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伊始,就像一个纯洁的精灵降落人间。此时的孩子就如一张白纸,在通过其各种感官去探知这个世界,然后进行模仿,从而获得技能。此时的学习是最主动的学习,但是也是不分好坏、不辨是非的学习。家长及其周围的环境最能影响到他们。

如果从此时开始,经常给孩子听一些轻音乐、听一些儿歌,孩子就会觉得音乐是他们生命中与生俱来的、就像说话、吃饭一样自然的、必须的。0-3周岁阶段是孩子音乐感知力的最好训练时期。此时的训练不用专门讲解,只需多播放音乐,让孩子在音乐中游戏、在音乐中玩耍,随着音乐的节拍自然地律动、舞蹈。我们可以以自己的舞蹈来带动孩子。

4周岁开始就可以接触一些简单的发声知识了。在0-3周岁时期的熏陶下,孩子基本会自然地唱几句简单地旋律,此时只要简单地加以引导,4周岁地孩子就能完整地演唱一首歌曲了。此时地学习以模仿为主,切忌过多地知识性讲解。在乐句的分句、音准、节奏的准确性上稍加修饰,主要注意音乐情绪的感知和表达。表演上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天性,自然地随着音乐律动,或者稍加引导,让孩子模仿即可。

5-6周岁的宝宝如果已经经过上面的训练,对于正确的声音已经有了初步概念,对于声音位置、声音走向、气息位置均能初步地分辨好坏,此时就可以开始向专业化发展。表演上面开始注重每一个动作、眼神地细节处理。

从小开始接触音乐地孩子对音乐地感知力会更强,音准、节奏对他们来说会变得非常简单。甚至歌唱中的呼吸、打开腔体这些难点对他们来说都会变得易如反掌。因为婴儿时期的呼吸是非常自然的、符合歌唱要求的腹式呼吸,在发声(比如大哭)时他们的腔体也是非常自然的呈打开状态。为什么婴儿小小的身体能发出那么宏亮、而且穿透力超强的声音呢,就是这个原因。

如果此时不加以引导,婴儿会逐步主动地模仿周围人的状态,最主要的就是父母。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会说中文,美国的孩子会说英文,为什么河南的孩子说河南话、东北的孩子说东北话,就是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模仿。模仿语言、语调、语气,甚至发声方法。如果一个孩子的父母平时爱骂人,孩子必定满口脏话,如果孩子的父母全都口齿不清,孩子的发音一定也不够清晰。除非他们平时更多地接触除父母以外地其他人,或者上学后经过老师地纠正。
但是,是错了再改来的容易呢,还是直接植入正确地观念和方法容易呢?答案显而易见。
孩子的歌唱学习请尽早,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