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咨询感悟」咨询的过程,就是家长自主学习的过程

小喇叭:刘鸿雁工作室,一对一微信咨询进行中,有书面咨询回复与文字、语音咨询,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如果您对孩子教育、家庭关系、个人成长存在困惑,请留意文末的预约二维码。

「咨询感悟」咨询的过程,就是家长自主学习的过程

今天的内容是我的咨询感悟,我将从一个咨询案例出发,把我的咨询过程及自己的思考全盘告诉大家,希望能够通过此文与需要家庭教育指导的家长朋友们对话。

发现孩子心理成长中的问题

向我咨询的家长大多是爱学习的家长”,这是在数以千计的咨询实践后,得出的结论。正因为如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建议指导家长如何做,不如引导家长自我感悟。

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其实是在对家长做心理咨询。咨询师都知道,当求助者产生心理阻抗时,这个咨询基本上是做不下去的。而每位家长天生都带着对自己教育方法的自我肯定,哪怕他是有了疑惑才来找你的,他也不希望被否定,遭到不认可。

对家长家庭教育的认可,是我做咨询以来对自己的首要要求。这个认可的过程,必须自然、真诚、有理有据。我之所以可以做到,是因为我认为家庭教育里只要有爱,都有值得称道之处”,哪怕就是溺爱”的教养方式,也能够传递给孩子善良的品质”。而那些需要改进和地方,可在事情的陈述中逐步发现。因此,我认为:咨询的过程,就是家长自主学习的过程。

下面,分享一个案例,案例的具体事例我已经过删减和改编,请咨询过的家长朋友切勿对号入座,并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

孩子的情况:

基本信息:男孩,上小学一年级。能力发展:说话晚,未上小学前话一直说不好,上小学后表达完全没问题了。(如果你家孩子有说话晚的情况,别太着急哦)心理发展: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大,抗挫能力差,爱哭。社会交往:父母都在做生意,陪伴少,不怎么带他外出,玩的朋友少,他渴望交朋友。

咨询过程解读:

1、从家长的咨询需求出发,问题聚焦于爱哭”。

心理成因:

1) 家长以前比较严厉(现正在改善),造成孩子自我要求”的心理特点。

2) 因为自我要求高,他会放大老师对他的要求。

3) 在别的孩子看来无所谓的事情,他会看得很严重。

2、向家长明确孩子已形成以上思维倾向。但不必急着解决问题,试着创造轻松的聊天氛围,获取更多信息,在此过程中,寻找家长自身的优点:

1) 得知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她的骄傲(重拾家庭教育的自信心)。

2) 无论孩子有怎样的个性品质,接纳他、爱他。

3) 爱学习,懂得不少教育知识,并正在逐步完善自我。

3、在认可自己的基础,引导家长寻找孩子身上的优点:

1) 贴心暖男(相信家长想到此处时,定是满满的幸福);

2) 玩具和食品都主动与人分享,对人大方,从不小气(多好的孩子啊);

3) 喜欢热闹,有客人来家里他特别开心,很热情(可惜家长太忙,与人交往少。怜爱之情溢于言表)。

4、丰富的信息中,已包括家长的自我领悟和已付诸实施的做法:

1) 开始给他练跆拳道,希望磨磨他的意志力;

2) 孩子爸爸带的少,是不是对他的性格有点影响,他像我的性格了(有点事就压力很大);现在开始让爸爸星期抽时间陪他出去玩。

5、在恰当的时候,直接指出家长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

1) 家长也有自我要求高的性格特点,并提醒家长:建议你的方法,你尽量做就可以,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有很多问题是要随着孩子的成长才能根要改变的。

2) 改变一点追求完美的思维,对自己好一点,学会原谅自己。

成人一般对自己的性格都会有所觉察,但这只是一种隐隐的感觉,不经人点破,不会正视它。而且,每个人最难克服的也是自身的弱点,特别是改变思维方式是个痛苦的过程,没有足够的动力,不大会有具体的行动。

家长反馈

家长回复说:受益匪浅,以前知道,但不注重,以后会很注意。”在我咨询的不少案例中,当我点破之时,一般都会得到一个类似的回复。一般来说,人们都会对显而易见的事情不说”,一来觉得没必要说,二来怕伤对方。因此,点破”特别需要讲究时机;做得不好,接下来的就是心理阻抗。

作者:刘鸿雁 来源:儿童心理成长

温馨提示:头条号上现有不少家长咨询儿童心理问题,因三言两语无法获取全面信息,也无法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刘鸿雁工作室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预约请加微信号lhyxinli”,注明头条号”。

声明:本文为本号原创,转载请联系我们。擅自转载者一经发现,必予追究。

一对一辅导咨询进行中!

工作室服务理念:在充分了解家教现状的基础上,提供创意性的解决办法和负责任的家教建议。

咨询预约/联系我们

儿童心理成长的微信号:ertong_xinli,是儿童心理资讯和服务平台,欢迎关注

问题快速查找:A叛逆,B爱发脾气,C固执,D嫉妒,E敏感,F急脾气,G磨蹭, H爱告状,I哭闹&耍赖,J立规矩,K胆小和不自信,L安全感,M抗挫,N拿别人东西,O教育方法,P做个好爸爸,Q入园焦虑,R不合群,S兴趣培养,T注意力,U性心理,V二孩教育。请关注本号后回复对应的字母,如叛逆”回复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