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常情况下,宝宝在出生后4-6个月开始萌出乳牙,2到2岁半期间20颗乳牙会长齐。在宝宝长牙数量的不同阶段,适合的食物也有所不同。妈妈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来分配不同的食物。

宝宝一般在4-8个月萌出一对乳中切齿。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手里的任何东西放到空中啃咬,露出两颗小牙十分可爱。
妈妈在这个阶段,可以试着给宝宝一些泥状的食物,如果蔬泥、营养粥等,让宝宝由全流食过渡到糊状饮食。稍微有点浓稠的食物,能让宝宝意识到他的食物的变化,为日后添加固态食物打下基础。
二部曲:4颗牙宝宝在8-12个月期间,上颌会萌出两颗门牙甚至更多,这个阶段的宝宝营养需求相对较高。
妈妈在这个阶段可以给宝宝跟过的选择,比如肉末、西红柿、西蓝花、胡萝卜、豆腐等。如果宝宝咀嚼能力不是很好,块状的食物没有经过完全的咀嚼就进到消化系统,营养物质会不容易得到分解吸收。所以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用固态食物引导宝宝练习咀嚼,以免耽误宝宝咀嚼能力的发展。
三部曲:6-8颗牙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会萌出。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慢慢适应固体的食物,肠胃的消化功能也逐渐成熟。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给与宝宝更多固体食物,如水煮蛋、肉饼、蔬菜等。
宝宝大概在13-19个月时,第一颗乳磨牙(大牙)会萌出。有了乳磨牙后,宝宝的咀嚼能力将会大大提升。
这个阶段的宝宝会对自己吃饭很感兴趣,妈妈应该鼓励宝宝自己给自己喂食,即使他会吃得满桌子满地都是,得到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宝宝性格的培养。这个时期,妈妈可以减少宝宝液态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如软饭、面包、蔬菜、肉片等。
在宝宝16-20个月期间,宝宝的20颗乳牙会逐渐长齐,这个时期的宝宝不但可以自己咀嚼、吞咽食物,而且自主进食的技巧也逐渐成熟。
这个阶段,妈妈可以给宝宝添加和大人一样普通、稍微偏软一点的食物,如米饭、五谷杂粮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