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斯坦福教授的最新发现:普通孩子和学霸的差距

每一位家长,都想拥有一个天才孩子,但很多家长都发现,自己的孩子很普通。

考试成绩不好也不坏,虽然有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缺点也有不少闪光点,按这样的节奏发展下去,注定会沦落平庸。

并不是说平凡不好,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普通的,只是作为父母,经过了一番社会试炼,都深深明白: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代社会,身为普通人到底有多难。

斯坦福教授的最新发现:普通孩子和学霸的差距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少走弯路,变得卓越呢?

去年,全球奖金最高的教育奖项一丹奖”公布首届获奖名单,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摘获一丹教育研究奖。

德韦克教授的研究给焦虑的父母们提出了切实有用的办法。 要想改变孩子的未来,必须先改变孩子的思维。

德韦克提出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

在她看来,一个人拥有成长型思维,将乐于接受挑战,并积极地去扩展自己的能力,而这也是未来发展最需要具备的能力。

8张图,帮你分辨,你的孩子到底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还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固定思维的人:规避挑战。成长思维的人:欢迎挑战。

德韦克

固定思维的人:痛恨变化。成长思维的人:拥抱变化。

舒适区

固定思维的人:老是关注限制。成长思维的人:总是寻找机会。

德韦克

固定思维的人:改变现状上无能为力。成长思维的人:凡事皆有可能。

成长型

固定思维的人:不接受批评。成长思维的人:珍视反馈、主动学习。

成长型思维

固定思维的人:喜欢待在舒适区中。成长思维的人:喜欢探索新事物。

成长型思维

固定思维的人:有时觉得努力无用。成长思维的人:将失败视作一堂课。

成长思维

固定思维的人:认为毕业后无需过多学习。成长思维的人:认为学习是终身的事业。

成长思维

德韦克提出的成长型思维”,就是从人的角度,探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世界的影响各异。

在她看来,人的思维方式其实蕴含了无限的能量。 而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未来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这个结论,甚至被美国大西洋月刊等媒体评价为考试驱动型社会的一股清流”,因为孩子学习的内驱力被忽视了太久,而德韦克的这个观点,恰恰让孩子将重点重新放到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心态上。

舒适区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而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为了考察我们的智商和能力的测试组成的,我们拥有的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

固定思维的孩子往往害怕失败,担心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聪明、比较笨,而拒绝接受挑战、面对困难,由此他们的发展潜力会受到限制。

舒适区

如果我们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那些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我们拥有的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那些成功孩子的思维模式,就属于成长型的。

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智商和能力,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未知的,困难和失败只是帮助自己进步的挑战,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 且当孩子每一次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形成新的、强有力的联结,长久下去,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

也就是说,成长型思维模式不但决定了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积极态度,还将通过激发更活跃的大脑活动,提高孩子的智商。

到底怎么培养孩子的成长思维?

德韦克教授说,不困难,一些很小的干预,就能产生塑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作用。

成长型思维

比如,更加明智地表扬孩子。 不要表扬孩子的智力或能力,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赞美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可是在慢性地扼杀他的成长型思维。 不要用类似:

这幅画太棒了,你就是我们的毕加索!”宝贝,你太聪明了!”

这样模糊的语句表扬孩子。 这样做并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学得更好,反而会使孩子认为自己被重视、被表扬仅仅是因为智商。

最终的结果是,他们会拒绝接受挑战和承担风险,担心搞砸了,自己看起来不聪明”很蠢”,长此以往,他们慢慢失去了对学习的积极性。

对孩子的表扬一定要具体明确,要表扬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他的努力、专注、坚持、创意、策略等等。

教育的关键,是要让孩子相信,他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

作为引导人,父母和家长都应该挖掘孩子的潜力,让他找到自己的内在驱动力,而不是一味用施压的办法,让孩子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

成绩的好坏决定不了一个孩子的未来,思维却可以。

从现在开始,努力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吧!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