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下学期蒙氏公开课教案
三齐儿童网有 http://www.3kid.net/list.asp?id=48蒙氏数学公开课教案推荐收藏 蒙氏数学活动教案活动名称:排序活动目标:1. 感知长短,并学会从长(短)到短(长)的顺序排列。2. 找相同图形,并从大(小)到小(大)的顺序排列。3. 培养幼儿专注的观察力。4. 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顺序)。活动准备:教具(长棒、数棒、图形) 操作手册 作业纸 胶棒 房子图片活动过程:1. 游戏:切西瓜游戏规则:幼儿拉成圈,在留一位幼儿切西瓜,拉圈饿幼儿边说儿歌边走,切西瓜,切完之后,切成两半,让幼儿站成两排,然后问一下切西瓜的幼儿,说一说哪边的队排的长,哪边的队排的短。反复两边。2. 通过游戏引出长棒:(1) 集体活动:在5个物体中找出最长的,教师出示“长棒”散放,请幼儿找出最长的和最短的,教师示范比较,验证幼儿找的是否正确。(2) 请幼儿找出最长的长棒,然后在从剩下的长棒中找出最长的,依次类推,由长(短)到短(长)的顺序排队。(3) 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和长棒相同的数棒,一一对应。(4) 把长棒拿走留下数棒,让幼儿数出数棒多少节,并找出相应的数字一一对应。(5) 巩固复习感知长短,纸上作业P27---28页。3. 熟悉图形宝宝:(1)教师出示“图形宝宝”,请幼儿观察,这里都有什么图形?每位幼儿从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说一说图形的名称。(2)游戏:《比比谁最快》游戏规则:教师说出图形宝宝的名字,看看哪位幼儿反应的最快,先拿出相应的图形。(3)找朋友:教师引导幼儿把相同图形宝宝放在一起,并从大(小)到小(大)的顺序排列。看谁最好最快。4. 亲子活动:《小熊的一家》(1) 由图形宝宝引出房子:这个房子是谁的家呢?你们知道吗?(小熊) 小熊一家怎么没出来呢?难道它们不在家吗?噢,原来小熊一家在家穿衣服呢。可是,衣服有大的大,小的小,怎么穿才合身呢?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来帮帮小熊一家吧。(2) 教师引导先拿出帽子,让幼儿找一找最大的帽子,然后把最大的帽子给最大的熊宝宝戴上,小的给小熊宝宝戴上,依次类推帮它们穿好衣服出去玩啊。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
小班蒙氏数学欢乐的一天教案
1、使幼儿知道幼儿园里也有清洁工,并知道清洁工的工作。
2、知道清洁工很辛苦,教育幼儿要尊敬他们。
活动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清洁工的工作。
2、间笔画:清洁工在铺床、洗毛巾、拖地板、倒都浆、洗玩具等。
3、录音机、磁带、蛋糕、小盘子、蜡烛。
活动组织:
1、出示蛋糕,引出课题《夸夸我们的好婆婆》。
教师用语参考:“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今天是谁过生日?”(幼儿边讲教师边出示间笔画,使幼儿知道婆婆是为我们搞好卫生创设整洁的环境的)
2、让幼儿知道清洁工的工作很辛苦,教育幼儿要尊敬清洁工,并尽量减轻清洁工婆婆的工作。
教师用语参考:“我们要听婆婆的话,对婆婆要有礼貌,不乱扔饭菜,爱护玩具,减轻婆婆的工作。
3、点蜡烛、吃蛋糕,祝婆婆生日快乐。
教师用语参考:“请每组小朋友讲一句祝贺婆婆的话。”(放录音《祝你生日快乐》)
4、小朋友们分组活动,帮助清洁工婆婆做事:擦桌子、洗杯子、洗毛巾。清洁工婆婆感谢小朋友。
建议:
经常组织幼儿洗毛巾、洗茶杯、洗玩具,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蒙氏数学教案
推荐一个免费教育教学资源下载网站-课件素材库 http://www.kjxy8.cn/caidown/ ,教案/论文/反思/说课/课件下载/课本插图/试题试卷/课件视频教程/课件制作素材等资源约20多万条, 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
蒙氏成语课教案
发蒙振聩
fā méng zhèn kuì
【解释】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结构】联合式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振聋发聩
【例句】先生,你这一番议论,真可谓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
急求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蒙氏数学教案
蒙氏数学小班下学期《比多少》 《比多少》 ----深圳市远恒佳教育集团 龙华中英文实验幼儿园 饶婷 活动 设计 蒙氏数学 《比多少》 重点领域 科学 活动重难点 1、会用对应摆放的方法比较谁多谁少。 2、知道用减增的方法变成一样多。 创新意图 1、学具不复杂,很好的利用了身边的物品做为教学具。 2、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本节课的重难点,并且游戏简单易懂贴近生活,游戏适合小班年龄,小朋友都爱玩。 3、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程序也有变动,没有按照蒙氏课程的路线走,例用线上活动进行游戏巧妙的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 这是一节小班下学期的课程,主要亮点是孩子可以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体验多一些,少一些,一样多的含义,通过游戏教学喜欢蒙氏活动,学会探索。 活动 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多一些,少一些,一样多的含义 2学习运用并置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具体感知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3乐意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 准备 1、教具准备:椅子、音乐、小红花、录音机。 