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我接送两个孩子,一个是胡蝶,一个是胡蝶最好的朋友。

昨天,她得知早上可以跟好朋友一起上学,特别开心。还兴奋地提议,骑着电动车送她们两个。
结果,那个小姑娘死活不愿意上车,要求手拉手一起走。本不是特别倔强的胡蝶要求必须骑车。两个人僵持不下,石头剪刀布也不同意,没办法,只能分两次送俩丫头。
结果已经到了幼儿园的胡蝶看到我拉着她同学过来的时候,绷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幼儿园欢快的晨间舞彼时一如嘈杂的菜市场。我抱着胡蝶,站在娃娃群后边的角落里,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轻拍着,希望她能够平静下来。

她没有说,却用哭声和情绪在昭告世界:这是我自己的妈妈,我接受不了她拉着别的小朋友有说有笑。
直到幼儿园用餐时间到了,她还没有平复下来,我将她递给老师离开了。
下午放学时候,我们三个人手拉手往回走,情绪没有什么异常。在好朋友家里玩,她也很开心。但是晚上读完故事准备关灯睡觉的时候,她忽然脸贴着我的脸,问:妈妈,你会不会不爱我了?

在一瞬间我忽然理解了独生子女的细腻和敏感。三岁半的孩子可能还不会形容自己打翻了醋坛子,但是会很明显地用行动表现出来并且难以及时释怀。
我告诉她,妈妈会爱”很多人。但是给她的爱一定是跟别人都不一样的,因为只有她喊我妈妈”。
想起来她三岁的生日会上,奶奶又一次问她,要不要我给她生个弟弟带着玩。她哇”地就哭了。
这两件事情,让我怀疑,我们一直坚持只要一个孩子,会不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生活里、学习上,我们已经尽可能引导孩子,要善良、爱分享。她也很懂得关心和照顾别人。奶奶受伤以后,每天都要跟奶奶视频惦记奶奶病情;接她的时候带食物,她会主动要求带双份,分享给好朋友;甚至某天幼儿园的晚点小饼很好吃,她还问老师要了给我和老胡带回家。

这样的孩子,我真的很怀疑,她居然能够这么敏感善妒,仿佛我早已是她的主权领土”一般。
照顾孩子情绪,可以成为我们拒绝二胎的理由之一,但是,我挺没有办法接受孩子的这种自私。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变得开阔一些还好,如果更加敏感,只会越来越脆弱,经不起任何打击。
这让我想起来,她刚跟兜兜成为好朋友的时候,看着班里两个好朋友都是妈妈跟弟弟一起接,她还有一点羡慕。会主动去摸摸两个弟弟的小脸,拉拉手,稀奇又开心的样子。

这大概就是长辈口中所说的孤独”?
偶尔宅在家里的日子,如果我没有时间陪着她玩,她自己会对着一堆毛绒玩具当总指挥,自说自话。要么就安安静静地趴在沙发上翻着绘本。

我甚至不知道该不该去打破这种平静。担心孩子自娱自乐自说自话会变得孤单,又怕影响到她的专注力养成。
除此以外,洗漱、吃饭穿衣、找玩具这样的生活琐事,胡蝶动不动就希望得到帮助,希望我和老胡可以代劳。
这也让我陷入进退两难:代劳多了,就意味着在培养巨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拒绝多了,孩子又会多想,我们是不是不爱她了,变得敏感焦虑。

原本,我以为只要多学习、有爱有耐心,带孩子是一件越来越轻松、有成就感的事情。但是,孩子越长越大,有了明显的主观意识之后,却时时让我不知该如何下手,去引导她、陪伴她。
选择了只生一个孩子,注定了,她的成长过程中会得到更多的关爱,也会缺失很多的东西。
我不想通过生二胎”这样粗暴又硬杠的方式去期许孩子的改变,但是我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方式呢?
育儿圈里的大神们,有没有人来发表一下高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