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宝,孩子出门在外父母总是会担心孩子是否被欺负,是否会受到伤害。
父母对孩子的保护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鹿妈看到的这件事,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

青岛一位父亲求助,说自己8岁的女儿,到上学的年龄了,却仍然被妻子圈在家中,已经几年了,孩子不出门,不上学,没有小伙伴,甚至连自己的爷爷奶奶都不认识,现在连爸爸都不叫了。
他和妻子分居4年了,很担心女儿,但不管怎么劝妻子,不管找谁去说,妻子都坚持自己的做法。
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她的回答更让人匪夷所思。

妈妈说她并不限制孩子的自由,女儿想玩什么玩什么,想学什么学什么。但幼儿园老师不喜欢这样的教育,老师喜欢听她话的孩子。女儿也曾经上过几天幼儿园,她担心老师会委屈了孩子,所以就干脆把女儿养在了家里。
妈妈还展示了女儿的画,一个没上过学的孩子能画成这样,看起来真的挺有天赋的。

孩子不仅画画好,字也写得不错,随手写了一个哥”字,看起来就像书上的印刷体一样,看来孩子对学习是非常渴望的。

原来这个妈妈41岁才有了女儿,对女儿特别爱,把女儿看得比什么都重,妈妈害怕孩子出去会被别人欺负,会受到委屈,所以才会有这样过度保护的行为。
我们不否认,家长如果自己有知识有能力去教孩子学习的话,孩子也完全可以成才,比如童话大王郑渊洁,就是自己编教材教儿子读书。
但自己教知识,并不是把孩子圈养起来与世隔绝,孩子终归有一天要长大,父母也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过度保护下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反而更容易受到伤害。

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如果真正的爱自己的孩子,就要为孩子的将来打算,不管有多爱,父母都要教会孩子这些两种能力。
一:与人交际的能力。
正常的孩子,小时候在与伙伴玩耍的过程当中,在上学与幼儿园小朋友的打交道过程当中,就会慢慢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
而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孩子就会缺乏语言能力,长期不说话,不与人打交道,很容易让孩子形成自闭,或者精神上的障碍。

二: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不少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怕孩子做不好,或者不会做而受伤害,就除了让孩子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锻炼了。
比如原来少年说中一个高二的女生还不敢倒热水 、不敢插插座,初二时还不会自己穿衣服。这都是父母过度担心过度保护的结果。
孩子终归要长大,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将来更容易被人笑话,更容易产生自卑。

就像曾经著名的东方神童”魏永康,当时两岁认识一千多个汉字,4岁读小学,8岁读初中,17岁就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可是三年后却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劝退。
所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论有多大的成就,无论有什么样的天赋,学会与人交际和自理的能力都是最基本的,父母再爱也要懂得教会他这两种技能。
就像魏永康的妈妈哭着说的那句话,我不怪孩子,只怪我自己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