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真能喝酒吗
我是山东的,基本上逢年过节, 男女老少坐下就是喝. 一顿饭下来,男士最少2杯,女士起码得1杯. 这是一顿饭, 晚上有场晚上继续.
朋友一起坐, 更没数了。喝尽兴为止. 经常4杯白酒,或者10瓶啤酒,非常常见. 或者掺着喝.
杯子一般是2两到3两3大小.
碰上单位的公关场合更没数了。喝完直接拉到医院的大有人在.
我自己, 没事在家吃饭还得喝1杯,高兴了2杯. 我觉得在山东喝酒就是和吃饭密不可分的一种文化。只要坐一起吃饭,喝酒就是其中一部分. 大家习惯了。
过年期间串门,那真是1天两顿喝. 网上的调查没有错. 一顿起码半斤吧. 一天那就得半斤到1斤酒. 一直喝到元宵节, 亲戚多的喝到2月2也正常.
山东人喝酒时主陪(主人)一定要多喝酒吗?
不一定要多喝,如果不想多喝,那就一开始就别喝。
山东人宴席位置有一定的讲究,分主陪、副主陪、主宾、副主宾、三宾、四宾,依次类推。“主陪”即请客方,位置在正冲门口的正面,把握本次宴请的时间,喝酒程度等。“副陪”位置在主陪的对面,任务是带动客人喝酒。“主宾”是最主要的客人,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副主宾”比较重要的客人,位置在“主陪”的左手方。“三宾”在“副陪”的右手方。“四宾” 是 “副陪”的左手方。依次类推。
在山东“喝酒”,上菜、倒茶、倒酒等,起始位置都是从主宾开始。上的第一道菜,主陪会用公筷给主宾夹一筷,表示尊重客人,同时说明大家可以吃菜了。无论客人是否喜欢这道菜,应该是感谢之余要首先吃一口的(如果是民族习惯如回民等应在此之前就提出,主人安排的时候会早有准备。如果客人有特殊忌口,这道菜是可以说明原因并拒绝的,主人会把这一筷放在自己盘子里)。
喝酒预示着宴会的正式开始。喝酒必须是主人提议。白酒的容器一般是三两三或者二两半,即一瓶白酒倒三杯或者四杯。山东全省比较正规的白酒喝法是要求第一杯六口喝掉,以后随意。六口的顺序是,主陪带三口,副陪带三口。在这之前,客人是不能主动敬酒的。啤酒的比例是一比六或者一比八。六口以后要求全部干掉。在主陪和副陪带完以后,主陪会宣布自由时间开始。一般情况下,主陪和副陪会跟每一位客人喝一次,热情的主人会跟每位喝两次,所谓“礼仪之邦,喝酒成双”。普通意义上客人再回敬每位主人一次。最后,主陪会招呼大家喝最后一杯,即宴请结束的信号,俗称“门清”,最后一杯要求是要喝完。
山东人喝酒有什么特点?
1. 山东人直爽,友善好客,酒是他们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方法。
2. 酒喝的越多证明对你是尊敬,所以你要多喝。
1.先说座次,尊者在上(或者客人为上但以尊为先)上菜的方向为席口就是最下的坐位,尊者面向这个方向;或者一般北为上,尊者坐北朝南。
2.山东人素善饮,天下皆知。山东人酒桌上的风俗和礼节多,喝法也多。这些东西好坏搀杂,有些增进气氛,而有些则让人不喜欢。
3.先说入座。山东自古是礼仪之帮,所以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酒桌上,一般冲门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东家的(就是买单请客的人),酒桌上有时戏称为“庄主”;
在他的对面的位置是主人一起来招待客人的,叫“主陪”。
4.宾主落座,开始倒酒。山东人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大碗喝酒。这似乎有梁山好汉之遗风。如今虽然不用大碗了,但小杯是不用的。
入席后每位先满上这样的一杯,叫门前杯。意思是让各位自扫门前雪。这杯酒是每位到场的人必喝的,不喝是对主人或者东家的不尊重。这第一杯酒当然要由主人带领大家喝。
5.一般山东人请客,酒桌上必定要有鱼。鱼在山东算“大菜”,酒桌上叫“大件”。别看什么山珍海味,和鱼相比也只能叫“小菜”。不是山东人稀罕鱼,主要是图个吉利,“年年有余”嘛。
6.山东人喝酒时间一般比较长,除了一些礼仪性的筵席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外,一般酒席时间要超过3小时,而一些挚友之间的聚会则时间更长。
河南人喝酒有什么讲究啊?
通常是菜上了以后再倒酒。开始喝酒时,上的菜的数量应为双数,比如2个、4个、6个,忌讳3个、5个,如数量为单数,可先撤一个,待喝酒开始后,再端上来。
山东人吃饭喝酒都有些什么讲究呢?
