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过度沉迷电脑手机,作为家长,我们怎么办才好?

最近听到身边很多的父母,抱怨说自己的孩子沉迷手机和电脑游戏,作业都顾不上写了。甚至有些孩子半夜躺被窝玩手机,第二天上学怎么叫都叫不醒。

孩子过度沉迷电脑手机,作为家长,我们怎么办才好?

其实最近,人们已经开始将人类大量跟3C相处”的情况,和大量使用药物/酒精”放在一起讨论,视为一种成瘾的状态。以前我是毫不认同这种说法的,但在看过约翰·海利在TED的演讲《你对上瘾的所有认知都是错的》之后,我修正了我的看法。

我觉得这部影片里最有意思的例子,是将一个早期的实验跟近期的实验作比较。早期的实验将老鼠放在一个封闭的笼子里,提供掺杂毒品的水跟没有毒品的水,发现老鼠在笼子里出现毒品成瘾的状况;而在近期的实验里,实验者建造了一个老鼠乐园”,除了跟早期实验一样的两种水之外,还提供老鼠各种游乐器材,以及可以交往的好朋友们,在这种情况下,老鼠们则倾向于喝普通的水,很少喝有毒品的水。

这样的实验结果,让我觉得3C成瘾跟药物/酒精成瘾确实可以放在一起讨论了。这篇文章会专注在教养现场孩子大量跟3C相处”的情况,虽然通常大人跟3C相处的时间更长,然而在正式讨论之前,我认为我们需要先厘清一些问题。

使用3C,还是被3C使用?

二十五岁的阿牛本来一直都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无趣的事,一路读书考试当上了公家机关的文书职员,本来以为人生就是这样上下班打卡了。但去年他偶然接触到程式设计的课程,有如一见钟情那样爱上了,即使隔天要早起上班,每天仍然至少要花八个小时在电脑前写程式。

我们都知道喝酒跟酗酒不是同一回事,生病吃药跟嗑药也大不相同,花很多时间使用3C产品也不见得都是所谓的成瘾症状”。在上面这个阿牛的例子里,我们通常会认为阿牛是找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而不会认为他是的情况是需要被协助的,缺乏自制力的成瘾状态。有一种说法会将阿牛认定为是在使用3C,而那些成瘾的例子是被3C使用”。

然而,如果阿牛是十二岁甚至八岁,许多大人却又会开始操心这个那个了,比方说阿牛是不是太早投入程式设计而没见过世界上其他的风景,或者会担心他的健康问题。这些大人对小孩的担忧根本是生生不息的,不过呢,总之这些担心已经与成瘾问题无关,而是其他方面的了。

阿牛

成瘾还是沉迷,有差别么?

五岁的小明沉迷于钢琴之中,每天花八个小时以上弹琴,叫他做别的事他要不是听不见,就是直接表示不愿意。他的父母非常困扰,认为小明过度使用钢琴了。父母带小孩去见一位教养专家,专家建议他们带小明去看儿童身心科的门诊,毕竟小明已经呈现钢琴成瘾的症状。除此之外,小明父母还从专家那里带走了一本《摆脱钢琴成瘾?你可以这么教》的教养书。

另一方面,人们对成瘾问题的想像也跟使用的物品有关。假如一个人花很多时间在上面的对象是钢琴的话,我们顶多会说他是沉迷钢琴”,至少我没听过大人在担心小孩钢琴成瘾”的;可是假如对象是电玩游戏,就会有不少人认为那是个成瘾”问题。

当一个人在评论某个事物值不值得花大量时间投入,总是跟他自身对那件事物的认识与评价有关,而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又总是受到文化的影响。在小明的例子里,钢琴如果在主流文化里被识别为不值得花费大量时间投入”的事物,那么小明的状态就更容易被归类到成瘾”,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家长带孩子去看专家了。

程式设计

也就是说,许多亲职之所以担忧3C成瘾的问题,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瞧不起孩子们使用3C产品做的事。假如小孩拿平板是在写程式打算要骇进美国的卫星寻找隔壁小美失踪的猫咪,或者电视上播的是科学主题节目,这些父母就只会担心最基本的视力问题了。

然而,主流社会对某些事物的评价总是会随着时代而转变,过去主流社会也曾认为很会打电玩不是一门有价值的技术,但现在国内的电子竞技产业在飞速发展。除此之外,彩妆,美甲,裁缝等女红”也都曾经被视为每个女人都应该要会的新娘技能,谁想得到现在满街都是美甲彩绘,这变成不是每个人都要拥有”的专业技术”?

另外还有一个最近几年兴起的专业,叫做主播”。老实说,我完全搞不懂那些人鬼吼鬼叫打游戏有啥好看,但我家小鬼每天平均花三个小时以上在收看这些媒体”,而能够累积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人关注的事业”,里面怎么可能没有专业。我身边有些孩子正在研究如何当一个主播,实际上,有些已经受到关注的主播,很多年纪也并不大,还在上学的年龄。

虽然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我想大人们面对小孩关注的事物,还是不要轻易去判定浪费时间”或没有意义”比较好,毕竟对于未来的世界,我们其实不比小孩懂得更多。

钢琴成瘾

打一场战争不如打造一个乐园

无论是否接受上面那些分析,作为小孩的主要照顾者,几乎不可能避免生生不息的担忧。假使我们仍然决定要让小孩摆脱成瘾”的问题,或者说至少可以多去接触丰富多元的世界,根据约翰·海利的演讲,我们确实有可以做的事。

过去我们认为成瘾要不是生理上的问题,就是习惯的问题,而要克服成瘾,就要依靠个人的意志力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些成瘾的人被视为缺乏自制力的人,而主流社会倾向于将缺乏自制力视为一种人格上的缺失或不完整。

然而,如同前文所提到的那部影片所述,假使成瘾的原因只是如此,那么那些在重大手术之后长期使用止痛药的患者,离开医院之后很可能就会成为毒品依赖者,但事实上却不是如此。于是有部分心理学家试着重新建构推论,认为成瘾的问题也许不是生理上的依赖,而是人际连结的匮乏。

钢琴成瘾

这个推论与我接触到的知识的经验相符,包括最近我听见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约四岁左右的男孩,逐渐有增加使用电视时间的趋势时,他的爸妈和我提到这件事,询问我的意见。我的意见在这个例子里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后来这位男孩跟着妈妈回到大家族住了好一阵子,在那段时间里,有许多大人排队等着跟这个年记的小孩玩耍,陪他做事(你知道,小孩再长大些这些大人就会失去兴致了),当这个小孩回到四人的小家庭生活之后,小孩不再那么想要使用电视,反而时常主动要求大人陪他一起做一点事情。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一个自学团体,他们的3C战争”试过了非常多的方法,但大致上走的是诉求小孩拿出自制力的路线。不过,今年暑假他们举办了一个令小孩眼花缭乱的夏令营,在几天之内拿出各种有趣的事情让小孩自由选择投入,在那个营队里,小孩主动要求使用3C的时间大幅下降,转而投入运动,劳作等活动,之后这个情况持续保持到现在。

我并不认为这个推论能够含括所有的小孩与情况,但在我的经验里,如同影片里所提到的老鼠乐园”实验,当小孩处在有许多乐趣的环境之中,3C产品对小孩的吸引力就有可能大幅降低。

也就是说,这其实不是一场关于3C的拉锯战,而是一场陪孩子探索世界的持久冒险。

与其把时间拿来看让你焦虑的教养书,或者处心积虑去制订各种规则与罚则,不如把时间拿来陪小孩玩,带孩子出门看看世界,规划一些让小孩能够跟朋友一起玩耍的时间与空间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