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米粒妈看到一条新闻,说的是老师误会学生没带课本,意识到错怪学生了之后,老师给学生写了一封道歉信。
这条热搜收获了近亿的阅读量,可见广大网友是有多强烈的共鸣。
道歉信在这里:
事情是这样的,广西柳州的一位老师误会学生没带课本,批评了学生。事发之后发现是自己失误,于是写信、送牛奶表达歉意。
老师说,当时学生的数学课本不见了,于是就批评他粗心大意,后来才发现是自己将学生的课本拿到了办公室。
想了很久,决定以这种方式道歉。
米粒妈看到这封道歉信心中一暖。我真的是要怒赞这位老师的这波操作。别看跟学生道歉这件事小,但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很可能是不可估量的。
一生难忘的委屈
这种百口莫辩被老师冤枉的感觉是不是似曾相识?米粒妈敢肯定,咱们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有过这类的经历。
被老师或家长冤枉又无处申辩的感觉,可以称得上是一生无法抹去的童年阴影了。看看网友小作文一样的留言就知道了:
这都是一个个的成年人,他们被这个话题唤醒了少时遭受的不公待遇,迟迟没有等来他们应得的道歉。
大多数时候,老师最终都没有给孩子道歉。
前几天米粒还回家跟我念叨来着,说班里一个平时特别乖巧的女生竟然也会被批评。
我问了原因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她的前座总回头看她的答案,回头好几次,女生说了一句:你别看了行吗!”
老师就突然一声怒吼:你们俩给我站起来!”
米粒说他的座位离得不远,整个过程他看得一清二楚,只是老师不分对错地处理了两个当事人,这对于那个女生来说一定很委屈。
用米粒的话说就是:老师才不管你谁对谁错,只要交头接耳的一律处置。”
确实,老师站在讲台上,每天面对班里那么多同学,本来就是会把维持课堂纪律放在首位,至于其中个别同学的委屈与否,老师们可能有顾及的意愿,但是常做不到这么周到。
如果把所有问题都像断案一样细细侦查,可能这个课堂也只能更乱,耽误的也是大家的时间。
但是站在被冤枉的女生角度呢?这个伤痛要多久才能自愈呢?如果老师一直不知道真相的话,这个女生会不会委屈很久呢?
米粒班上这件事,只能说是老师处理课堂纪律的方法有些武断。米粒妈小时候经历的一件事,那才真是叫做童年阴影!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后座的一个女生特别热衷于抢答。而且她脑子确实特别快,老师刚一说问题,她紧跟着就喊出:答案是什么什么……
但是每次她喊出答案的时候,我还没有想出答案。所以我就跟她说:你能不能每次等等再说出答案?你喊得太快我就没有时间思考了。”
我说这个话的时候,我发誓自己一点恶意都没有,只是单纯的想表达一下想法。但是她显然很不开心。
因为她脑子快,老师很喜欢她。所以老师知道了这件事之后,说出了我一生无法释怀的一句话:她就是嫉妒你,课堂上你随便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米粒妈对这句话至今记忆犹新,这种误会不是对某个事件,某个行为的误解,而是对一个人思想的误解!这种误解是没办法申辩的,也没有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我不是出于嫉妒。
这种误会是最要命的,她直接质疑的是你的人格。
所以说,这种童年阴影真的要用一生去自我疗愈,而且老师也只是人,人品和境界也是参差不齐,我们是无法控制自己遇到什么老师的,想想还是挺吓人的。
成年人和孩子真的平等吗?
人格平等的教育理念确实是越做越好的,但是仔细想想,从内心深处,我们真的认为成人跟孩子人格平等吗?
孩子的心理发育未完善,价值观也在构建的过程中。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是非常敏感的。他们的世界也很小,小到只有家长、老师,一件小小的事就可能在心里放不下,想不开。
很多时候,咱们是不是依然惯用成人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的行为?认为他们矫情、没有抗压能力,没出息,不懂事?
但如果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不用居高临下的眼光审视孩子的行为,是不是就会不一样?