先说入座。山东自古是礼仪之帮,所以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酒桌上,一般冲门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东家的(就是买单请客的人),酒桌上有时戏称为“庄主”; 在他的对面的位置是主人一起来招待客人的,叫“主陪”。这两个位置各地叫法有点差异,但意思差不多。 外地的朋友若是弄不清除其中的原委,告诉你个简单的方法:只要看桌子上杯中餐巾的叠法就可以分辨出来。这两个位置的餐巾的叠法是与众不同的。主人的餐巾一般是折叠成圆筒形状,插在杯子里面的。而主陪的餐巾则是叠成扇面状的。其位置的餐巾则是一般的三折呈花瓣状。整个餐巾的布局有点象是展翅的凤凰。定好了这两个位子,别的位置就好确定了。坐在主人左面的是“主宾”,右面的是“次宾”;相对应的,左面挨着主宾的是“副主陪”,右面挨着次宾的叫“次陪”,但叫“三陪”的多。其余的位置宾主可以随便坐,酒桌上戏称这些人是“不三不四”,原因是酒桌上没有”三宾”、“四陪”的叫法。 宾主落座,开始倒酒。山东人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大碗喝酒。这似乎有梁山好汉之遗风。如今虽然不用大碗了,但小杯是不用的。你若是在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看到山东人用那种三钱的小酒盅喝酒,那纯粹是在扯淡。山东时下的标准杯是三两三的高脚玻璃杯(究竟是什么人最先时兴起来的这种杯子无从考证,但一瓶白酒正好能倒三杯)。酒一般是白酒,度数一般是38度左右(山东人并不太喜欢喝高度酒)。当然也可以喝啤酒,但一般按照白酒、啤酒1:6的比例折算。 入席后每位先满上这样的一杯,叫门前杯。意思是让各位自扫门前雪。这杯酒是每位到场的人必喝的,不喝是对主人或者东家的不尊重。这第一杯酒当然要由主人带领大家喝。主人一般要有一个开场白,客套一番,然后定个标准。就是说这杯酒要分几次喝完。一般是6次,叫“六起”。“起”的意思包含有“发达”的意思,图个吉利。这样大家在主人的带领下,边喝、边吃、边说话。这个酒一般不碰杯,山东人叫“碰杯喝了不算”。但是在举杯的时候可以在桌子上点一下,叫“过电”。经常可以在饭店里面听到这样酒杯磕碰桌子的乒乓声。酒桌戏称“丐帮开会”。 等主人带领大家满饮此杯,该轮到主陪发言了。同样是客套一番,也带领大家喝一杯酒。一般情况下,两杯酒下肚就在半斤以上,主客面红耳赤、脚下升云。这个时候,主人宣布礼毕,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注意了,这个自由活动可不是真的让你出去活动一下醒醒酒,而是可以和任何人单独喝酒了,而且喝多喝少可以不加限制。一般这个时候,客人要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一下谢意,一般第一轮是主宾与主人,次宾与主陪,依此类推。在这期间,是酒桌上气氛最活跃的时候,宾主的关系一下子能拉近许多。但这个时候往往是比较头疼的时候。因为此时已经有半斤白酒下肚,期间劝酒的花样有多,特别容易喝醉。 比如有一种在酒席间斗酒的捉瓶子游戏本人就深恶痛绝。就是比赛双方一人一捆啤酒(10瓶),桌子中间放一瓶。比赛的人没喝完自己的那一捆啤酒以前,不能碰桌子中间的那瓶。等自己的啤酒喝完了,先抓取中间的啤酒喝的算胜利。这种玩法老狐狸只玩过3次,2胜1负。第二天别提有多难受了。还有喝日子的,就是一年12个月,必须说出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否则要喝酒,说的出别人喝。往往是还没说到10月份,人就开始胡说八道了。 一般山东人请客,酒桌上必定要有鱼。鱼在山东算“大菜”,酒桌上叫“大件”。别看什么山珍海味,和鱼相比也只能叫“小菜”。不是山东人稀罕鱼,主要是图个吉利,“年年有余”嘛。一般上鱼的时候,鱼头冲客人,表示对客人尊重。这个时候,客人要喝鱼头酒,尾巴方向的人要喝鱼尾酒,一般是“头三尾四”,然后大家一起吃鱼。剩下的鱼骨头一般不撤,等主人叫端走再用剩下的鱼骨头做个汤的时候,其实是在说:酒席进行的差不多了,该结束了。鱼骨头作的汤叫“杂鱼汤”,就是把鱼骨头和碎鱼肉加汤,加胡椒、醋再炖,味道很鲜美。没喝过的朋友可以自己做来尝尝,既好吃又不浪费。等汤上来了,大家喝掉个子的杯中酒,吃饭,然后筵席结束。 山东人喝酒时间一般比较长,除了一些礼仪性的筵席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外,一般酒席时间要超过3小时,而一些挚友之间的聚会则时间更长。所以在山东除了酒量小的,一般人一场酒要要喝个半斤八两吧?等酒席结束,大部分肯定是舌头大了、步子歪了。 山东人爱喝酒,喝酒也豪爽。不过酒喝多了毕竟不好。山东的朋友们是不是也应该整顿一下“酒风”了吧?
