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什么是手足间的竞争?当发生竞争的时候父母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本文系作者想要平衡就得往前走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手足竞争是指在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就是彼此争夺爸妈的关爱时自然而然发展出来的一种竞争关系。竞争的目的,并非是在比谁比较厉害,而是抢夺爸妈的爱。手足竞争在双子家庭中很常见,特别是当弟弟(妹妹)在一岁半到两岁半时,最为严重,并一直延续到弟弟(妹妹)3岁大,可以成熟表达意见后才会渐渐地缓和。处理原则,不可以老二哭就处罚老大,以免导致更多的冲突。

什么是手足间的竞争?当发生竞争的时候父母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妈妈带着两个孩子

两个人都是对的、有些爸妈会指责老大的手足竞争”特别强烈,是因为个性不好,不会照顾弟弟(妹妹)。请不要给孩子扣上这顶沉重的帽子,绝大多数只是因为年龄差距。当孩子三四岁时,开始会有强烈的控制欲望,想要管东管西,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但是如果运气不好,偏偏碰上一个正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弟弟(妹妹)时,冲突往往很难避免,因为一个很爱管,另一个则很执拗;一个想让,另一个就什么都抢,让争执加剧。其实,两个人都没有恶意,只是在做自己年龄该做的事,但是凑在一起却让爸妈觉得非常困扰。

妈妈教训女儿

是妹妹先抢的、当年龄较小的老二想要和老大玩儿,却无意间破坏哥哥(姐姐)辛苦完成的作品时,虽然不是故意的,但东西确实被弄坏了;当老大想从弟弟(妹妹)那里拿回自己的作品时,想法虽然正确但往往技巧不佳,易弄哭弟弟(妹妹),所以不仅是孩子陷入争夺的挣扎,连照顾他们的大人也开始出现疑问,究竟是否应该处罚?要处罚谁?如果不处罚,他们会不会越打越凶?其实,不应该陷入大的要让小的”的误区,绝大多数的时候,爸妈只能察觉到结果,却没有看清楚过程,如果断然处罚老大,只会增加他情绪上的反弹,导致冲突不断。在处罚老大的同时,也要记得责备小的,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爸妈偏心。

妈妈

抢东西的兄弟俩

公平真的公平吗?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给孩子公平的爱,如老大学钢琴、绘画,所以老二当然也得学,这样既公平,也方便接送。但是,这样做无形中也增加了两个孩子之间竞争的情况,产生我比你厉害”之类的比较心态。如果这时老大的能力明显地优于老二,往往不易出现冲突的情况;相反,如果老二后来居上,老大就会感到有压力,产生情绪上的冲突,进而出现不恰当的行为。实际上,上述情况很容易通过课程安排来解决,公平不一定是最适宜的方式,依照孩子的天赋安排适合的课程才是最恰当的选择。

妈妈

弹钢琴的孩子

减少两人的比较、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发展指标,所以请不要使用相同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也不要过度比较,因为这样的比较并不客观,应尽量避免使用你为什么不能像妹妹一样乖乖坐好”妹妹都比你听话”如果你不吃,就拿给妹妹吃”这样的说法,以免增加手足之间的竞争,使情况恶化。如果真的需要使用激将法来激励孩子,请记得将妹妹这个角色换成孩子身边其他的人或物,例如,爸爸或宠物往往可以达到效果,又不会引发不必要的手足竞争。

妹妹

坐在行李箱上的两个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爸妈心中的宝贝,这样的信息要清楚传达给孩子,才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来克服心中的恐惧与焦虑。手足竞争几乎都会出现,只是强度不同,特别是在两个孩子相差2-3岁时,冲突往往会特别明显。其中,当老二刚好在一岁半到两岁半时,会达到高峰,而后才会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而渐渐趋缓。这时爸妈需要用耐心与引导协助孩子找到最好的相处模式,并且创造成功的机会,而不是用大人的权威来迫使孩子服从,否则可能导致孩子彼此间的竞争变得更激烈;等老二再大一些,到3岁时,就会渐渐改善了。

妈妈

可爱的姐妹俩

第一阶段选定主要照顾者:让孩子一个人黏一个人,这样可以让孩子们都拥有良好的依恋,也可以得到完整的安全感。如果老大还没有满4岁不建议转换主要照顾者,而是要让老二由另外一个人照顾,这样会比较顺畅。这时,爸爸、家里的长辈都是相当适合的人选。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婴儿最需要照顾,而忽略了老大的感受,但事实上,婴儿还搞不清楚是谁在照顾他,但是老大却已经非常明白,所以面对环境变化时会有很深的焦虑。让每个宝贝都有最多的爱,让孩子在爱中长大,才是最好的选择。不是所有时候都要两个孩子腻在一起,而是应减少冲突可能发生的机会,适时地分开两个孩子,营造和弟弟(妹妹)一起玩儿很快乐的印象,那么孩子也就会越来越喜欢弟弟(妹妹),也才能忍耐他(她)小小的无理取闹了。

手足竞争

两个一起看书的孩子

第二阶段让大孩子示范:3岁的孩子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每天都在学习新的事物、玩不同的玩具,就如同一块海绵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但是,这样的特质在和年龄较小的弟弟(妹妹)玩儿时,却是冲突的开始。当两个宝贝在一起玩儿时,请记得选择年龄较小的孩子适合的活动,例如,姐姐已经可以玩乐高,妹妹却还只能玩幼儿积木,那么这时请带着孩子一起玩幼儿积木,否则,让孩子们一起玩儿,往往是高兴不了一会儿,就开始吵架,最后演变成处罚孩子。选择适合妹妹的活动,反正姐姐的动作比较快,妹妹的动作比较慢等到姐姐完成后再增加难度,这样两个人都会有事情做,自然可以降低发生冲突的机会。姐姐觉得自己比较厉害,会有自信心;妹妹觉得自己学会新东西、也会很开心。通过教导姐姐示范的过程,让两个宝贝可以一起快乐地玩游戏。在爸妈的引导下,孩子自然就会知道如何和兄弟姐妹一起玩儿,老大更可以从中学会如何教弟弟(妹妹)。

妹妹

教弟弟玩的哥哥

第三阶段冲突介入的最小化:当孩子们发生冲突时,通常是爸妈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如果这时爸妈突然介入评断谁对谁错,常常会因为信息不足较难判断,反而会变成争辩爸妈有无偏心的结果。建议如果冲突不会导致危险的状况,爸妈尽量不要过度介入,而是将孩子分别带开。如果必须处罚时,可以询问孩子的决定,例如,是否原谅对方,或是要一起接受处罚。提供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孩子通常会比较愿意接受,而不会有太多的情绪起伏。处理冲突的原则是,询问孩子时应尽量使用简短的语句,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与说明,否则反而容易引起孩子误解,结果又会引发情绪。此外,必须特别注意,如果老二正好处在第一反抗期,请不要问他好不好”,反正他的回答一定是不好”,结果反而会让情况变得更僵。逐渐减少大人的介入,老大很快就会知道,如何才能和老二和平相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