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浅谈家庭教育

浅谈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时期,大部分是生活在家庭里,而这正是孩子们长身体、长知识,培养性格、品德,为形成世界观打基础的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深远的影响。很多的父母不以为然,认为教育孩子就应该是老师的职责,他认为既然孩子被送到学校里读书,那么老师必然对孩子的教育负责,学校老师的教育固然重要,父母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视的孩子在家时,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新闻,一男孩因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其母亲批评后选择跳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个新闻发生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其他的父母看到这则新闻又会有怎样的看法,在新闻的评论中,有网友留言说:"刚才,跟父母讲了这件事,结果我爸听了之后冷漠地说了句:这种小孩迟早要死的。""现在的孩子娃娃太极端,从来不会考虑爸妈的感受,才17岁居然为了一点小事,就这么想不开,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爸妈该有多伤心啊"我们可以承认男孩的选择解决问题方法是很极端,更恐怖的就是大多数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反思自己平常的行为,没有在自己的身上找问题,大多数的父母认为将孩子抚养长大就可以,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的需要。

大多数的父母都会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附属物,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他想对孩子怎样就怎样,父母常常拿爱来约束孩子说一切都是为了你,你怎么就不知道了,在多少家庭中,不被父母理解、接纳是孩子的宿命,又有多少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面前拥有绝对的权威、曾用刻薄的、冷酷的语言攻击过孩子。有一些话一旦说出口,就是钉在对方心上的钉子,钉子拔出来,时间让它不再流血,但伤痕永远都在。在《做家务的男人》中魏大勋说魏爸爸时教育孩子又打又踢,尽管时间过去很久但所造成的伤害永远都在。

在原生家庭中,二胎的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哥哥或姐姐总觉得父母更加宠爱二胎,更有的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主要在父母。首先,很多父母对二胎的关爱确实太过了,无意之间让孩子心里形成了对比和落差。其次,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会不自觉地渴望更多的关注,二胎的出现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地位被动摇,自己拥有的爱也被瓜分,于是内心开始抵触。当大孩子与弟弟妹妹发生冲突时父母一味的说辞就是你比弟弟妹妹大让着点弟弟妹妹。其实大孩子的心里也会想着父母能够公平一点。

在单身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加的不可忽视,单身家庭的孩子更加的敏感,父母应该更加注意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将康,孩子犯错也不应该一味的批评学会倾听孩子的需求,学会尊重孩子。

成为别人的妈妈或爸爸,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要一遍一遍的练习,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庸品,学会尊重他、倾听他、无条件的爱他,也不要用爱来束缚孩子。不要把孩子的教育依赖于学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