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爬行少或者没有爬行经历会导致
全身肌肉和骨骼得不到较好的锻炼。宝宝爬行需要四肢着地,抬头挺胸,手脚交替往前爬,通过转动脖子和背部肌肉来改变方向。如果宝宝爬行少或者没有爬行经历,不利于肌肉和骨骼的力量锻炼。
视力不好。宝宝的视力并不是一出生就达到正常水平,而是随着月龄增加,逐渐发育完善的。宝宝有爬行意识是在7个月后,这个时期的宝宝能够判断爸妈的长相,开始具备判断距离的能力,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宝宝通过爬行可以渐渐看清远处的事物,视野变得开阔,爬行少,宝宝看远处的东西,就会眯缝着眼睛看,这样的话,不仅不利于视力的发育,也会影响宝宝的外在形象。
缺乏探索精神,不敢冒险。爬行少的宝宝接触到的事物只是身边触手可及的,只在一定范围内的,长期下来,宝宝可能就慢慢习惯适应自己熟悉的事物,对于远处的新鲜事物可能由于害怕危险,不敢探索,失去了学习新知的机会。
造成宝宝爬行少的原因
1.父母工作繁忙,宝宝大部分时间在婴儿车里度过。所以下地时间少,宝宝没机会在地上爬行。
2.没有可供宝宝爬行的区域,地面太粗糙、垫子太软、地方太小都会导致宝宝无法学爬行。
3.护子心切。爸妈太心疼宝宝,害怕膝盖擦伤或起茧,担心宝宝受到意外伤害,从而阻止宝宝爬行。
4.揠苗助长。有些家长可能会不太重视宝宝爬行,觉得会走路就行了,没学会爬就会走,会觉得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忽视了爬行的重要性。
5.大人缺乏耐心,没有教宝宝爬行。爬行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7~10个月是宝宝爬行的最佳时期,由于大人没有耐心指导宝宝爬行,所以导致宝宝爬行少或者不会爬。
6.宝宝有疾病。比如髋关节脱位、先天性大脑发育不良等
怎样让宝宝学会爬行呢
1.爬行区域要安全卫生。可以把宝宝爬行的地方收拾干净,必要时消毒,尖锐物品、细小的零件、有毒有害物质全部清除掉,桌椅等尖角用海绵包起来。选择无毒无害的爬行垫。
2.穿合适的衣服。衣服穿太厚会让宝宝行动不便,穿太少又会使宝宝膝盖和肚子受凉,导致腹痛、拉肚子。
3.协助宝宝爬行。宝宝模仿能力很强,如果宝宝不会爬,大人可以爬给宝宝看,也可以用手抵住宝宝的双脚,让宝宝可以借力,当宝宝往前挪时,撑住宝宝即将前进的那只脚,然后一前一后,推动宝宝前进。并且多鼓励支持宝宝,给予精神上的奖励。
当宝宝学会爬行后,对于大人和宝宝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尤其对宝宝有好处,爬行锻炼了四肢及肌肉力量,不仅增强宝宝体质,而且有助于大脑发育,宝宝的视野变得开阔,接触到新鲜事物也越来越多了,会刺激宝宝进行不断探索,增强记忆力,在帮助宝宝爬行过程中,亲子关系也会更加紧密,也为以后学走路打下坚实基础。
###爬行是大运动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宝宝的运动发展是需要遵循他们本身的规律的。
宝宝练习爬行,有助于强化他们的手,腿,脚等各个身体部位的力量,有助于后期的学步,能提高他们的活动性和协调性。
宝宝通过爬行,可以意识到空间的变化,可以去接触更多的物品,有助于他们触觉的发育。这种好奇心的满足,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很有帮助的。
爬行中,他们会遇到各种障碍,可能会有些小小的磕碰,但是恰是因为这些,让他们学会更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