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缺位的爸爸渴望回归

缺位的爸爸渴望回归

李孟潮

李孟潮

李孟潮

李孟潮

李孟潮

杨老师说说:

有人总结现在最常见的家庭模式:焦虑的妈妈+缺位的爸爸=有问题的孩子。其实是间接把孩子的问题大比重归结到了爸爸头上。因为爸爸的缺位,导致妈妈的焦虑,最终养出有问题的孩子。

我跟很多妈妈们交流的时候,大部分妈妈都会这样抱怨爸爸,在家里爸爸要么完全不管孩子,一管孩子就非常严厉的批评指责,孩子一出问题,爸爸就劈头盖脸的指责妈妈,把责任全部都推给妈妈,聊着聊着妈妈们眼眶就红了。李孟潮(江湖人称潮叔)曾写过一篇关于父性的文章,其中谈到面对脆弱的妈妈,孩子会心疼妈妈,保护妈妈,但是面对脆弱的爸爸,孩子会不自觉的嫌弃,对孩子而言,爸爸的强大比陪伴更加重要,所以爸爸必须出去战斗。

当然战斗不能成为爸爸缺位的借口,直到我带一组家庭沙盘才发现,有的时候不一定是爸爸故意缺位,而是家庭没有给爸爸留位置,他无法回归。在这组家庭沙盘中展现出这样的动力场:妈妈和孩子紧密抱团,将爸爸排除在外,爸爸每次尝试靠近孩子,就被孩子推开;在共同制作沙盘中爸爸的每一个建议都随风飘散,没有任何人回应。到最后爸爸为了参与进来,只好以指挥者的身份强行进入,指责孩子的沙盘布局乱,指责妈妈太纵容孩子让孩子没有规则感,此时爸爸才被妈妈和孩子看见”。

作为爸爸,必须出去战斗,因为成为强者才能真正给孩子力量;但是战斗必然陪伴时间减少,一回到家却被妈妈孩子排挤,最后只好以指导者身份强行进入,即使这样不能走进妈妈和孩子的内心,但是至少被看见。我想在外打拼的爸爸们的心声一定是我太难了!”

杨洁,武汉汇杰教育创始人,专注3-12岁儿童感统训练、心理咨询、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