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解读 0-1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

一、0-1岁身高体重标准对照表  《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根据2005年全国儿童生长发育调查结果,由首儿所生长发育研究室牵头组织儿科、儿童保健、儿童营养、卫生统计及流行病学等方面专家充分论证并制定。 0-1岁男宝宝 0-1岁女宝宝 年龄 月龄 身高(cm) 体重(kg) 年龄 月龄 身高(cm) 体重(kg) 0岁 0 45.2-55.8 2.26-4.66 0岁 0 44.7-55.0 2.26-4.65 1 48.7-61.2 3.09-6.33 1 47.9-59.9 2.98-6.05 2 52.2-65.7 3.94-7.97 2 51.1-64.1 3.72-7.46 3 55.3-69.0 4.69-9.37 3 54.2-67.5 4.40-8.71 4 57.9-71.7 5.25-10.39 4 56.7-70.0 4.93-9.66 5 59.9-73.9 5.66-11.15 5 58.6-72.1 5.33-10.38 6 61.4-75.8 5.97-11.72 6 60.1-74.0 5.64-10.93 7 62.7-77.4 6.24-12.20 7 61.3-75.6 5.90-11.40 8 63.9-78.9 6.46-12.60 8 62.5-77.3 6.13-11.80 9 65.2-80.5 6.67-12.99 9 63.7-78.9 6.34-12.18 10 66.4-82.1 6.86-13.34 10 64.9-80.5 6.53-12.52 11 67.5-83.6 7.04-13.68 11 66.1-82.0 6.71-12.85 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婴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二、影响宝宝身高的因素  1、遗传和性别  相当一部分孩子的身长受遗传影响。在性别方面,男孩一般高于同龄女孩。  2、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气候地区  据调查,我国北方的孩子比南方的孩子要高些。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水平高的地区,孩子也长得较高。  3、熬夜长不高  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刺激孩子生长的重要激素。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时内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时高于觉醒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孩子长个儿,6-18月需要13-15小时的睡眠时间;18月-3岁,12-13小时;3岁-7岁,11-12小时。孩子每天所需睡眠时间,个体差异较大,如果有的孩子睡眠时间较少,但精神、情绪和生长发育正常,也不必强求。2如何让宝宝快快长高回顶部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4、营养充足能长个  维生素D、钙、磷、碘和锌能促进孩子身高发展。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当孩子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长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孩子个子矮小。  5、运动健将宝宝长得高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营养,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促进身长的增长。3-4个月前的孩子,每天应俯卧数次,以促进全身活动,并应随着月龄的增长,及时培养翻身、爬、站、走等基本能力。孩子不应过久地抱着或坐着,孩子抱着不便于活动全身,久坐会影响下肢发育。同时,孩子学会坐后,常常不愿学翻身和爬。  6、生病影响体重和身高  很多疾病都会影响孩子身长的增长,一般急性病仅影响体重,慢性病则能影响身长。如经长期测量观察,孩子的身长始终低于同年龄小儿平均身长的10%以上,则称为生长迟缓;低于30%以上,则属异常,都应及时诊治。三、如何让宝宝长得高  1、充足睡眠  儿童熟睡时分泌的生长激素量是全天中分泌量的50%以上,生长期的儿童更应该保证睡眠质量,才能长得高。  2、适量运动  运动有助促进体内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增加,因此,可以鼓励小宝宝多爬多走动。  3、补充营养  孩子处于迅速成长的阶段,每天必须不断从外界摄取各种必要的营养素。所以,每日必须让宝宝摄入适量的鸡蛋、鲜奶、瘦肉、蔬菜等,但是当身体中的维生素D缺乏时,食物中的钙或者进补的钙不能被充分的吸收,不管宝宝吃进了多少钙,都只能排出体外。因此让钙和维生素D同补,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宝宝维生素AD的补充,小编推荐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品牌有口碑,质量有保障,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能让宝宝钙质吸收更好,宝宝更容易长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