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哄娃神器”催生了新一代的“低头族”,真正的陪伴是放下手机

文/尔雅妈妈

前段时间,我女儿拉肚子急性肠胃炎,在医院输液了三天。这三天一天去两趟,整个输液室基本都是家长玩手机、孩子看电视动画,要么就是孩子哭了给个手机就好了,要么就是家长和孩子都玩手机。

有个奶奶在我身边说:现在的孩子太聪明了,给个手机就会,我们这个年龄得一遍遍的学还学不会。和孩子说什么都听不见,怎么哄都哄不好,给个手机就好。就奇了怪了,手机里面有什么这么有吸引力。

我们同小区的一个妈妈,说她的孩子现在读二年级。他们经常要上班,孩子白天跟着爷爷奶奶,为了沟通方便,就给孩子配了手机。结果孩子放学回家就玩手机,有时候上学也会偷偷带着,上课不认真听课,作业写不完就开始玩游戏。爷爷奶奶说从来不听,反而顶撞。现在是只要提手机,孩子就会暴躁。爸爸气急了打孩子几巴掌,孩子反而更加暴躁。

手机逐渐成为了哄娃神器”,而孩子的内心却越来越孤单。手机真的能替代爸爸妈妈的存在吗?作为爸爸妈妈,难道在孩子心中的重量没有手机重要吗?孩子真的需要的是手机吗?这很明显是爸爸妈妈的教育缺席,才导致了孩子玩手机上瘾,性格变得暴躁。

哄娃神器”催生了新一代的低头族”,真正的陪伴是放下手机

现在有很多心理健康成长中心,专门针对手机成瘾、网络成瘾的,给予干预治疗。手机成瘾的原因是什么,是家长的陪伴缺失,最后导致孩子需要找专业的机构来辅助干预,这样的结果应该是很多家长都不想面对的。

可能会有许多的家长,忙于生计,确实是无暇关注孩子的成长。可是,工作再忙也比不上孩子的教育,因为孩子的教育机会只有一次,真正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只有这么十几年。

童年乃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人的品性在童年开始形成。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童年时的所学与所为。——夏巴尼

孩子经常会喊:妈,我渴了;妈,我衣服呢;妈,我想吃红烧肉了;妈,过来帮我一下……

就这样的情景,能持续多少年,能让孩子依赖多少年?当家长确实很累,既然生育了孩子,看到孩子的笑容,再累也会瞬间觉得轻松了。

我记得我小时候,爸爸妈妈都很忙,忙于生计的不见踪影,后来,让我回想童年的美好时,我的记忆力和父母相处的记忆是空白的。童年记忆是能够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一段时光,也是关系到一个人在以后的工作、婚姻、家庭、交际。

我先生平时工作特别忙,基本上可以说全年无休,回到家电话也是经常需要联络工作到半夜,他回到家能做到的就是把手机调成震动或静音,尽可能不要因为电话铃声干扰到和孩子共处的愉悦心情,在孩子睡觉前的一个小时,我先生会尽可能的多陪陪孩子们。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阶段,人人都很忙,回到家,就尽量的把手机放下,用心的高质量的陪陪孩子,孩子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这也是他们童年记忆里最幸福的时光了。

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巴尔扎克

把道路指给儿童们——人类整个伟大事业的继承者。〔俄国〕高尔基:《生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