里得到了一句算了吧,只会让小孩子感觉非常压抑委屈,让她们觉得有一种受欺负后无人帮忙的局面。

这样小孩子会十分孤立无援,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不会主动再给父母讲。因为他们觉得讲了也没有什么用,所以在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把它默默的放在心底,然后采取其他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就很容易让孩子变得沉默,却还会让他的性格变得更加内向一些。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会主动寻求帮忙,只会让自己逐渐强大起来,然后去远离那些是是非非。这样的小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很孤僻,很难和其他人融入在一起,甚至也会和父母的关系逐渐疏远,年龄越大沟通起来越困难。
2、胆小懦弱
小孩子虽然没有完整的性格和独立思考能力,但是他们在受欺负的时候,依然知道要找到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一直觉得父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也是最能够给他们带来安全感的人。所以在他们受到欺负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希望父母能够帮自己。然后这个时候父母只是一味的说算了吧,就会让孩子感觉身后的那堵墙塌了。有些父母现在还会责怪孩子,为什么不去还击他。

如果小孩子和小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双方父母不好纠结责任。但是如果是父母指使孩子去做什么事情,这样的问题就更大了。所以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受欺负的时候,或许会因为某些原因追究责任。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更加委屈,也会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胆小懦弱。因为生活中有些时候都不讲道理的,但是不能够把这种思想告诉自己的小孩,否则容易让他养成胆小的习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只知道一忍再忍。

这样的性格在这个时代显然十分被动,也是很多家长就担心孩子会发展的方向。但是他们自身的教育本身就有问题,又如何指望孩子能够朝着另外的方向发展呢?其实不论任何时候,要是孩子确实受到了欺负,就应该更好的予以回击,这样才能让孩子树立信心,能够让他更加强大起来,这样才不会在后续继续受到欺负。
3、缺乏安全感
父母本身应该是小孩最依赖的人,但是在他们最需要父母安慰和保护的时候,他们却并没有给予小孩子这样的体验,甚至还会责怪小孩,所以他们就会觉得找不到安全感。后续再发生类似情况的时候,自然也不会主动跟父母讲,这也是小孩子在生长期间最容易左右性格的一个方面。一旦选择和父母拉开关系,那么小孩子就不会什么话主动给父母讲,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会逐渐疏远,彼此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深。

小孩子也会持续找不到安全感,在他们受到欺负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支持他们去反抗,所以他们能够做的就是默默承受或者主动逃避。这样不仅会让小孩子变得越来越懦弱,而且还会让他们养成孤僻内向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在这个时代很难发展下去,尤其是进入社会工作之后,很容易受到各方面的排挤和欺压,但是小孩又不会积极的宣示主权,所以各方面都会感觉很被动,会让她的生活充满阴霾。

这些都是孩子受欺负后父母的态度所带来的问题,而且有些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那么在孩子受欺负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做呢?1、给孩子依靠
当孩子被欺负的时候,父母首先要能够替孩子做主。不能让孩子拿你当依靠,你却只告诉他算了吧。虽然也不能让孩子像别人一样打回去,但是至少要带着孩子去做一些理论,让孩子内心感觉父母就是自己坚实的后盾。然后又让孩子体验到争回主权的感觉,这样也是父母给孩子带来依靠的感觉。只有有了这样的过程之后,小孩子才会感觉自己受到了公平的待遇。虽然自己被欺负,但是对方也被教育了一番,最终还得自己道歉,所以这样就不算受欺负。

这样能够让小孩子感觉自己有依靠,以后在遇到事情的时候首先会和别人理论。如果理论无法解决问题,也要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解决。因为孩子觉得父母就是自己的后盾,任何时候都能找到这个依靠。当他们觉得自己占据着道理的时候,适时的给予还击也是正常的。这能够让小孩子养成正确的三观,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更加理性的解决,至少不会处于被欺负的状态。因为孩子有依靠,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感到害怕。
2、直面这些问题
当孩子与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家长都应该鼓励孩子要去面对这些问题。即便是受到欺负,也不应该告诉孩子就这样算了。要让孩子知道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利益,也需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底线,这样才能够在后续的生活中不再那么轻易的被别人侵犯。做这些事情仅仅是要让小孩子受到公平的待遇,也是在告诉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的面对,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最终只会让自己受尽折磨。

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引导的作用,一方面会让孩子更加坚毅,也知道自己在受到侵犯的时候应该如何回击,而不是一味的选择逃避。因为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让对方知道了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以后,他们才不会侵犯到自己。其实小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很简单,但是要让孩子养成直面问题的习惯,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能够让他们的性格更加正直一些。

其实过去的很多父母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们的孩子已经逐渐长大,并且养成了这种遇事就选择逃避的性格。等到孩子长大以后在想要改变这些,确实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应该在孩子还没有形成完整性格之前,多多引导他们学会直面这些问题,这样才是处理事情的正确方式。千万不要把父母的担心传递给孩子,这样可能会让他们的性格更加懦弱,遇到事情的时候会考虑很多方面,最终就导致自己受到了欺负。
3、积极沟通
当小孩子受到欺负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些都需要积极的沟通才能得到结果。不能够一味的去责怪孩子太过于懦弱,只有把事情的经过弄清楚之后才知道孩子到底是不是受到了欺负。只需要通过沟通了解孩子所说的内容是否是真实的,这样才能够帮孩子做主。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养成实话实说的好习惯,后续再遇到任何大小事情的时候,都会非常坦诚的跟父母进行沟通。

因为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会说谎话,所以这个时候父母要先辨别他们所说的内容是否真实,再决定是否需要帮他们做主。因为一旦被孩子的谎话所信服,孩子通过这一次得逞以后,后续可能还会经常性的说谎,这也容易让孩子养成不够坦诚的性格,甚至会逐渐发展成小孩的性格。这在未来的发展中显然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多和孩子沟通很重要,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还选择帮助孩子主持公道,这样小孩子也能够学会更加坦诚的和父母沟通,我有这样才能够得到父母的帮助。
结语:
这就是孩子在受欺负时父母应该做的事情,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和担忧传递给小孩。而且还要在替小孩做主的过程中兼顾到更多方面,因为这些方面的尝试都会对孩子性格的养成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不论怎么样,父母的教育都应该是理性又全面的,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一个性格更加适合这个时代的小孩。这些都是现在的年轻父母在做的事情,确实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也能让父母成为孩子的一个正确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