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婴儿说话,很有必要。而且非常有好处。
有个重要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力和他在三岁之前所听到的语言多少呈正相关。
宝宝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会经历一个语言的爆发期,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今后的语言能力。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词汇量大的孩子,和词汇量小的孩子,出现了剧烈的分化。


多和宝宝说话,就管用吗?
那么,父母主动多说话,就会增加孩子词汇积累的速度吗?
研究者为一个宝宝21个月大的家庭配置了一个新型的词汇追踪装置,能够记录妈妈和宝宝一天中全部对话出现的词汇。头一天,妈妈说了1.3万个单词,小佩西说了2500个单词。这已经非常不错了。
随后,研究者要求妈妈尽可能利用所有的机会,和佩西多交流。

各种聊天、讲故事、讲绘本、带出去玩,这位妈妈尝试了更多的方法。
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这位妈妈这一天说出的词汇量上升到了1.37万,尽管只增加了5%,但是,宝宝的词汇量却从2500增加到了2800,增长了13%。

更重要的是,这位妈妈和宝宝,亲子间一来一回”的对话”,从头一天的738句,增加到了1022句,增加了38%!

所以,答案就是这么简单,你不需要是一个儿童发展专家,你甚至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只是和宝宝多说话,多说话,多说话。你就能在早期,为孩子的语言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怎么和宝宝说话,更有效?
对于很多妈妈来讲,当妈以后,会自然而然地用一种特殊”的语音语调来和宝宝说话,你可以叫它宝宝语”,叫它嗲声嗲气”,或者,叫它父母语”。
它的核心特征就是:提高音调、拖长发音、节奏清晰。
还有种观念可能觉得,我们应该一开始就像平常成人一样说话,这样,宝宝才能更快习得正确”的语言方式。
事实是这样吗?
剑桥大学的研究者来到节目中,做了一个实验,通过先进的婴儿大脑扫描仪,来研究宝宝听到不同的语言方式时,大脑有什么反应。

参加实验的小宝宝会看到屏幕里一位阿姨在用两种说话方式对着他们说话,一种是父母语”的方式,另一种是平常成人说话方式。

当研究者用父母语”说话时,小埃尔西听得很认真。

而当研究者以正常语调说话时,小埃尔西很快失去了兴趣,开始埋头找吃的,或者回头找妈妈。
这个过程中,小埃尔西的大脑里,在发生什么变化呢?
在听到那位阿姨说话时,小埃尔西的脑电波是在实时变化的。以什么样的模式在变化呢?一种大节奏模式”。

而父母语”,就包含了这种大节奏变调”。这对婴儿的大脑发育很重要。父母语的语音中的那些峰值”,被婴儿的大脑以极好的同步方式接收了。
因为父母语”强调了词汇的节奏,提供了最佳的输入”方式,与宝宝大脑的工作方式相吻合”,所以才会被宝宝的大脑轻松接收,腾出精力”来关注语言的内容”。
而不至于像我们听到一位一直语调平平的老先生讲课一样,昏昏欲睡,谈何内容加工!
所以,对于小宝宝的大脑而言,最适合的语言,是父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