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儿子的“不合时宜”

儿子的不合时宜”

一个月前的一天,儿子对我说了一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儿。这事对我触动颇大,一直有与大家分享一下的冲动,今天,总算有时间,就与大家讲讲,就这件事,我们也来讨论一下。

事情是这样的。数学考试之后,成绩下来了,儿子考了98,儿子伸头一看,旁边的女生考75,估计这时儿子心里暗自得意。又伸头一看,看到女同学的试卷上有一处是错的,但是老师改对了。儿子当机立断给女同学指了出来。结果女同学一下子哭了。女孩子的哭声引来了老师。 老师问其究竟,女同学看看儿子,只是哭。老师反过来对儿子说,别以为你考的多,就可以嘲笑别人,还有比你成绩更好的同学呢。

回家后儿子把这件事情讲给我。能听出心里是满满的委屈,反复对我说:妈妈,我指出的是事实。我没有想嘲笑他”

当时我忙于家务,一、没有给孩子仔细探讨这个问题,只是,让他用换位思考的角度来理解女同学的伤心,女同学心情不好。二、也没有仔细思索怎么与儿子探讨人际交流的问题,只是告诉儿子有的时候,有些话,虽然是事实,讲出来却是不合时宜的。儿子听的似懂非懂,却也没有纠结这个事情(我个人认为)

过了一个星期,我们读到历史书,读到陈希亮邀请苏轼为刚建好的凌虚台写序。苏轼写到,这个台子不管现在修得有多好,它最终都会倒下的,最终都会塌下的。

儿子读完这段历史告诉我说,他终于明白了。他给考的分数低的同学指出更多的错误,就像苏轼写《凌虚台记》一样,虽然是事实,但是伤害了别人的感情,那就是不合时宜。

听了儿子的话,我心中一惊。

我实话,我很佩服孩子的思索,也很佩服孩子的求知。更深的,我对自己感到很惭愧,没有有效的为孩子解决问题,但是,反过来一想,也许,正是我的不作为”,给了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这样自我安慰一通,心里算是有点释然。

其实,我不赞家长做孩子身体到心理的全职保姆”,我也不赞成全部的放养”。家长,要做好引导。

目前的家长,主要做的:一、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二、看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

但是日常生活中的处事的方式和方是不是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教给孩子?又有多少能够教给孩子?有多少家长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多少付诸行动?

我想就像这种不合时宜也是历史文化的一种。是需要传承的。而且也是适用的。人和人交往是相互的,照顾别人的感情,别人才可能照顾你的感情。你给予别人多少,别人才可能给予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