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末,悠闲清幽的气氛被一声玻璃破碎的声音打碎,妈妈突然变得暴跳如雷,她知道肯定又是妞妞打碎了东西,她已经是无数次打破东西了。妈妈冲到孩子面前,你怎么这么笨,总是打破东西”,这句已经习惯了骂词还没说出口,她就看到孩子蹲在地上,瑟瑟发抖,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可怜兮兮地看着自己。妈妈突然心疼了,就一个杯子,怎么把孩子吓成这样。
把孩子吓成这样的不是一个破碎的杯子,而是父母那种怒不可遏的责骂甚至动手,父母的这种教育会成为一种习惯,当孩子做错一点小事,他们往往就这样暴跳如雷。孩子做错了事,本来内心已经很内疚了,再加上父母的责骂,会越来越害怕犯错,犯了一点小错就会觉得是自己太笨,这种感觉甚至慢慢根值在他的性格里,伴随一生,这就是原生家庭的烙印。记得成乔恩在一期节目里说起自己的母亲,尽管现在已经家喻户晓,功成名就,想到自己的母亲,她就会感到害怕,听到母亲上楼的脚步声,她就会想妈妈又来打我了,说起这些她都还觉得胆战心惊。有多少成年人被烙下这样的烙印,而你们是不是也打算给自己的孩子烙下这样的烙印呢?

妈妈在骂孩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责骂动手的教育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远。那么为什么不尝试着换一种教育方式呢?
同样是打碎杯子,另一位妈妈这样做:孩子,我知道你是不小心的,我小时候也打碎过杯子,以后小心点,现在自己收拾干净就行了。孩子打碎东西内心其实已经很内疚了,家长的理解可以消除孩子内心的负罪感,责骂只会增加恐惧,再告诉孩子要怎么做,以后孩子拿杯子的时候就知道要小心拿,不然会摔碎,这样事情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杯子已经碎了,责骂孩子杯子也不会变好,家长唯一获得的好处就是发泄自己的情绪,可是这种发泄是以伤害孩子为代价的。
孩子挑食,不喜欢吃蔬菜,一位妈妈说:不吃蔬菜会长不高哦,换一种说法:吃蔬菜可以长高高哦;孩子洗澡把水弄出来,妈妈说:你再把水弄出来,我就不让你玩了,换一种说法:如果你不把水弄洒,还可以多玩一会哦。如果是你,你会喜欢那种说法?前一种说法可能会激发孩子的抵触情绪,不吃,长不高就长不高,不玩就不玩。后一种说法,往孩子向往的方向说,那孩子可能想我想长高,我吃点蔬菜,我还想玩,我不弄洒水。很多时候,多从正面引导孩子,给孩子多一些的积极暗示,比责骂要好很多。

正面教育孩子
多表扬孩子。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中国孩子最缺的奢侈品,就是父母的夸奖。纵使姜文已经扬名立万,内心深处仍然是一个渴望母亲表扬的孩子,他说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处理不好与母亲的关系。如今,母亲已经去世,他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得到母亲的表扬。孩子做了好事,考了好成绩,千万不要吝惜你的表扬,多表扬孩子,往你期望孩子发展的方向表扬,孩子会越来越好。

父母要多表扬孩子
教育,换一种方式,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