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清心
有个朋友即将生产,还一直担心已经读小学四年级的老大不能接受即将要出生的老二。因为她家的老大曾经扬言,如果妈妈敢生二胎,她就离家出走。
即使家人轮番上阵劝说,老大还是坚决不接受。所以朋友前期需要住院安胎,都没敢告诉孩子自己怀孕了。后来女儿得知妈妈肚子里真的有个小宝宝时,也由最初的坚决反对变为沉默。

01 大宝为什么不想妈妈生二胎?
大宝不想妈妈再生一个小宝宝,这让不少想要二胎的父母感到头疼。但像朋友家大宝如此反感的还真不多见。
我和朋友仔细分析了原因,总结了4个原因和5个改善的办法。
想生二胎或已经怀上二胎,却遭到大宝反对的家庭不妨对照一下,看看你们家有没有这些情况,如果有,一定要及时调整。

● 原因1:大宝(女儿)从小在重男轻女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缺乏安全感
2020年都快来了,重男轻女的家庭,今天仍然普遍。
朋友的先生和他的父母就是这普遍”中的之一。他们认为一个家一定要有个儿子。儿子传宗接代,将来也老有所依,女儿终究是别人家的。
女儿出生后,这位新爸爸更直言要把女儿当儿子养了。这看似玩笑,实际心底里真的很期盼这个女儿就是个儿子。
二胎放开后,一家人连同亲戚,极力劝朋友生二胎,就是期盼能够早日抱上孙子。
朋友问,如果还是女儿呢?朋友的先生居然说,不怕不怕,听说政策准备全面放开了,我们还可以生第三胎。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她不可能感受不到压力。事实上,在他们家的饭桌上,就经常讨论谁家生了儿子,谁家又抱孙子了。如果他们家再来个小宝宝,还是男孩的话,那全家人的心思估计都围绕这个孩子,一个已经上小学4年级的孩子不可能不明白。

● 原因2:缺少爸爸的陪伴,妈妈是孩子最依赖的人
我们传统的家庭结构,普遍还是男主外女主内”。尽管职场妈妈越来越多,但下班后在家里直接管孩子的,大部分还是以妈妈为主。
朋友的先生也认为,带孩子就是女人的事,自己在外拼博,赚钱养家就可以了。平时孩子想找爸爸有个什么事情,爸爸都让孩子找妈妈。加上爸爸工作的关系,孩子生病了,都是朋友一个人带孩子去看病,哪怕有几次孩子深夜发高烧,都是朋友一个人开车带孩子去看急诊。
因为缺少爸爸的陪伴,妈妈便成了大宝最依赖的人,如果妈妈再生二宝,大宝会感觉唯一的依靠都被夺走,所以大宝抵触妈妈生二宝就不奇怪了。

● 原因3:妈妈精力有限,陪伴质量不佳,和孩子缺少亲密互动
我这位朋友性格比较外向、热情,也乐于帮助人,比较容易和别人建立友好的关系,因此社交活动也特别多。·
今天闺蜜聚会她要去,明天同学邀约她也去。哪个同学、朋友结婚,谁家生男孩还是生女孩了,就没有她不知道的。有时去接孩子放学,都是刚和朋友聚完分开,匆匆忙忙去接的。
而且她认为,陪伴孩子,就是准时接送上学、放学,顺便预备个下午茶,预备好一日三餐,照顾好生活起居,再加一个盯紧写完作业就不错了。
至于平常陪孩子阅读、参观,带孩子外出旅游什么的,基本是没有的。
朋友因为周一至周五都亲自照顾孩子,所以周六日她会把孩子交给奶奶或外婆,说自己也需要放松一下。
从上面可以知道,朋友对大宝的日常照顾应该是到位的,但要说到有质量的陪伴”还远远谈不上,尤其缺少与孩子的亲密互动。

● 原因4:孩子年纪渐长,有自己的想法,且容易受同龄人的影响
朋友说,有一次去接孩子放学,听到她家的大宝和同学聊天,话题居然是,父母有两个孩子,会不会偏心?”没想到她同学的答案居然都是会的会的”,而且有理有据,有的还现身说法”,听了让人觉得好笑又心疼。
后来,她家大宝跟她说,妈妈,你不要生二胎啊,我不想跟谁谁谁一样。
显然,朋友的大宝就是担心父母的爱会被将要来的小宝贝完全占有了,不得不赶紧起来维护自己的家庭地位,坚决反对妈妈生二胎。
02 二胎要来,大宝抵触,怎么办?试试从这5个方面进行突破一个家庭要不要生二胎,其实并不是大宝说了算,但是又必须考虑大宝的感受,照顾到大宝的情绪,像我的朋友,二宝已经怀上,大宝还是很抵触,怎么办?
1 、重视大宝的感受,好好跟孩子沟通,化解Ta的担心和害怕
大宝为什么不想有弟弟/妹妹,是不是担心、害怕什么,爸爸妈妈要耐心听听大宝怎么说。
如果大宝说出心中的不快时(有时可能是埋怨),父母先不要急着去解释或否定,因为孩子愿意说出来,表示孩子其实也想解决掉心中这些不安和害怕。
但是,如果孩子不愿意沟通或当下有情绪,父母不要千万强迫孩子,或生气指责孩子不懂事”、要懂事一点”,这样会使孩子更受伤,也更加误解父母了。特别有些孩子心思比较细腻、敏感,容易钻牛角尖,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可以试试:

