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海归奶爸的育儿感言: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一台勘探机”,
而这个启动键就掌握在每个家长手里。
小吞的出生,改变的不仅仅是我家的绝对人口数量,更让我完完全全选择了另外一条人生轨迹——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总能发现他成长点滴中的惊喜。

长时间与小吞一起成长,让我看到的是,他对所有事物的好奇,以及孩子与生俱来的超强探索和认知能力。
要知道,虽然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早教的方法和信息,但我一直还是比较反感填鸭式的教育,希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顺其自然的长大。

1
兴趣所致
▲▲▲
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本着他看中了什么东西,我们再去告诉他,这个东西叫什么。除了比较危险的玻璃、剪刀、电源之类,其他的物件都不会刻意的去区分,什么是你的玩具,什么不是。
这样一来,小吞就拥有了绝对的自主性。更让我惊喜的是,这种兴趣换来的是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比如,自从之前收到美素佳儿的这个《小奶牛牧牧》系列绘本,每次他都会被这张牧场的全景图吸引,在上面指指点点的。看到他如此喜欢,我和吞妈便饶有兴趣的跟小吞玩起了找找看”的小游戏。

我们说出诸如自行车、风车、啄木鸟、小猪、小狗、凳子、窗户等名词,小吞则用手指在图上指出来。
让人惊奇的是,第一次尝试,对于之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即使是从来没教过的一些名词,如自行车、窗户、小房子等等,他都直接指对了,正确率几乎达到了75%以上;而有过两次磨合之后,准确率就能达到90%以上了。
这倒是让我们找到了一种不错的学习名词的方法:在这张他最喜欢的牧场图上,粘贴上一些新的元素,让小吞了解更多的词汇。

2
友好氛围
▲▲▲
这次回国后,突然有一天,小吞的一个飞吻动作让我和吞妈充满了惊讶。因为自始至终,我们自己,包括家里的长辈,从来都没有任何人教过他这个动作。他到底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从谁那儿学会了飞吻?
最后搜遍记忆,只隐隐约约觉得,可能是因为前段时间在雅典,很多当地的爷爷奶奶都会非常和蔼的跟他Yasu、Yasu”的打招呼,临走时也偶尔会有飞吻的告别。
虽然当时小吞并未第一时间模仿,但在他的潜意识里,这样友好的表达方式或许早就打上了深深的印记。
现在看着他每次与人告别时的飞吻,收获的不仅仅是朋友们的赞赏,也让我们自己觉得自豪。而只有我自己心里知道,其实我们好像什么都不曾做过,这一切只是小吞的自发反应而已。
▲▲▲
所以,兴趣所致”和友好氛围”是激发孩子自主探索和认知世界的重要诱因。
在我看来,孩子是否能长成父母希望的样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适当的因材施教,开阔孩子的眼界,才能让孩子的天生我才”发挥到最大,给他一个属于自己的快乐未来。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一台勘探机”,而这个启动键就掌握在每个家长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