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基本功
1.压腿 2.拉肩 3.开胯 4.勾绷脚 5.跪下腰 6.趴地卷后腿 7.趴地抬后腿 8.地面踢前旁腿 9.跪地踢后腿 10.地面吸申腿 11.前滚翻 12.各种手位练习 不好意思,才给你回。
幼儿舞蹈基本功训练
没把杆可以先利用窗台,幼儿舞蹈的软度问题最好在地面解决,特别是腿,前、旁、后腿,还有腰,胯,肩的训练,简单的小八字位跳.... 简单的小组合,要有音乐。
幼儿舞蹈基本功训练项目
用文字是说不清的,
我建议你去看看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视频!
从那里应该找到你想要的。
而且幼儿和儿童、青少年又不一样!3楼的想把幼儿小朋友给整死吖,你那是大专或中专课程!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的介绍http://www.05005.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0985&ArticlePage=2
http://www.jysng.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59
可以去了解一下,
下载地址:http://www.zjgsng.com/92.htm
视频地址:http://video.ddzw.net/teaching/level/2006-09-04/1157344564d80931.html
幼儿舞蹈基本功训练视频
http://www.16lady.com/ladyroom/zhongguowu/ 这个是中国舞考级的视频 应该对你有帮助
儿童舞蹈难基本功
是帮自己孩子问的吧?呵呵 孩子学舞蹈基本功,只要方法正确,勤加练习就好了。作为家长,不妨向孩子的老师学习一些练习中的协助和保护的方法,让孩子在家里也可以练习。练习得多了,自然进步就快。学舞蹈是千万偷懒不得的。 还有就是千万要注意方法,避免孩子在练习中的损伤。舞蹈演员一点有了积伤,对他职业生涯的损害是非常大的。 舞蹈没有捷径,就是多学多练。还有就是要保持孩子的兴趣,别逼孩子。 祝你们早日成功
幼儿舞蹈教学基本步骤
,这个不用说了吧,到六一的时候出了成品舞蹈。,课逐步递增,(如旁压腿、颈、课堂常规(先让孩子学会听你的口令) 2。如有其它问题可追问、腿,到下节课的时候。有了家庭作业的复习和巩固。头。 略供小建,跪地下腰什么的、肩。、前呛脸。) 30分钟新律动或组合(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编排,可将节目所需要的动作安排在每个课时里。家长接送时可以布置家庭作业,是不是有种秋天收获的感觉,也可用舞蹈考级教材等) 5分钟课后小结,课时内容还需丰富、胸、腰,以后孩子是睡着听你上课还是站挺拔了听你上课,孩子和你都不会那么辛苦 如六一有表演节目,如果是1个半小时或者2个小时的课、认识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名称(从头到脚尖) 3第一课(重要) 1,重复这节课的内容让孩子回家后好加以巩固,反正你教了什么就布置什么)、认识舞台的8个方位 4,比如在家每天练习10次今天这节课所学习的新基本功。答题不易、基本坐姿和站姿(超重要,就在今天) 第二课以后可以按 25分钟基本功(从基础逐渐到复杂
4岁的孩子学舞蹈可以练基本功吗?
最好不要练吧,4岁太小了点,7、8岁的时间再练也行啊,之前看过一篇报道,说一个小朋友在练功的时候腰椎受伤,导致下身瘫痪,小孩子还是培养培养兴趣就好,最好找个正规点的幼儿教育机构咨询一下吧
少儿舞蹈基本功术语有哪些?
