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给孩子的一封信(二)——你越平静就越有力量 给孩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QY:

那一次,当你僵着脸登上了校车时,妈妈紧绷着的神经,其实还没有释然。

回想你刚才的无措,我突然发现,估计是你发现时间快到,而自己还有大堆物品未收拾,希望我留下帮忙,才会在听说我要出门购药时,大发脾气是吗?是因为棉被没来得及翻晒就要打包带走,又没叠成老师要求的四折”样子,你担心不达标,眼泪就出来了,对吗?

什么时候,你能静下心来,听得进妈妈说的那句:别那么激动”?

给孩子的一封信

其实很多时候,安静更有力量。还记得妈妈和你一起背的《大学》吗?第一段里有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吗?

给孩子的一封信(二)——你越平静就越有力量

定能生慧”,当你平静下来,其实你会发现,像刚才那种情况,只要你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一切都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比如说,可以在送你上校车的路上到药店,妈妈帮你叠棉被、整理要带回学校的物品。再比如说,我们养成尽早收拾回校物品的习惯,在周五回家的当晚,就想好周日要带什么回校,什么事情要这两天处理了,周日下午出发时才能更为顺利。

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件件干。有了目标,有了方向,用心、坚持,我们就一定能把事情解决好。要相信自己!

尽管事情没有预案,因为看了天气预报而临时做出带棉被的决定,但只要你保持情绪平和,你一定会发现,被子叠成三折与叠成四折,其实没啥两样,随手可做的小事而矣,更何况棉被的折叠,只要里子平整,实是件小事儿,压根用不着来气。

就像有时候,你找不到东西冲妈妈发火,其实,只要你平静下来,用心回忆,那物件很快就会找到。

是在潜意识里不知不觉、莫名其妙中形成的期望,令你觉得那物件不会找不到、妈妈会知道它在何处,当实际并非如是,就大为光火,继而陷入痛苦,是吗?

在家里发脾气,总会被包容;在学校里、在社会上跟别人相处时,就不一定了。现在的你,是怎样做的呢?是别人口中描述自家孩子的那种家里横”学校乖”吗?

看着你一天天成长,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妈妈是幸福而自豪的。妈妈想要告诉你的是:每个人都要学会获得安静的力量。

在知识快速更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持平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生活技能。

英国当代思想家阿兰·德波顿说过: 最糊涂的决定也好,最糟糕的处世之道也罢,几乎都是因为无法宁心静气所致”。那么,怎样提高应对未来生活的核心素养?

妈妈希望你慢慢训练自己,学会宁心静气——先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远离急躁、易怒、乱发脾气;继而,逐渐通过学习和思考,认识自己的期待,通过自我教育,一天天地提升自己保持平静、摆脱急躁的能力。

妈妈

要知道,妈妈多想护你一世安稳、生活美满!然而,你始终会长大,会感受到生活的压力,甚至会被卷入残酷生活的洪流,接受风吹雨打。比如,怎么应对他人的无心之失、伙伴脱口而出的伤人话语、生活中那些令人沮丧的情形?

无论父母有多爱我们,我们始终要学会独立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百味。而人生的路,总是一帆风顺的少,曲折多艰的多。

那么,塑造坚强的、充满自信的内心吧,怕它什么一次两次的考试失利?!或者其他的困难、挫折?!拿出王者荣耀”的气势来,我们不怕输!

改善自己的脾气性格吧,提升修养,学会好好说话”,学会心安”,学会爱惜自己、关顾别人,学会即使跌倒也不要自怨自艾徒增烦恼,更不要轻易陷入惶恐不安、大发雷霆的境地,而是平心静气,想出办法破解难题再次出发。

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央视名主持白岩松这么说过。董卿呼吁我们,要做高情商的人。而美国一位大器晚成的画家摩西奶奶讲过:绘画之初,我未幻想过成功,当成功的机遇撞上了我,我也依然过着绘画的平静日子。”

妈妈

孩子,愿你不必过尽千帆,已能找到那份从容平静。

比如说,期中考试卷发下来之后,能够平静地总结得失,整理错题,不放过每一个记忆错漏,而不是得意洋洋地炫耀成绩或者垂头丧气地懊恼每处失分。比如说,当课堂上拳术的动作还没学会时,不是急着跟爸妈倾诉,而是自己专注地先看课后视频,一一默记于心。又比如说,不因为忘这忘那而着急恼火,而是有计划地提前整理收拾好该带的、该存的、该扔的东西……

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期待你的每一个进步!

祝安!

爱你的妈妈

2019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