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如抓放、手指对捏、模仿画画、剪贴、折叠、书写、吃饭、使用工具等等。手部精细动作的健全发展,使宝宝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及彼此间的联系,促进知觉完整性与具体思维的发展,这与他们的智力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0-3岁宝宝的精细动作发展及训练方法。

新生宝宝:会反射性的抓住放入手中物品。
1~3月龄:开始注意自己的小手,会吮手指和玩自己的小手。4~6月龄:能有意识地握物,并将抓住的物品送入嘴中。会撕纸,会将盖在脸上的布扯掉。

7~9月龄:能将物品从一只手转移至另一只手;会拿玩具互相敲击;会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捡取东西。10~12月龄:会把物品放入容器中或取出来;会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颗粒;涂鸦时,能留下笔道。13~18月龄:可以模仿着划横道和竖道,能够用积木搭一些矮矮的塔。

19~24月龄:会揉捏橡皮泥、会串珠。25~30月龄:会用积木搭一些具有空间感的物体;可以进行有控制地画画。31~36月龄:能将纸折成三角形、正方形等;会画一些简单的图形和填色。

1个月:建议不要给宝宝带手套,让他能自由地挥动拳头,看自己的手,玩手。2个月:经常刺激宝宝手心,促进抓握反射。让宝宝触摸一些不同质地的玩具,帮助宝宝玩手,促进宝宝感知觉发展。3个月:拿一些颜色鲜艳、有悦耳声音的玩具给宝宝看,激起他产生抓握玩耍玩具的兴趣。把玩具放到宝宝手里,带宝宝去抓握。

4个月:摆几种能吸引宝宝的玩具,如玩具娃娃、波浪鼓、摇铃,让他练习主动抓握。玩具可以从大到小,反复练习。如果宝宝抓不准,可以帮他把玩具移到准确的方位,一人抱着宝宝,另一人拿玩具放在约1米远处逗他,看宝宝是否会伸手去拿。如果宝宝不伸手,则引导他去触摸、摆弄这些玩具,为以后的伸手抓握训练打下基础。

5个月:在宝宝面前悬挂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让宝宝去抓握。开始放在宝宝一伸手就能抓到的地方,然后慢慢移到远一点的地方。可以时常更换不同质地的玩具,使宝宝在抓摸过程中接受不同刺激。每次的训练时间不宜过长。

6个月:教宝宝撕纸,培养他的手眼协调,锻炼手的精细动作。有意连续向某只手传递玩具或食物,大人示范将手中的东西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让宝宝反复练习,学会倒手”。继续训练宝宝够取小物体,物体从大到小,从近到远。

7个月:让宝宝练习用拇指配合其它手指抓起玩具,可以选一些能吸引他的玩具或积木进行操作。同时,训练宝宝用一只手对击另一只手的玩具,发出声音时给予奖励,这样能促进手、眼、耳、脑感知觉能力发展。8个月:可以将精细动作进一步复杂化,能用拇指和食指对捏拿起小物品了,如蓝莓、花生、蚕豆、乐高小配件。这种对捏的动作难度很高,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

9个月:准备一些小西红柿、小珠子或者蚕豆,让宝宝练习用拇指和食指夹取。当大的珠子夹取熟练后,再更换小的珠子或者红豆等。玩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在旁边看好,小物品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被他偷偷吃”了。10个月:拇指、食指的动作已经相当熟练,学会了自己松手放下东西,能主动放弃手中现有的东西,选择其他物品玩。可以训练他将小物体投入到大容器中,如将积木放入盒子内,或者玩一些不同的放进去,拿出来”游戏。这样不仅促进了手-眼-脑的协调发展,而且增强了认知能力。

11-12个月:这个时候可以把笔和纸给宝宝了,笔以彩色蜡笔为宜,先训练扶着他的手学握笔,可以画个小花,或者点个小点。如果你画出一个圆,再握着他的手,在上面画出表情。他看到自己会画眼睛、嘴巴了”,会十分兴奋。以后他会经常练习作画”,实际上是胡乱涂鸦。

宝宝在1-2岁之间时,他们的双手会更加灵活,这个时候可以和他多玩一些拿捏、翻书、积木、纸笔类的游戏。大概在16个月时,他们可以用蜡笔涂色。在2岁快结束时,他们可以描画出一些简单的横线和竖线,甚至可以搭五层或更高的积木。2-3岁间,除了前面的训练内容,还可以慢慢和宝宝进行一些串珠、折纸之类的游戏。在2岁后半段,也可以让宝宝进行一些更复杂的需要剪刀的小游戏等等。(注意要使用而儿童安全剪刀)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给宝宝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精细动作的探索。成长的过程就是需要他不断自己尝试实践,如果父母过多限制或代劳”,宝宝就会渐渐失去探索的乐趣,从而阻碍他的能力发展。长大变得容易依赖他人,或者成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大婴儿”。
文中图片来自育学园教育成长游戏”精细动作训练课
授权声明: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合作邮箱:edu@drcuiyut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