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修行。
对父母而言,教养孩子大概是人生中最耗精力、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我们很难交出完美的答卷,也没有完美的育儿百科全书可以照搬。
在这过程中,父母需要承受各种压力,来自外界的和自己的。渐渐地,我们从一开始的充满慈爱和喜悦的父母,在孩子的一次次打闹和反抗中,不知不觉变成对孩子高声呵斥、容易妥协的焦虑父母。

我们极其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常常把孩子推到各种早教班、补习班、兴趣班去深造”,也愿意花心思花大钱去让孩子游学、旅游长见识”。
殊不知,这些仅仅是孩子的加油站”,而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什么样的父母,才是孩子最佳的起跑线?
我想,富有正念的父母,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正念养育,是西方备受推崇的教养方式, 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新型探索育儿的道路,也让父母的养育能力在正念”之中提升级别。
那么正念养育的本质是什么呢?
正念的概念就是有意识地、不加评判地觉察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当下。换种说法,就是用正念的念(今心)来表示此时此刻(今)发生的念头(心)。
正念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并可以通过练习得以发展和深化。正念练习既简单又复杂。

呼吸就是个例子,通常我们只会在爬山、跑马拉松或者生病害怕的时候才会关注它,但是正念告诉我们,在开车的时候,刷牙的时候,甚至在等红绿灯无聊的时候,都可以关注它。
它可以培养个人内心的自我觉察、对他人对世界的觉察,然后收获这种觉察带来的内在和外在的实质性的益处。
正念养育是把正念的练习和状态带入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它是一种培养自我觉察的方法,同时也把这种觉察带到和孩子相处的每时每刻,对亲子的关系和状态保持醒觉、专注、开放、接纳与洞察的一种生活方式。
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理解孩子。最重要地是,它让我们真正看到孩子,从他们的视角来看待和想象这世界。
正念养育关注的是当下,当你开始觉察当下的时候,你就时时刻刻处于正念之中了。当你的孩子哭闹的时候,无论你产生什么样的情绪,或者是烦躁,或者是愤怒,或者是恐惧,你只需要觉察到那个念头或情绪,既不跟随,也不抵抗,它便会悄悄地来,悄悄地走。
正念养育让我们可以敏锐察觉自己和孩子的情绪状态
我们在教养过程中总会遇到孩子对父母充耳不闻的时候,每当这时候,你是勃然大怒,大声吼叫,让孩子惊恐;还是沉静下来,慢慢观察当下的孩子正在干什么。
有个妈妈就曾经遇到这样的事情,当她正要走到女儿身边斥责她的不听话时,发现女儿正全神贯注的搭建她的乐高积木,嘴里还在喃喃自语,完全沉浸在她和玩具的世界中。
那位妈妈看着女儿身无旁骛,心无外物,不忍心打断孩子如此专注的状态,于是选择耐心等待着。
正念养育让我们在互动中关注和倾听孩子
有位小学老师曾对我说,她觉察到自己对学生说话总是那么的生硬,很多时候都是命令性的语气对学生讲话,对着自己的孩子也习惯了这种说话方式。
后来她反省自己,放下自己对孩子的主观判断,更有耐心地面对哭泣时候的孩子,花更多的精力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慢慢感受到妈妈的变化,也渐渐敞开心扉,对妈妈坦诚以待。
正念养育让我们在互动中更能采取接纳不评判态度
香港著名歌手陈美龄也是正念养育的践行者,她在盛名时退出娱乐圈后赴多伦多攻读儿童心理学,并继续深造获得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博士学位,她同时也教养出了三个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儿子。
大儿子上小学时,有次考试没考好,就骗妈妈试卷还没发。当她在书包里找到试卷后就问儿子为什么要撒谎,孩子答道:因为我考得不好。”
那一刻,陈美龄觉得心被戳痛了。她告诉孩子:不管你考得好不好,无论你是个怎样的孩子,你都是被妈妈深爱的,没有必要说谎。

正念养育让我们面对一堆堆焦头烂额的育儿难题时,不再焦虑不安,不再彷徨,转而沉静下来,保持觉知。
正念养育培养我们做到专注、如实观察、觉知当下,不加评判,开放而且接纳。最重要的是,始终有爱伴随。它带来的是滋养式成长,是亲子沟通的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