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的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想想自己的的小时候吧 小时候想不明白的问题

引言: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应对和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请想一想自己的小时候......


在我微信的两个全国父母群里,在今日头条的悟空问答”里,以及在知乎的教育问答”下,每天都可以看到那些无数次类似的,不断重复的问题:

1、我的孩子每天一回家就先吃零食,磨磨蹭蹭,总要喊很多次才能去写作业,怎么办啊?

小时候想不明白的问题

2、我家孩子每天的作业都有好多道错题,气的我昨晚暴打了他一顿,怎么改善?

3、我家孩子每天晚上都得我在身边陪着写作业,只要走开一会,他就开始玩。怎么改掉他这个坏毛病?

4、我家孩子一天到晚就想着玩,对学习一点也不上心,愁死人了怎么办呀!

5、我家孩子现在越来越不听话了,我们说东他非向西,怎么管教啊?

6、我家孩子昨天跟我吵架,说要杀了我”,我气疯了,我养了个逆子吗?

7、我带孩子去买衣服,他挑了一件我无法接受的衣服,他怎么喜欢那么另类的服装啊?真的无法接受!

8、我发现我儿子给别人发露骨信息,该怎么教育他?

9、我儿子最近给我看中学生自杀的新闻,说他也要离家出走,我该怎么阻止他?

……

这些重复的,无处不在的提问”,告诉了我们,现在的家长有多么焦虑,每一位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有多么的心急火燎。

我不是教育专家,我也没有多么成功的教育经验,我只是非常愿意关注和思考关于所有教育的话题和问题。

于是, 我把这些问题分成了几类:

第一类;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该如何培养?

第二类:孩子独立性与”听话是否是一对矛盾?

第三类:孩子的贪玩和叛逆,是不是真的危险至极?


在我看来,这些问题并不是真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并不难。为什么?

因为,每一个父母,都曾经是一个小孩。父母们如果能在这些问题面前,回到自己的小时候,就能够找到答案。

孩子的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想想自己的的小时候吧

一、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该如何培养?

文章前面问题里面的1、2、3、4问题,基本属于这一类。这类问题下面的大部分回答,都是在告诉父母们:孩子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养成,学习习惯很重要!

很正确。但却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谁都知道,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很重要。重要到这个好习惯可以贯穿人的一生,最终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所以,我们每一个想让孩子具备良好习惯的家长,都在等孩子回家以后,不遗余力的催促孩子,督促孩子,不知疲倦的提醒孩子,守着孩子,甚至无法克制愤怒的大吼孩子。

可是,我想问问各位父母们,你们谁见过周围有哪个人,能做到特别严格的自律?能做到一丝不苟的克己?

真正能做到自律的人是什么样?他的每天生活都很规律,有计划有安排,到什么点一定会做什么点的事,能够很好的管理自己,控制自己,要求自己,且做所有事的时间和步骤都分毫不差。

这个世上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人”?

我认为没有。这看起来太像一个机器人了。

回到我们自己的小时候吧,来看一看那时的我们。

没有足够的玩具,没有充足的课外书,更没有什么培训班,兴趣班和辅导班。可这些仍旧不能阻止我们有自己喜欢的事,有自己特别好奇想去探索的事。我们背着父母去探险,瞒着大人去滑冰和游泳;我们偷偷看《飞碟探索》,悄悄去买《世界未解之谜》,兴奋的翻着破了的《奥秘》;窃喜的读古龙、金庸、梁羽生。

在那些乱七八糟的玩耍里能够获得什么? 好奇和勇气。

谁要求我们去看这些书了?没有人要求。

这些书里又有没有知识呢?谁能说没有。

小时候的我们,正是因为亲自实践了那些探索,我们才能够逐次掌握技巧和要领;正因为读到了这些书,我们才知道宇宙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正因为了解那些世外高人”,才有了一个文学梦”。

所以,一个孩子的内驱力如何培养?

切断源源而来的灌输,停止那些学习班补习班,制造”资源匮乏感”;不要去做要求,去制定标准,更不要去守在身边监管”;允许他有足够的时间去玩,在玩的过程中鼓励他探索和求真,自主解决碰到的问题;保持跟孩子的平等交流,不断在知识的广度和宽度方面引导他自发提升和充实。

真正的热爱是什么,就是我们做好一件事,不为达到外界标准和要求,只为达到我们心中对自己的那个标准和要求;当自己心中的目标高于外界的要求时,你就会看到,成功已经不远了。

二、孩子的独立性”与听话”是一对矛盾吗?