记得之前有一个轰动全网的案件:20年后当街打老师事件。
当事人在街头遇到了20年前的初中班主任,想起上学时被冤枉、被殴打的经历,直接拦下对方,连扇了多个耳光,还拍下了视频。
当事人说: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伤害,十几年我都不会忘,经常做噩梦、绝望、无助、哭泣。”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都无法走出当初的阴影,无法放过自己,跟这件事和解。为了破解这个挥之不去的梦魇,不惜以牢狱作为代价。
因为人格的不平等,成年人通常看不到孩子内心的挣扎,也帮助不了孩子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久而久之,孩子对大人失去了信任,也无法再向他们敞开心扉。
孩子所经历的一系列内心冲突可能激烈到你难以想象,当最后根稻草压下来,甚至造成自杀等不可挽回的悲剧时,孩子只是留下一句这样的话:
▲一位9岁女孩因作业无法完成而留下的遗书
这可能是孩子再也无法解脱自己之后绝望的呐喊,但家长看到后呢?也可能只是叹着气说:这孩子为什么这么脆弱?”
其实很多脆弱,何尝不是因为无处申辩?如果有一个平等沟通的出口,还会这样绝望吗?
米粒妈想到自己小时候一个类似的经历,也是非常心理阴影的一件事。
我小学的时候,体弱多病,有一次发烧耽误课,班主任老师主动来我家帮我补课。这个老师还是跟我姥姥、姥爷交好的一个熟人。
但在补课期间,她家被偷了3000块钱,据说是进小偷了。
我们全家都过意不去,尤其是当年的我,总以为是自己的错。尤其是,这个老师每次见到我都会用开玩笑的口吻问我:什么时候还我钱?”我的内疚就更深了……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满脸写着尴尬和不知所措。
因为这件事,总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如果不是给我补课,老师家里也不会丢钱……有那么一段时间,整个人都小心心翼翼,特别敏感。
和解,可能只需要一句对不起”
只要稍微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就会发现孩子们有多么的纯粹。
他们可以轻易原谅来自成人的降维打击,只要你给予一个平等对话的渠道,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就能溶解孩子冰封的内心。
与孩子和解,真的只需要一句话而已,一句道歉,可能就能给予孩子全部的安全感。
大雄是个120斤的男生,因为又高又壮,经常欺负同学,谁也打不过他,只好忍气吞声。
有一回体育课,大雄打了班里好几个女生,米粒妈当时小宇宙爆发,冲着大雄就扑过去了,一通拳打脚踢。
米粒妈的惨状我就不描述了,反正大雄也没占到什么便宜,耳朵里渗着血,脸上也有很多血道子。
那件事闹得挺大的,导致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吧,每天从早上上学到放学,我就在老师办公室挨批评。
每天班主任、教导主任轮番地批评我,我就每天不停地挨批评,掉眼泪。
那时候的心情我记得特别清楚,就是:不想活了。
真的,我那时候真的觉得不想活了,因为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我实在接受不了。
虽然动手肯定是我的错,但作为优等生,每天去学校就是早7晚5地挨批评、每天都得让我痛哭流涕、以泪洗面,真的觉得这样的生活太没意思。
现在想想,这种心理状态还是挺危险的。而且除了我自己没人会知道我内心的想法,当然我也没打算去跟任何人倾诉。
幸运的是,米粒姥姥是很开明的家长,她用她的信任救赎了我。
那天,米粒姥姥在我回家之前就接到了老师的电话,但米粒姥姥说,我的女儿我了解,她不会主动惹事。等她回家,我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
我回家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米粒姥姥,从始至终,米粒姥姥没有责怪我一句,听我说完之后抱着我,安慰我。
米粒姥姥对我的信任,让我心里充满了安全感,我知道她是会永远爱我,支持我,保护我的人。
所以我坚信,来自家长的信任能带来无穷大的力量。
在《儿子在同学家过夜,半夜给我来了电话》这篇文章的故事中我说过,米粒非要住在好基友朋友家,结果半夜又哭着要回来。
我毫不犹豫地过去接他了。因为我知道,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就算看起来很无理取闹,但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来说,那份无助真的需要我来托底。
当然,我们也要尽可能不做只会事后弥补的家长,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平等地看待自己和孩子的关系。
如果孩子真的不得不在集体、学校、社会面对冤枉与无法申辩的委屈,只是他的身后还有我们。我们不应该做压死孩子的稻草,而要做他精神的支撑,做他们最坚固的安全感。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哦),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学习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