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湖南一中学生打老师,对家庭教育的警示作用

在一所中学教室内,女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突然一名男学生冲向讲台,连续多次挥拳狠狠地殴打老师。

教室内的其他学生都傻眼了,幸亏多名男学生反应过来,把他按倒在地,才不至于更严重的后果。

虽然如此,但女老师的眼部附近与脸颊都看到有血迹。

一个巴掌拍不响,事出必有因。但是无论是何种原因,这位男同学采用这样的暴 力行为来处理问题,却是不应该的。

学生打老师这样的新闻时有发生,孩子打父母更加是经常发生。

湖南一中冲向讲台打老师,幸好有几名男同学帮忙拉住他

孩子动手的行为,跟我们的家庭教育有什么关系呢?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讲的是孝顺父母。但孩子为什么会打父母呢?

首先,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和娇纵。

前段时间,有这么个新闻:在手机店里,一名十几岁的男孩,情绪十分愤怒,并扯住母亲的头发,对她又打又踢。

即便被如此暴打痛哭,母亲还是不舍得对儿子还手。

男孩如此愤怒和疯狂,究竟是因为什么?仅仅因为母亲不给他买新手机而且!

儿子因为妈妈不给他买手机,对妈妈又踢又打

很多父母从小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误以为这是表达对孩子的爱。却不知道,在无形中把他们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

对于受到娇纵的孩子来说,危险的是只要他们没得到满足,就认为自己被伤害。

并且认为自己有权发脾气,或以一种对别人有破坏性的方式来报复,严重的会使用偏激的方式。

其次,家庭存在暴 力行为。

1、如果一个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存在暴 力行为的家庭,那么他们会进行模仿。

我们常说言传身教”,但实际上是身教”大于言传”。

如果父母一边说要和平解决问题,但日常生活却是用暴 力处理问题。那孩子只会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之下学会使用暴 力。

2、孩子经常被父母打骂,当他们再也承受不了,会暴 力还击。

在《超 级育儿师》节目中,有这么一个案例:8岁的儿子毒打母亲,而妈妈下手也毫不手软。

一般这么大的孩子都是比较依赖妈妈 的,但为什么辰辰会对母亲这么狠呢。后来孩子说,妈妈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就经常打他。

被打的孩子其实内心积蓄着强烈的愤怒。幼小如他们心中的怒火往往无从发泄。

于是等他们长大了,就想方设法寻找宣泄的途径。将这种强烈的情绪转化为有侵略性的暴 力行为。

而长大了一点的辰辰,开始有与母亲对 抗的力量,所以他就把以前的愤怒,用这样的暴 力行为报复在妈妈身上。

为了避免孩子出现这样的暴 力行为,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需要怎么做?

1、采取平善而坚定的正面教育。

我们不但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

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给孩子有限的选择。有规矩也有自 由。

一起来制定对双方有利的规则。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

2、以身作则,做一个情绪平和的父母。

既然不想孩子使用暴 力,我们需要以身作则。父母不要用暴 力解决问题,也不要老是打骂孩子。

父母情绪稳定的孩子一生的铠甲。父母情绪稳定,更容易培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也更利于孩子建立安 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