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孩子能够有所成就,是所有父母们最期盼的事情,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大家都只会从学习中抓起,却总是忽略了孩子们是否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以说是每个家长的共同愿望,但是近些年,我们也看了不少家庭教育的缺点
2021年8月中旬一封14岁女孩的遗书刷上了网络热搜,相信绝大多数家长看后痛心疾首,开始反思自己坐在父母的位置上是否称职
她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也是父母心中必须要成凤的女儿,她努力刻苦学习,她努力达到父母对她的期望
可字里行间没有一个字在在透露她是幸福的,对,她带着悲伤自行离开了这个世界
足以可见,除了学习之外,幸福”二字对一个孩子来说多么重要
没有幸福的婚姻是煎熬的,没有幸福的孩子是痛苦的
在当今这个只注重财力物力能力的时代,幸福”被戴上了仪式感”的标签
其实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在中国占了至少八成以上
乐乐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的家境很普通,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乐乐的父母也是勤俭节约的人,为了减少家庭开支,所以他们很少会给乐乐零花钱,有次乐乐的同学过生日,同学一大早就说爸爸妈妈给他买了个大蛋糕,还把蛋糕的照片给了大家看,乐乐看后心里羡慕得不行,也在他心里留下了一颗种子
乐乐生日那天,他也想要一个大蛋糕,可是妈妈却说蛋糕浪费钱还没营养,一个蛋糕几百块,不如多买几个好菜在家吃,乐乐很伤心,但没有说出口,从他记事起,好像爸爸妈妈都没有给他买过蛋糕,也没有收到过生日当天特别的礼物
名牌大学毕业,知名企业就业让人羡慕的学历和工作,却始终没能让乐乐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大学工作中,乐乐也交往过几个女朋友,可最后都是乐乐一个人,直到一个女朋友说出了我从来没见过你这么没有仪式感的人”
这一刻乐乐才瞬间明白过来
在没有任何仪式感的家庭中长大,让乐乐也失去了生活中的仪式感”,和伴侣缺少一些很重要的情感维系,自然难以维持两个人的感情
爸妈会分很多种,一种是把自己消失后的遗憾填补在孩子身上,一个是把小时候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乐乐成了第一种,结婚生子后,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不幸福,每一个纪念日每一个生日,他都不会缺席也不会敷衍,让孩子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
那有仪式感和没仪式感的家庭,差别到底有多大?
1、亲子关系上的差别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最依赖的人,如果他们在孩子面前展现家庭的仪式感,孩子也会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心和爱
同样,如果父母从不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孩子也就接收不到父母的情感信号,亲子关系肯定会难以维系,甚至会出现一些裂痕
我们会从身边的人看到,有仪式感的家庭里,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总是更亲密,是父母,也是关系很铁的兄弟和闺蜜
2、家庭关系上的差别
仪式感是婚姻的保鲜剂,像结婚纪念日就是仪式感的最好体现,每年的结婚纪念日就是在唤起夫妻内心深处的记忆,也是给予对方一个爱的表达机会。如果一个人连另一半的生日、结婚纪念日都记不住,夫妻关系显而易见,孩子其实是最敏锐的,他能嗅”到父母之中幸福的成分,从而判定自己在家庭中所获得到的幸福成分”
3、孩子幸福感的差别
在孩童时代,孩子的幸福感全部来自最亲密的父母,父母给孩子过生日,参加家长会,观看孩子的节日表演,带孩子出门游玩,陪伴孩子参与游戏,睡前的心里话,聆听他们的天马行空,这些就会给孩子带来满足,从而让孩子感受到幸福
在有仪式感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内心是快乐的,情感是充沛的,精神是富足的,长大成人后,他们会比没有仪式感中长大的孩子更知道该如何相处,更容易获得成功
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孩子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其实,仪式感并不需要多少物质,而是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开始
节日里给孩子买个小礼物、进步了给孩子一个小奖励,只要父母对孩子足够用心,相信孩子就能感受到这份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