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我家孩子不敢和主动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怎么引导啊?

最近和家长们沟通,发现好几个家长对孩子的社交能力感到困扰,作为妈妈,谁都希望宝宝无论走到哪儿都是受欢迎的,而要实现这个愿望,首先父母要认识宝宝的社交表现,然后才能提高宝宝的社交能力。

我家孩子不敢和主动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怎么引导啊?

其实,3个月左右的宝宝就已经可以社交了,那么,0-3岁的宝宝都有哪些社交表现呢?

6个月之前

其实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社交就已经出现了。最明显的就是发出哭声,宝宝饿了、不舒服了、冷了、痒痒……都会用哭声表达出来。

7-8个月

这个时期,宝宝已经可以分辨面部神态的不同了。当大人的面部在他眼前发生改变时,他会很感兴趣,甚至会参照大人的面部变化去模仿。

12-13个月

宝宝开始咿呀学语了,除了发出啊”呀”等声音,他还会配合手部动作来表达自己。

16个月

16个月的宝宝基本都可以独立行走了,不过,他的胆子并不会随着活动范围变大而变大,他会通过父母的表情和回应来判断所处环境是否安全,这是这个时期宝宝的社交信号。

24个月左右

这时候,宝宝的性格和脾气开始慢慢显现出来,这就是我们说的气质”。

而天生的气质会影响宝宝的社交力。比如,和外向型的宝宝玩传球游戏时,行动总是先于思考,无法集中注意力等待父母传球过来;而安静内敛的宝宝,即使讲完规则,他也不会主动拿球,而是继续在一旁观察一会儿。

人际交往

34个月前后

宝宝处于这个年龄段,会出现和之前不同的社交表现。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宝宝的游戏方式开始由共同游戏向合作性游戏转变了。

34个月之前,宝宝们处在同一个环境里时,看似在一起玩,但其实他们的活动都是分开的;而34个月之后,会开始出现合作、分工、交流、最后达到目的。这时候,宝宝就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社交。

语言能力

孩子社交类型:

1、尝试型:孩子愿意主动去和别人交流,他们往往会用提问,分享自己的故事,提出自己的意见,用这些能让他人注意到自己的方法来与别人进行接触。

2、强制型:这些孩子愿意与他人交流但,但是与第一种孩子不同的是,如果小伙伴不回应他们,他们可能会用暴力的方式去对待同伴。

3、逃避型:这类孩子对于与别人交流存在着恐惧的心理,总是想方设法地让别人忽略他。

社交表现

以上三种类型的孩子,在社交活动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结果。尝试型的孩通常更容易被人接受,更加能受到喜爱。而强制型的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会受到欢迎。逃避型的孩子常常与前面两种都不同,他们既不会十分受欢迎也不会令人特别讨厌,往往是被人忽略的那一方。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在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因为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需要孩子的语言能力、处理情绪的能力、换位思考的能力,三者相辅相成才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