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的成长是千万父母最关心的。而孩子的学习又是成长中最重要的一环。关乎孩子的前途和未来。而衡量孩子学习的标准是成绩,而成绩的量化结果是分数。中考高考凭的是分数,上好的中学大学凭的也是分数。每次小考大考,分数高,皆大欢喜。分数差,一家难过。轻的劝说,重的打骂。分数成了悬在孩子头上的剑。

我的观点是:做父母的不要太在意孩子的考试分数,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每次考试满分。有因就有果,孩子为什么成绩差?为什么成绩不稳定?要找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就是孩子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等几方面。如果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积极,方法正确,再加上勤奋努力,成绩自然会好。而这些的基础就是下面两方面。
首先,要教会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为谁学习的问题。讲大道理孩子可能不明白,要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电视书本入手。寓教于乐。比如,你在和孩子看介绍某位科学家的电视片,你可以边看电视边浅显易懂地给孩子讲解这位科学家对社会对国家有多重要,他的成就对国家、对人民的贡献有多了不起。无形之中,就会让孩子在头脑中形成向科学家等先进人物学习的想法。他此时学习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成为他心中的科学家、医生、老师等等那样的人,同时他也会明白是为自己学习。

其次,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从一年级开始,就要给他订计划立规矩,重要的事先做。你可以给他排一下事情的先后,比如最重要的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其次是家里的作业,再其次是阅读以及兴趣爱好等等。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是做作业;活动、吃饭和休息要有固定时间。而娱乐看电视等最好放在周六周日,限定时间时长。时间久了,自然就养成了有规律的生活、学习习惯,做父母的也会越来越轻松。你所能做的仅是督促提醒而已。而不是每天跟在屁股后面,没有主次先后地催着他一会这样一会那样。自己累,孩子也嫌烦。并且孩子的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再改就不太容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孩子的成长倾注父母许多心血。从小教育,从小事入手,会相对容易。如果错过了,也不要着急,多花些精力和时间,多点耐心和信心,一点一点地把孩子引到良好的生活、学习道路上。就象树木成长一样,歪了斜了就把它修正。如果等到成人后才想起去教育他,那就真的比较难了,甚至是太迟了。当然,在教育过程中,父母要以身作则,这很关键,父母始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