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从身边的改变中,发现《暗示教育》的意义,体会成长的快乐

从身边的改变中,发现《暗示教育》的意义,体会成长的快乐

《暗示教育》是自己看的一个心理学的书,然刚开始看的时候并不是很喜欢,或者更准确的是觉得应该是一本鸡汤,充满夸大其词的,用来助推焦虑的典型书籍,所以就并没有太在意。

朋友推荐了好几次,实在挨不过面子,下单买回来,扔在书架上,准备有时间翻翻。

然而,在好几次的培训中,很多学有所成的老师,一直在强调,此书在小孩教育方面,还是具备非常值得可取的地方。偶尔翻开了几页,觉得还真的有价值,例如书中所说的秃头论证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书中说的是马)。

所谓秃头论证,通俗意义上来讲,就是说如果我们掉了一根头发、两根头发,那遇到的问题不大,然而持续掉下去,三根、四根、五根……,怎么办?最终的结果是啥?可想而知吧,距离光头不远了。

关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匹强壮的骆驼站在那里,在背上放上一根稻草无所谓,两根稻草无所谓,持续放上去呢?终究会有一根最后的稻草,轻飘飘的放上去,健壮的骆驼不仅趴下去,可能还会再也起不来了。

两个理论,好久不见,都在强调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用在教育效果的分析上,貌似十分恰当。

从这两个有趣的理论展开了,这本书确实值得认真对待,书写的还不错。

看到书中提到的刻板效应,不由得令人想起来,郭德纲在一个相声里面说,有人喜欢相声,有人喜欢小品,就有一类人,你表演的好坏都引不起他人的兴趣。

也就是心理学上称呼的刻板偏见。人们对于固有的观念的认识,在生活中的表现,其实是收到各种信息的暗示之后,做出的综合反映,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书中的理论知识还有很多,结合现实中的例子,从改变角度来分析,对生活的意义。

第一、积极的面对,逐步的改变,自信而又强大

曾经有一次,在室外打篮球,坐在树荫下休息的时候,看到一位一米七以上的中学生,居然无法将篮球成功扔到三米零五的篮筐上,很努力的去跳,很坚持的去投,结果还是不理想。

诧异之余,深深的被惊吓到了。

然而,通过和其家长的谈话,才知道,小孩子之前的体质更差,走路都坚持不了两百米,后来是体育成绩总是不及格,在班级里面很难抬起头来。

在家长的鼓励下,报名参加篮球培训班,从拍球开始,一点点的进步,在老师和同学们积极的帮助下,成功的可以实现将篮球运过半场了。

后来的几次遇到,确实发现很大的进步,投篮也逐渐有了模样,小伙子走路也不在含胸塌背了,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也敢于与他人进行身体对抗了。

还有一次,看到七八岁的小孩子,站在树下面发愣,走进方才发现,飞机挂在了树上。在帮助他成功将飞机取下来之后,使用的方式多种多样,石头砸、摇晃树、木棍敲,最终是通过爬上树取下来的。

小孩子居然问我:叔叔,你在哪里学会的爬树?”好雷人的问题,不过细细想想,也算具备很强好奇心的小孩子,不能胡乱打击。

迫不得已”,搜肠刮肚的将爬树的过程进行了回顾,并简单的进行了整理,一一传授给这个小孩,看着他认真的思考,并有所实践的精神,内心还是为其加油的。当然,我相信,后来在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一定可以自己解决。

第二、具备正确的是非观念和抗挫折意识

有一次,参加小学家长会,听到一位家长分享他家小孩的经历,对待学习的情况,说到每次特别重视考试成绩,如果没有达到理想的分数,在家里面,不吃不喝,大哭大闹,甚至拍桌子砸凳子。

看到这位家长,一脸的自豪,还在振振有词的夸奖:我家小孩,很上进……”。

听着听着,我内心不由得叹息,哎呀,这小孩子抗挫折能力简直是太差了。

一次考试的不理想,原因很多,除了自身之外,还可能有睡眠不佳,题量太大,题型过难、过偏等等诸多原因,这点还真应该像足球队学习学习。

处理的方式也不恰当,而遇到再大的困难,还真有可能采用更加极端的方式,想想就可怕。

所以,具备正确的是非观念,良好的认知能力绝对属于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

为避免是非认知幼稚病”的发生,家长更应该提升自己,通过以身作则、持续灌输、积极诱导等办法,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小孩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加强锻炼对挫折的认识,强化积极暗示的作用。

第三、对心理防御机制的维护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撕裂,差距带来的不平衡,贫富引起的其他问题。在职场上,竞争的加剧,工作得不到认可,职务提升的困局,问题不可谓不多,解决之道也是条条大道通罗马。

然而,细细思考,在心理上如何面对,或者说,如何正向的去回应,追根溯源,很多都是在小时候埋下的根基。

大树成长的怎么样?如何更好的去梳理和构建?

缝缝补补还是推倒重建?这是个问题,极大的问题,难度可想而知。

通过社会上的磨砺加上对相应的知识的主动获取,或许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发现那些需要去完善的地方(当然,也可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都说小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而家长何尝不是小孩子的模仿对象呢?

如此说来,相互之间可以验证的地方很多,也可以通过共同努力,取长补短的提高。再者说,现在有的条件下,在培养小孩子方面,更应该是反思、整理和总结我们遇到的问题,面对的挫折,帮助小孩子避开一些沟沟坎坎。

暗示教育

除此之外,通过积极的暗示,对其适当的进行挫折教育。共同成长,建设世界观和人生观。在语言运用、环境组成、色彩搭配等日常表现形式上,予以积极改变。

书中说暗示也不是无法可循,列举出来很多的办法,例如期望假定法,逆向思维法,比较选择法,原谅与暗示(批评是一门艺术),三明治批评法,暂时性观念,添加安慰剂法,暗示犯错不可怕,给错误一个赞扬,为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引导自我批评法,对问题就事论事等等,正确的去面对所犯的错误。

当然,书中所一再强调的观念,对度的把握,世间没有灵丹妙药,一切都以合适为准则,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这点很重要。

心理学

骆驼

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