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鸡蛋煮久了就会变深绿
煮鸡蛋莫“实心”,蛋白质在64OC时就要变性,而一个鸡蛋则在80OC时才能凝固。所以,煮鸡蛋最好是凉水下锅,水开了再煮3分钟即可。这时鸡蛋呈溏心状,营养成分最利于人体吸收。
将新鲜无破损的鸡蛋洗净后,凉水下锅,开锅后,分别计时3、5分钟,捞出过凉。“3分钟鸡蛋”,蛋清熟而软嫩,蛋黄刚要熟,略溏。“5分钟鸡蛋”,蛋清熟而嫩,蛋黄熟而不硬。
据营养学家介绍:不同煮沸时间的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是有差异的。“3分钟鸡蛋”是微熟鸡蛋,最容易消化,约需1小时30分钟;“5分钟”鸡蛋“是半熟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约2小时;煮沸时间过长的鸡蛋,人体内消化要3小时15分。
“5分钟鸡蛋”不仅软嫩、蛋香味浓,而且有益人体营养。美国医学界曾发表研究报告,24名成人每日吃两个半熟蛋,6个星期后血脂并没有上升,对人体有益的好胆固醇(HDL)反增加10%。
煮鸡蛋的技巧
鸡蛋是分成蛋黄、蛋清和蛋壳三层。蛋黄凝固的温度为68℃—71℃,蛋清凝固的温度为62℃—64℃,煮鸡蛋时如果火太大,在蛋黄外面、凝固温度低的蛋清就会迅速凝固并且变硬,从而阻碍热量继续向蛋黄内传递,影响凝固温度较高的蛋黄凝固,使煮出来的鸡蛋清熟黄不熟。
如果煮的时间过长,蛋白质过度变性,鸡蛋会变得很硬,既不好吃,又影响消化吸收。
一些煮熟的鸡蛋蛋黄为什么会发绿
由于蛋内的硫化氢含量较多,即使烧煮的时间适中,蛋黄也会变绿。此外,已经变质的鸡蛋闻起来有股臭味,这就是硫化氢的气味所致。
煮鸡蛋时,为什么蛋黄表面会变成灰绿色?
蛋白质含有蛋氨酸,长时间加热后,会分解出硫化物,与蛋黄中的铁元素反应形成硫化铁和硫化亚铁,这就是蛋黄外层产生灰绿色的原因。
我们在煮鸡蛋的时候,如果煮鸡蛋的时间过长,那么就会导致蛋黄表面呈灰绿色,这是为什么呢?
鸡蛋正确的煮法是,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2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如果吃水煮鸡蛋,鸡蛋最好煮得嫩点,即开锅后再煮五六分钟就可以了,此时,鸡蛋的蛋黄刚刚凝固,食用这种状态的鸡蛋,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最高。
而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鸡蛋内部就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蛋白质结构会变得紧密,不易与胃液中的蛋白质消化酶接触,因此很难被消化。蛋白质含蛋氨酸,长时间加热后,分解出硫化物,与蛋黄中的铁元素反应形成硫化铁和硫化亚铁。这也是为何鸡蛋蛋黄外层会产生灰绿色的原因。
鸡蛋放卤水里煮了之后蛋白变墨绿什么原因?
是不是你的鸡蛋坏了呀,正常鸡蛋蛋白是变黑的不是变绿的呀,我就是做卤煮的从来没经历过蛋白变绿的,肯定是你的鸡蛋坏了所以变绿的。
煮熟的鸡蛋蛋黄表面为什么会发绿?
有时煮蛋时间太长,煮过了,蛋黄表面会发绿
呵呵 不会有毒的
只是营养破坏了
不是最好的
煮鸡蛋时,蛋黄表面为何会出现灰绿色?
煮鸡蛋时,蛋黄表面为何会出现灰绿色?
煮鸡蛋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蛋黄表面呈灰绿色。这是因为过分加热后,蛋白质里含的硫与铁释放到了蛋黄与蛋白的间隙,发生化学反应,变成了灰绿色。这个对人体是无害的,但口感与色泽都比较差,算是煮蛋失败。
有的鸡蛋煮熟之后蛋黄周围怎么有点发绿
首先蒸蛋时间长短会引起鸡蛋变色
用电饭锅蒸鸡蛋,一般蒸3分钟,蛋白会凝固得较为幼嫩,蛋黄半熟,香味比较浓;到了6分钟,鸡蛋还是半熟,而超过10分钟后,整个蛋就全熟了,如果这时仍然不拿出来,鸡蛋就会逐渐变黑,进而变绿。
还有就是用于蒸蛋的器皿。
如果用不绣钢的碗也会变色,因为不锈钢的碗中所含的金属元素会与鸡蛋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也会导致鸡蛋变色,不过,目前没听说吃了会有害!
建议蒸蛋最好用瓷碗,而且控制好火候,控制好时间,那么蒸出来的鸡蛋羹就很漂亮了!
煮熟后的鸡蛋为什么会变成绿色
鸡蛋已经变质,受细菌感染了,里面的绿色是一种叫做 吉普斯安的细菌大量繁殖所产生的,在培养皿中培养出来的颜色也是绿色的。这种鸡蛋是不能食用的。买回的鸡蛋请注意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