2、学具准备:玩具红色雪花片和白色雪花片。水彩笔。 3、《操作册》第3册第9--10页 活 动 过 程 一、预备活动和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多与少一样多) 师幼互相问好。 游戏名称“快乐转转转”。规则:音乐开始所有小朋友围着椅子转,当音乐停“STOP”小朋友要赶紧找一张椅子坐下。(椅子摆在蒙氏线里面,摆成一个圆圈) 1、椅子比幼儿少三张,音乐起所有的小朋友双手插腰,走线,当音乐停所有的小朋友赶快找一张椅子坐下,教师提问幼儿: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没有坐到椅子了?(因为小朋友多椅子少) 2、椅子比幼儿多2张,音乐开始小朋友们继续插腰走线,当音乐停止时幼儿赶紧找椅子坐下,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有的椅子没人坐了?(因为椅子比小朋友多) 3、椅子跟幼儿一样多,进行游戏,教师提问:现在有没有多椅子?幼儿回答没有,教师接着提问小朋友有没有多?没有,(椅子和小朋友一样多) 二、 操作活动 1、用对应摆放的方法比较谁多谁少。 师:在游戏中很多小朋友都表现不错,现在老师请一些表现很好的小朋友上来,给他们奖小红花,(8个小朋友上来)花10朵。 请下面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帮老师发小红花,一个人给一朵小红花请幼儿回答红花多还是小朋友多?(红花) 2、启发幼儿说出红花比小朋友多两朵。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小朋友和小红花一样多了? (添2个小朋友或减少两朵红花。请小朋友们回到位置上。) 3、比较教室里的物品谁多谁少? 请幼儿比一比班里的男孩和女孩,电灯和电扇,等,谁多谁少?怎么样又能让他们变成一样多了? 三、 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学具小星星”比较各种星星的多少。(大星星8个,小星星7个) 第二组:两名幼儿一组,比较谁红花栏里红花多? 第三组:比较教室里的玩具红色雪花片和白色雪花片哪种多哪种少?(红色雪花片6片,白色雪花片5片用两个栏子放好,每个幼儿人手一份)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请分组幼儿交流自己操作的结果,并收拾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 在校活 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1册第17-18页的活动。 2、交换操作分组学具 在家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物品的多少。 教学 资源 《取学具儿歌》师:摆好工作台,学具拿出来。 生:——工作台,——拿出来。轻轻拿,轻轻放,我的学具我爱护。 《收学具儿歌》 小学具,要回家,谁最快,喜欢它!一二三四五,我来数一数,五四三二一,有没有到齐?家门要认准,认准你才进! 建议: 1、操作活动中缺少集体操作的环节,最好是有同一个要求,全体幼儿同步来做。比如:利用学具小星星来感知多少和比较多少。如:教师给每个小朋友5颗红星星,3颗黄星星,请幼儿观察探索,哪种颜色的星星多。 2、分组活动应体现照顾孩子的个体差异,投放的材料应该有层次。最好是有实物组,学具组和纸面材料组三个层次。
幼儿园蒙氏阅读两只小象教案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儿歌,能指认图中的字精灵“小象”。
2、初步懂得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
活动准备:大范例、字卡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出示大范例图片)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图片,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只小象的鼻子勾在一起做什么?(引导幼儿猜测)
二、 学习儿歌。
刚才小朋友猜了这么多,那么到底这两只小象为什么把鼻子勾在一起呢?听完儿歌你们就知道了,儿歌的名字就叫《两只小象》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是怎么说的呢?引导幼儿回答。
2、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两只小象在什么地方走?(出示字卡“小象”)
两只小象的鼻子在做什么?(出示字卡“鼻子”)
两只小象勾着鼻子像什么?
3、带领幼儿学念儿歌。
幼儿跟随老师学念儿歌若干遍。
4、幼儿边看大范例边朗诵儿歌。
三、游戏:两个好朋友。
1、小动物怎么走。请幼儿分别学小象和其他动物的走路姿势。
2、怎样交朋友。
一只小动物自己玩多可怜啊!找个朋友一起玩吧!怎样交朋友呢?你喜欢和谁交朋友就向他笑一笑,两人拉拉手吧!
新蒙氏趣味拼音教案
新 蒙 氏 趣味拼音
xin meng shi qu
wei
第一声第二声第四声第四声第四声
蒙氏教案谁知道啊!!
大班教案:我教弟弟妹妹学折纸 目标: 1、通过与弟弟妹妹交朋友,知道自己是大哥哥大姐姐,能将简单的折纸方法教给弟弟妹妹,初步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2、通过活动,与弟弟妹妹建立更好的友谊,更进一步体会自己当哥哥姐姐的责任感。 准备: 音乐、彩纸若干。 过程: 活动流程: 提出要求------幼儿互助-------分享喜悦 一、引起幼儿兴趣,并提出要求 1、教师提出活动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 2、幼儿讨论: 怎样与弟弟妹妹交朋友,并教弟弟妹妹学习简单的折纸方法。 3、教师对幼儿提出的各种方法提升经验 二、幼儿主动认领弟弟妹妹介绍自己的姓名、班级、自己的本领。 1、一个大班的带一个小班的幼儿,向弟弟妹妹介绍自己的姓名、班级、自己的本领。 2、教弟弟妹妹进行折纸 1、与弟弟妹妹一起折纸,将简单的折纸方法教给弟弟妹妹。 2、 引导哥哥姐姐教时要注意耐心。 三、分享喜悦 与弟弟妹妹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参考资料: www.hxayx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