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宝宝去楼下玩,远远看到邻居家的小女生在哭,过去问了才知道,原来是小女孩在玩那里唯一一只木马,玩了有一会,后面有个小男孩也要玩,小女孩的奶奶就叫她要学会分享不能自私,强制性把小女孩抱下木马,让给后面的小朋友玩。

各位爸爸妈妈带着小孩出门不难发现,如果有另一个小朋友想要玩自家小朋友的玩具,一般父母都会告诉自己的小孩,要学会分享,然后不管小朋友愿不愿意都会哄着他让出玩具,仿佛这样就能让自己家的小孩变成一个不会自私,乐于奉献的伟人。如果孩子不乐意,各种标签,批评,说教,威胁也随之而来。
让孩子学会分享是件好事,可是孩子不爱分享,就是大人口中的自私吗?
如果小朋友当下会表达,他们肯定要说:爸爸妈妈,你们一点也不懂我!不要再强迫我分享了!

美国儿科学会,耶鲁大学针对孩子研究发现,孩子对于分享的理解跟大人是不同的。
1 两岁以内的孩子是没有这个意识的
2 孩子自我意识刚萌芽阶段
这时候的孩子,更关注自己的需求,只从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出发,占有欲非常强,而这些表现都是天生的。总结下来就,你尽管教育他不能自私,反正他不会听进去的。
3 自我意识完善阶段
这个阶段大概要到3岁之后,这时候的孩子已经不会像上个阶段一样占有欲那么强。在与同龄小朋友的人际交往中,开始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这时候的孩子慢慢学会和小伙伴交换玩具或者轮流分享了。

那么,既然分享是件好事,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要如何正确教孩子学会分享呢?
关于分享,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学会分享,以下有几个小建议。
1 不要强迫孩子与别人分享。
分享出发点应该是基于孩子内心的自愿原则。
强迫孩子与他人分享,容易使他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讨厌小朋友。
2 让孩子参与一起玩”,从而得到乐趣。
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体验到一起玩”的乐趣,例如把积木玩具放在中间,让孩子一起搭出一件物品,既能让孩子学会快乐分享,也能让孩子懂得分工合作的意义。
3 不要轻易拒绝孩子的分享
我们经常会看到大人对小孩开玩笑,哇,你这件东西看起来真好吃,给我吃一口好不好呀?可是等到孩子真的把东西递过来,大人却会说:”谢谢宝贝,你真乖,跟你开玩笑的,我不吃
久而久之,在孩子眼里,分享”只是一种形式,当下次有人真的把他东西吃掉,他肯定会不开心。
所以当孩子向大人分享时候,不要拒绝,也不要假意接受,要让宝宝知道你对他的分享是很开心的。

4 乐于表扬孩子的分享
当孩子把自己的食物或玩具分享给他人的时候,一定不要吝啬你的夸奖。因为你的夸奖能让孩子意识到这样做是正确的,是可以得到表扬的。从而主动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形成一种习惯。
5 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也乐于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孩子也会跟着父母学的。
总而言之,分享应该是发自内心,源于爱的,不应该强迫孩子分享,不愿意分享是天性,愿意分享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