1、[主力腿]
是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支撑腿”。顾名思义是指做舞蹈动作是支撑身体中心的那条腿。
2、[动力腿]
也是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动作腿”。是在舞蹈诗正在运动着的那条腿,一般不担任支撑身体中心的任务。
3、[身向][面向]
身体正面所潮的方向呈“身向”。在中国舞的动作中,常常有身体朝一个方向,而面(脸)却转向另一个方向,即“面向”。例如:“身向”一点,“面向”8点。如果“面向”和“身向”是一致的,则只说“身向”。
4、[身韵]
(单属中国古典舞专业术语)全称为身法与韵律。“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表里合一构成“身韵”,它是中国古典舞中具有强烈表现特色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
5、[视点]
(单属中国古典舞专业术语)即眼睛的视线。它是中国舞以“手、眼、身、法、步”突出舞蹈神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蹈传情达意的窗口。
6、[眼视]
(单属中国古典舞专业术语)即眼睛所看的方向。在中国舞蹈的“身韵”中,往往眼视某个方向时,也略带动头(脸)专项或甩向眼所看的方向,一次加强动作的“精、气、神”。
7、[亮相]
源于中国古典舞蹈表演中有特色的一种技法,即按情绪需要,是某舞蹈段落的最后一个动作,成为加强节奏感的一个“舞姿”造型,这个“舞姿”要通过刹那的动作顿挫、到位、甩头、凝视等使所表达的神情更加突出、明朗。此类造型即称“亮相”或“亮相动作”。又分“硬亮相”、“软亮相”两种。
8、[平圆]
与地面向平行的圆圈路线即“平圆”,如有受灾头上方顺时针划一“平圆”:即右手在头上方经前往左,再向后至右划一个圆圈。
9、[立圆]
与地面相垂直的圆圈运动路线即“立圆”,也称“竖圆”。如右臂经右“旁平位”、“上位”左“旁平位”、“下位”划一圆圈。
10、[留头、甩头]
在“转体”或转圈时,身体开始转动儿头仍留向原方向不动,称“留头”。快速转动头从一方位到另一方为,称“甩头”。
11、[控制]
舞蹈中“控制”一次有两种用意:
一、使动作停在某一“舞姿”上静止不动,以训练某部分肢体的力量和功能,即“控制动作”练习。
二、按动作路线、节奏、规格等要求支配肢体准确到位,以达到“舞姿”或“技巧”的完美,即舞蹈运行的“控制”能力。
12、[基训]
是指对舞蹈演员或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员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类型动作和高难技巧的需要;同时,为随时扮演各种舞蹈人物形象做好准备,基本训练,对演员,学员体力的保持也有益处。
13、[起泛儿]
是舞蹈俗语,指动作前的准备姿势。技巧前的准备动作,都称作“起泛儿”也叫“起”。
14、[法儿]
指舞蹈时是否得法,即动作是否符合规律,是否有韵味。在品评舞蹈者的动作是否得法时,常用有“法儿”没“法儿”来加以褒贬。
15、[节奏]
是指音响活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的强弱和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的规律。节奏为音乐旋律的骨干,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节奏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一切舞蹈动作均在一定的节奏下进行。
16、[韵律]
是指在舞蹈动作中,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造成欲左先右,欲纵先收,以及动与静,上与下,高与低,长与短等辨证的规律,形成了舞蹈动作的韵律。韵律在舞蹈中享有重要地位,是较难掌握的一种动作因素。
17、[身段]
指演员在舞台表演或训练中,各种舞蹈的形体动作的统称。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如:坐、卧、行、走、甩袖、亮相等都称为身段。
18、[形体]
指演员的身体形态。通用在戏剧中,尤为话剧和电影所常用。话剧和电影演员的身体训练和舞蹈训练称为“形体训练”这种课程称为“形体课”。
19、[造型]
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之一。在舞蹈中人们将雕塑性强的动作姿态称为“造型”。
20、[舞蹈动作]
是指经过提炼和美化,有节奏,有规律的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它大多来自劳动生活,并同民族的斗争生活,风俗习惯,自然条件,审美观念和传统艺术等有联系。
21、[舞蹈语言]
舞蹈语言主要是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主题,抒发情感的。舞蹈语言也是舞蹈动作的别名,它由单一或几个舞蹈动作组合而成具有一定含义。舞蹈语言即包含有一定意义的简单舞蹈动作,又包含较长的动作组合。
22、[舞蹈组合]
是舞蹈的常用语。它是指两个以上的舞蹈动作被组织联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动作称为组合。它包括最简单的,性质单纯的动作连接,也包括最复杂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动作的组合。它是用来达到某种训练目的,或是为了表现一段舞蹈思想内容的手段。
扩展资料
相关舞蹈术语:
地功:勾绷脚、地面上的压腿、压垮、踢腿、下腰、横竖叉。
把上练习:站姿、一位擦地、蹲、画圈、五位擦地。
中间练习:手位、脚位、大踢腿(前旁)、一位二位五位上的小跳、中跳。
毯子功:前软翻、后软翻。
其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是压腿,下叉,下腰,脚背的训练。
舞蹈是跳跃能力训练,协调力的训练,气息的训练,乐感的训练。
参考链接 百度百科 少儿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