跟河南人喝酒要注意哪些礼节.词令
很大气,很豪爽就行了吧。但首先一点,你的心态是尊重河南人的,对待他们和别人是一样,不要因为外界对河南的看法而影响你自身。
山东人喝酒时的敬酒顺序和入座顺序有什么讲究?
提起山东人,首先让人想到的那就是山东人的好客!
据说山东人在饭桌上的规矩传承的是齐鲁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礼仪,这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来看山东人在酒桌上的入座和敬酒规矩。
一:正对大门的为主陪
主陪就是饭桌上的主人,他是请客一方的主角。主要是负责掌控全局,一般都是请客一方里职位或年纪最长的,或者是为这次饭局买单的人。
二:与主陪相对的为副陪
也就是主陪的副手,通常酒量比较大,尤其善于调节气氛,有时要为主陪挡酒。如果是单位饭局的话,一般是办公室主任坐那里;如果是朋友们聚会时,则是性格开朗、能说会道的人坐在那里。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求人办事要付账的人会坐在那里。
三:以右为上
有了主陪和副陪,其他的人就很容易安排了,右手为上,左手为次。也就是说主陪右手边坐的人,是主宾;主人左手坐的人是副宾。同理,副陪右手边坐的是三宾,左手边坐的是四宾。
四:三陪四陪侍候整个局
一般挨着主宾、副宾的叫三陪和四陪。他们主要就是协助主陪照顾好主宾副宾,是服务于整个饭局的人,一般要有一定的酒量。
这是按照标准的8人桌来排列的座次。如果是10人的饭局,主副陪和主副宾的位置不动,请客方的人原则上要穿插着坐,方便照顾客人。
再来谈一下敬酒的顺序。
一:主陪带酒
酒宴开始时,主陪等第一个热菜上来以后就可以领酒了,领酒也叫带酒。
二:事先约定带酒的数量
无论是主陪还是副陪,都要在开始领酒前定下喝多少,通常是“三六七九”这样来喝。就是主陪喝三杯或者三口喝完一杯,副陪也是这样喝三个,这就是六个了。有时让三陪带一个,这就是七个。
但是如果约定的是喝九杯或九口一杯,那就是主陪三个,副陪四个,三陪和四陪各敬一个。
三:主副陪要打圈
约定的三六九喝完了,主副陪要分别从自己的右手开始,依次和客人喝酒,通常是喝两个,这就叫打圈。如果主陪或者副陪的酒量足够大,没有喝尽兴,可以打两圈。
四:三四陪单独带酒或者打圈
主副陪打圈结束后,三四陪可以带酒或者打圈,也可以单独向主副宾、三四宾敬酒,通常也是两个。
规矩之五:加深酒
在结束上述敬酒后,如果喝酒的双方聊得好,可以主宾喝一杯或两杯加深酒,以示加深感情。
规矩之六:客人回敬酒不允许不喝
主副陪、三四陪全部程序走完,客人就可以回敬了。在客人回敬时,主人这一方的所有必须喝下,喝几个喝多少,都不能推脱。
酒宴结束后每个人杯子里的酒必须喝尽,不能有余留。这就是山东人喝酒时的酒桌文化,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敬酒规则,不知道你们家乡在酒桌上都有什么规矩。
山东人主要喝高度酒还是低度酒?什么度数为主?
咱山东人还是爱喝高度酒滴。
山东人豪爽,喝酒更是豪爽。据《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显示,70.2%的山东人爱喝50°以上的中度酒,24.7%的人爱喝40°-50°的中度酒,只有5.1%的人喜欢40°以下的低度酒。
哪个年龄段的山东人最能喝:
20-29岁人群占比31.2%,30-39岁人群占比最多高达48.9%,40-49岁人群占比11.5%,50岁以上的人占3.5%,20岁以下占4.9%。
山东有名酒,景芝酒、国井、兰陵酒等都是家喻户晓的老牌名酒了。
山东各地市喝酒宣言:
德州 — 大部分人沾酒即倒,喜欢低度酒
枣庄 — 多数人不胜酒力,喝酒图热闹
潍坊 — 大部分人平时很少喝酒,偶尔会潜力爆发
临沂 — 煎饼山东第一,喝酒不行
淄博 — 喜欢独自喝酒,喝酒看心情
滨州 — 没喝多少就开始谈感情
东营 — 喝酒不猛,普遍爱喝酒
泰安 — 一半爱喝又能喝,一半不爱也不能喝
日照 — 喝酒规矩多,战斗力一般
烟台 — 酒桌上战斗力惊人,夏天扎啤是主流
威海 — 低调喝酒,不逞强
聊城 — 女人比男人能喝
济宁 — 吃夜市喝啤酒,比较豪爽
青岛 — 男女老少,啤酒当饮料
济南 — 平时不喜欢,喝起来酒量还不错
(莱芜区 — 啤酒狂灌,白酒三杯必倒)
菏泽 —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战斗力叫板内蒙,目的是喝倒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