◆ 换个时间谈
孩子今天不想说,可以先放放,让孩子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自由,但可以告诉孩子,等Ta想说的时候,记得来找爸爸妈妈。
◆ 换个地方谈
找个周末,父母带大宝去看场电影,逛个街,吃顿让人愉快的下午茶,或许孩子会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吐露心声。
◆ 借他人之口
如果以上两个都不行,可以找一个你们和孩子都信任的亲人或朋友,借他们的口问问孩子,顺便开导开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如果爸爸/妈妈发现自己有失职的地方,要敢于承认错误,真诚地向孩子道歉
大宝不愿意接受妈妈生二宝,父母首先要反思。
比如我朋友的先生,他过去陪伴大宝的时间太少,加上心底里还重男轻女”,很可能平常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他需要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失职,并且主动向孩子道歉,取得孩子的原谅。
但有一点,不要只是为了想让大宝接受二宝而去道歉,恰恰要看到,如果不是借着要二宝这个契机,还没发现亲子间原来已经出现了大问题。

就拿陪伴来说吧。
关于父亲的陪伴对孩子的重要性,中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曾在他的著作《家庭教育》里分享过一个原则:
做父亲的,应当和小孩子做伴侣。
父子不做伴侣,则父子间容易发生隔膜。父不十分爱其子,而子则竟不知爱其父,因此名虽父子,实同路人。有时候做父亲的偶然高兴起来,要和子女说笑说笑,但是他的子女一见了他的父,就一声也不敢出。父亲问一句,他就说一句,不问则不说。……做小孩子固定乏味,做父亲的,也未见得有趣。
这不正是我们这一代大多数父亲与子女日常相处的生活写照吗?
就不要再让我们的孩子重复上一代不健康的亲子模式了。
所以,如果爸爸发觉自己过去陪伴大宝太少了,现在正是改变的最好时机。而且,二宝出生后,妈妈会花费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照顾二宝,这时大宝更需要爸爸的陪伴。
另外,大人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也不用担心被孩子瞧不起。相反,你给孩子作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而且孩子一定会很惊讶,会从心底里佩服你,更加尊敬你的。

3、不允许家人或亲友跟大宝开妈妈要生弟弟/妹妹,不要你了”、弟弟/妹妹比你乖”之类的玩笑,更不要拿他们来作比较
这是我们平时很常见的现象,但它真是一个陋习。
为了避免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别人对孩子说了这些话,我们要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做心理建设,告诉Ta,如果有人跟你说这些话,千万不要理会,那不是真的。
把手足之间拿来作比较,是很愚蠢的一件事。
也许初衷是想让弱的一方向强的一方学习,但其实不但起不到互相学习的作用,还容易让他们彼此之间产生敌意或轻视,破坏他们的手足之情。

4、邀请大宝参与到妈妈孕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大宝对二宝的爱
妈妈在迎接二宝降生前要做不少准备工作,这时可以多多邀请大宝参与其中,促进大宝对小宝的感情。
我们家小宝用的床单、床围花色是姐姐选的,不少玩具也都是姐姐帮忙挑的。有一阵子,经常还能听见姐姐跟小宝说,这个是姐姐给弟弟选的,弟弟喜不喜欢呀。看到弟弟乐呵呵的,姐姐可有成就感了。
当然,如果父母觉得有必要的话,给二宝准备玩具的时候,也给大宝预备一份。这样大家都很开心,大宝也会觉得,爸爸妈妈并没有忘记Ta,弟弟/妹妹有的,Ta也有。
另外,妈妈还可以在怀孕中后期,邀请大宝帮你数胎动,让大宝贴着你的肚子听听胎儿的动静。这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会非常感兴趣。当大宝看到你的肚皮被撑得动来动去,一定会很兴奋。这样既找到机会培养大宝对二宝的爱,还可以巩固妈妈和大宝的关系。

5、亲子共读巧用故事和绘本,让孩子明白你对Ta的爱
好的故事和绘本不仅适合孩子,其实更适合大人阅读,毕竟你是给孩子选绘本的人。父母可以有意识地选一些与二胎家庭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和大宝一起阅读。让大宝通过故事感受有弟弟/妹妹的乐趣,和明白父母对Ta的爱。
《你们都是我的最爱》这本书就挺不错。

故事讲的是一对熊爸爸和熊妈妈又生了一个小宝宝。对,是他们家的第三个宝宝。可是每一只熊宝宝都担心自己是否被爸爸妈妈爱着,是不是爱我”最少。结果,它们的爸爸妈妈用智慧的言语和温暖人心的拥抱化解了它们所有的担心和疑虑。
对于年幼的孩子,父母可以用故事引导大宝:
哇,你看,他们家比我们家还厉害咧,生了三个宝宝。
你觉得他们的爸爸妈妈够不够爱分给他们的宝宝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那你觉得你的爸爸妈妈呢?
借助别人的故事,可以避免枯燥说教,又可以让孩子在故事中体验,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其实大宝抵触二宝,无非是怕父母的爱会被二宝分走,甚至被完全占用。
父母只要用实际行动让大宝知道,不管有没有弟弟/妹妹,在爸爸妈妈的心中,Ta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贝,Ta和弟弟/妹妹都是爸爸妈妈最爱的人。
从前大宝只有爸爸妈妈的爱,现在不同了,未来还会有弟弟/妹妹的爱!而弟弟/妹妹呢,不仅有爸爸妈妈的爱,还有哥哥/姐姐的爱,而且这份爱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清心,80后二胎妈妈,分享我实践过的家庭教育、亲子阅读经验,请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