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家长咨询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经常说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还是没有做出任何的改变?我问她都是怎么说孩子的,她回答:经常表扬他,也会经常批评他,但是效果很不理想。”当我知道这位家长经常的程度以后我明白了,这哪里是经常,这明明是父母的碎碎念”。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手段其实无非就是批评和表扬,但是,这绝对不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目的。很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并不能正确运用批评与表扬这两种手段,有的为了表扬而表扬,为了批评而批评,甚至是完全看家长的心情。


我家大宝喜欢做手工,经常会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满屋满地都是他扔的纸屑。我通常会让孩子自己收拾一下,或者帮着他一起收拾,一次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知道孩子喜欢做手工以后就让他去旁边屋里玩。没过多久我们要走的时候,打开大宝待的屋子,基本上已经和在自己家一样了。孩子爸爸当即就批评孩子:你这孩子真不懂事,怎么能乱扔东西?你不知道这不是自己家吗?
爸爸,我马上收拾。”大宝明显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有些害怕爸爸的责怪。
还好这是朋友的家,如果是在公共场合你也要这样吗?”孩子爸爸还在说着大宝。
爸爸,我已经在收拾了,别生气了。”大宝一边收拾一边说着,朋友见状也赶紧推着孩子爸爸往外走着,不让他一直批评孩子。
快点向阿姨道歉,听到没?”
如果这是在大街上,你随手扔垃圾的话是很没有素质的知道不知道?”
……
一连串的质问和斥责以后,大宝的情绪明显发生了变化,甚至开始反感爸爸的话,想顶嘴,抬头又没说话,开始不理爸爸了。


大宝爸爸这样的做法不不知一次的制止过他,他的这种做法完全就是借题发挥”,时长也会因为自己的心情而去影响孩子的情绪。有时候发现孩子犯错,他就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紧紧抓住不放,好像这次错过了批评孩子的机会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一样。
我问过孩子的爸爸,一件事为什么一定要批评孩子这么多,他的回答竟然是省的下次再提别的问题。
其实在处理上边这件事情上,爸爸完全应当向大宝学习,简单的一句抱歉,我马上收拾”就可以完美解决,可是铺天盖地的批评迎面而来的时候,孩子只会出现抵触情绪,反而会起到一个更加坏的作用。
大宝爸爸开始认识到错误的时候是在大宝彻底不再做手工以后,并且大宝和爸爸在情感上开始疏远,这时候他才开始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失误。不仅影响到了父子之间的关系,而且毁掉了孩子的兴趣爱好。

说实话,大宝的字到现在写的还是很差,我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和孩子爸爸想要弥补亲子关系开始的,这件事情一度让我感到很焦虑。
为了弥补亲子关系,孩子爸爸开始特别关注大宝,只要大宝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他就大肆表扬。有时候没有什么值得表扬的事情,他就随口创造机会来表扬大宝,大宝当然是开心,很快也就站在了爸爸的一边,两个人抱团了。
大宝写字一直不好,我给孩子报了书法班,想让他练练字。每次大宝回家以后写字,爸爸就会站在一边看着,刚写几个字爸爸就开始了:大宝,你的字现在进步很大啊,写的真好,用不了多久就超越我了。”
你的字真好,我准备给你买几根更好的笔奖励你。”
你这么练下去以后搞不好还能成为一个书法家呢,写得真好。”
……
凑跟前一看,我的天,大宝的字哪里有什么进步?哪里谈得上越来越好?哪里又能跟书法家比得上?这样的表扬让大宝开始变得自大,以为自己写的字有多好,还会在朋友面前炫耀,但实际上,就如同我开始说的,大宝的字到现在写的还是很差。
当孩子经常受到表扬的时候,一定会变得骄傲,而这时的他已经不知道什么是自我了,对自己真实水平的认识严重不足,骄傲会使人退步,一点不会错。

在使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时,一定不能因为父母的心情来决定,适当的表扬和适当的批评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有很大益处的,如果不能正确使用这种手段的话,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无论是批评孩子,还是表扬孩子,应当以就事论事为基础,并且不能拖泥带水”。像前边大宝的例子,在一件事情上反复批评,这就是拖泥带水”,批评的目的应该是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且加以改正。
当孩子表示马上就会收拾弄乱的房间时,说明孩子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父母应当督促或者是帮助孩子共同改正这个错误,而不是念念碎”般的批评,更不能因为这一件事情就牵扯出更多的事情,这样会严重打击孩子改错的积极性,还有可能会变得冷漠起来。
表扬更要讲究实事求是,就事论事。一件事情做得好,不见得件件事情做得好。实事求是的表扬才能带给孩子更多的激励,毫无根据的表扬,会让孩子迷失自我,变得狂妄自大,这一点父母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孩子并不是只要表扬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亲子关系是关键;亲子关系的情感基础是实施表扬和批评的关键。在运用批评和表扬的手段时,孩子的内心会有极大的变化,该不该接受,能不能接受,这都是孩子要考虑的问题。而想要让孩子痛痛快快面对这些批评和表扬的关键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基础。
批评过多,孩子会逐渐疏远与父母的关系,同时孩子的内心也会变得脆弱、孤僻、不自信;不切实际的表扬,孩子会对父母失去崇拜感,会以为父母的水平也就如此,亲子关系也会变得糟糕。因此,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处理孩子日常生活琐事的关键,只要保持好良好的亲子关系,何愁孩子会不听家长的话呢?
因人而异是重点。孩子与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没有固定的教育模式和方式方法,有些孩子与父母沟通喜欢平静的交流方式,有些孩子适合大吼大叫的方式,有的孩子则喜欢自我反思和欣赏。所以,当采用批评和表扬的手段时,父母应当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和性格特点来区别使用,有的大宝和二宝教育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因人而异,采取最优、最适合的方式才是正确的。

育儿过程中的批评和表扬绝不是随口就来的,更不像年轻父母心中想的那么简单,大多数孩子渴望表扬来鼓励自己,也有一部分孩子希望家长批评来鞭策自己。父母一定要明白,表扬是为了让孩子发扬自己的闪光点,批评是为了让孩子弥补自身的不足,只要正确运用这两种方式,孩子一定会变得越来越优异!
我是蔡嫦,拥有15年育儿经验,欢迎各位宝妈们一同来交流,有你,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