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犯了错误总是狡辩怎么办

王女士是一个讲民主尊重孩子的妈妈,一般不会强迫女儿做什么事情,女儿也因此思维活跃,能言善辩,不过现在王女士却面临着一个困惑。女儿越来越喜欢狡辩。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有自己的理由,不愿意听取父母的建议,比如孩子见到王女士的好朋友从来不叫阿姨,王女士告诉他,这样不礼貌,他还是不叫,而且还列举了各种理由,我不喜欢叫我不喜欢这个阿姨,几乎所有的问题,只要他不想做,都有很多理由,王女士不仅为孩子的表现担心起来。

孩子犯了错误总是狡辩怎么办

在一个民主自由,喜欢讲道理的家庭中,孩子比较容易养成能言善辩,自作主张的行为习惯,相应的,也容易变得不愿意听取别人意见,喜欢一意孤行,好的教育应该让孩子既有主见,又能听取别人的合理意见,并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调整,这样的孩子对自己和他人的意见,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不至于演变成顽固地坚守自己想法的人。

讲道理是值得提倡的教育方法,但是为什么很多父母感到给孩子讲道理没有用呢。对于孩子来说,尤其是12岁以下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还很难理解许多抽象的名词概念。因此,这时候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以行为训练为主,最好不要用讲大道理的方式进行。比如,当孩子不喜欢叫阿姨的时候,不必讲很多,为什么不叫阿姨是错误的大道理。只要培养孩子礼貌待人的行为,习惯就好。

另外,家长还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在某些时候对孩子的狡辩表示了赞赏的态度。比如有时候孩子狡辩之后,家长会说你这小嘴还挺能说,还挺有主意。还有的家长会用假装生气的态度对孩子说,不许狡辩,但是内心却存在对孩子的欣赏,这种潜在的欣赏比直接的表扬更狠,孩子有快感。于是,他知道反驳父母的建议,反而能获得父母的好感,所以不听取父母的建议,习惯就这样形成了。

此外,父母还要注意的一种情况是,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的要求和做法都是正确的,但还是不能忽略孩子的态度和意见,现在是个多元的时代,教育的难度增大,但是我国多年形成的文化中,总是希望孩子听话,可是如今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对家长不再言听计从。有时候甚至还会对着干,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和孩子一起成长,时代进步了,不能把自己看不惯的事物通通看作大逆不道。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学习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责怪和打骂。

讲道理

父母应该去常常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以小孩子不懂什么为理由,剥夺孩子表达自己的权利,如果孩子长时间得不到尊重,就会变得不自信,失去应有的创造力,或者会变得非常叛逆。无论什么事情,都要进行辩解,与父母关系恶化。父母在给孩子的建议,应该为他留下一定的自由选择空间,让孩子感到配合,父母的建议是快乐的,身心愉悦的,这样的话他合作的积极性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