文章前面问题里的4、5、6基本属于这一类问题。

我们所有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他最终能在社会上独自生存。

独自生存,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行为上,他会自己处理问题,会洗衣会做饭,具备一切独自生活的技能;在精神上,他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他可以有跟别人不一样的观点和见解;他也能够被允许不用一味迷信权威,可以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甚至,可以反抗一切压制和试图控制。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被称得上独立”。

所谓独立,不仅是行为上的独立,更重要的应该是精神独立。

我们一面口口声声的说要教会孩子独立,一面却无法忍受孩子的不听话”,请问这是什么逻辑?

回到我们自己的小时候吧,来看一看那时的我们。

那时的我们,常常因为不敢公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被老师家长夸成是听话”;也常常在表达完之后听到父母说:你小孩家,懂什么,一边去!心里愤愤不平;更常常由于偶尔的不听话被削之后,生气的想要离家出走。什么感受?我们小孩的想法不被看见,也不被尊重。

所以,当我们想要孩子真的独立”时,就不要纠结他们的不听话”;听话的孩子,不是没有主见的孩子,就是压抑自己想法的孩子,如是这般,将来他们可能真的独立吗?



三、孩子的贪玩和叛逆,是不是真的危险至极?

文章前面问题里的6、7、8、9基本属于这一类问题。

我们的父母们,一看到孩子贪玩”,爱玩”,玩的都忘了学习”,就如临大敌,惶恐不止;发现孩子叛逆”、反抗”、忤逆”就更加惊恐不安,视如猛虎。

我特别想问问这些父母们:孩子如果不喜欢玩,你会不会感到害怕?

孩子的天性是什么呀?就是玩啊!

孩子们就是在玩的过程中,接触世界,敲开知识大门的啊。一个孩子,如果他每天都是乖乖的,按部就班的学习、写作业、练钢琴,拉提琴,一点也不爱玩,多吓人啊。这完全违背了一个孩子的自然生长规律嘛。

我总是跟认识的朋友说:想要管好孩子,就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懂得孩子在每个阶段的心理特征。

的确,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但是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是相通的。

童年的孩子,他们最心心念念的事,就是玩,不让他们玩,偷偷摸摸也要玩。这就是规律,谁想让孩子完全脱离这个特征,孩子就会在大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报仇似的玩。

14岁开始,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空前生长和膨胀,我的概念前所未有的跳出思想意识,凸显出来,所有的命令、指令和控制,都是无视我”的行为,令人厌烦和气愤。

回到我们自己的小时候吧,来看一看那时的我们。

每天放学回家,想的就是怎么玩。拍画片怎么才能赢?打沙包怎么躲的巧?挖沙子有哪些秘诀?爬树时要记住什么要点?跟小伙伴妈妈说个什么谎,他才能出来?没零花钱了,想什么办法能挣点?昨天跟xx玩的时候让他占了上风,今天想什么办法能扳回来?

这些玩耍中产生的智慧”,不就是我们日后生存时都用的到的民间智慧”吗,不也是我们成年后生活里的技能办法吗?

转眼初高中了,有了自己的心事,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审美。父母再反对,可是在同龄人中被标榜被追捧被承认,那才是最酷的事,不是吗?父母为什么总想让我们按他们的要求生活?我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因为我们长大了呀。

所以,只要孩子在适当的年龄,具备符合年龄的特点,家长又有什么好担心和害怕的?害怕孩子因为贪玩和叛逆”走歪了?

打个比方,家长们想象一下挖渠灌溉,如果贪玩”和叛逆”是孩子身上必然存在的两股洪流”,那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给它们挖条直路,引流它们在我们挖出的渠路里走,而不是堵。堵得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任意流淌,且一定是歪的。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问题,束手无策时,回想一下自己的小时候吧。

当年的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现在解决孩子身上问题的最好办法。(完)


我是Anne,一个懂点青少年教育的人才发展专家。我是自己孩子”这个产品的开发者(妈妈),也是别人家孩子”产品的批量检验者(人才发展),我用现实检验传统教育,也正在用教育实践当下的现实。

关注我,关注另一个视角下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