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读此书,得秘籍,让你的孩子成为奇迹的代名词

在孩子变得更好更优秀的这个假设上,绝对没有人愿意拒绝奇迹的发生。

那么,光看书名:《第56号教室的奇迹》,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家长,你也没有理由拒绝去翻一翻这样一本有可能创造奇迹的书。

读此书,得秘籍,让你的孩子成为奇迹的代名词

并且这本《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仅仅是一本老师需要看的书,更是家长们应该看的书。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从家庭温暖、教育方法和疯狂之举三个从内到外的角度,剖析在这个独特的教室里,一个有心的教师作为教育者所做出的教育方法的探索和尝试。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是美国一所小学的教师。作为一名从教20余年的教师,雷夫·艾斯奎斯也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可以用恰当方法引导学生的老师,但雷夫善于思考和总结,不断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获得了孩子和家长们的认可,也因此获得了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1992年的全美最佳教师奖”、善待生命奖”等一系列荣誉,并因在教育领域的贡献,获英国女王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

这位善于思考的老师,在获奖之后并没有停下脚步,用获奖的奖金设立了专门的霍巴特莎士比亚”慈善基金,继续用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在岔路口随时都可能走错的孩子们。

提到老师,豆瓣和知乎上都有很多讨论的话题,最能让大家引起共鸣的就是好老师”和坏老师”。

千千万万个答案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好老师给学生带去的改变,也能够看到那些坏老师”带给孩子们长久的伤害。

而56号教室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看似在说学校,教师的教育方法问题,实际上也在同时点醒和教导改变孩子的最根本的力量-----来自于家庭的温暖。

一、冲破教育的壁垒,从放下自己开始

刚刚做老师的时候,最希望的一定是不要在孩子们面前丢脸,希望孩子们能够喜欢自己,听自己的话,尤其怕场面失控。

而实际情况是,有些孩子们对对抗老师的权威乐此不疲,甚至乐在其中。

直到现在,很多老师依然固守着自己的权威”,用让孩子们害怕的方式,或威胁,或惩罚,来维持自己对孩子们的绝对权威。

这种在某些地区甚至被奉为绝对有用的方式成为了很多孩子成长中的噩梦。老师和学生在各种边缘上试探各自的底线,尤其是在应试教育面前,这种方式带来的短期学习成绩的提高,让老师们可以漂亮的成绩单来说服自己和家长继续这种教育方式。

我们提倡了很多年的素质教育,喊了多年的以人为本的口号,在成绩单面前,时常要大打折扣。

那么,除此之外,就真的没有别的方式了吗?

不,雷夫老师说,首先,教育不是让孩子害怕,而是要培养信任。

我们都有过被人信任时那种温暖的感觉。

当我们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父母的信任让我们自己觉得自己个大人,认同感和父母的平视,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应该没人会忘记。

尤其是,当大多数的时候,你是一个不被信任、时常被怀疑的孩子时。

当我们觉得自己闯了祸,很多孩子第一念头一定是怎样瞒住家长和老师,就像早恋的那一封情书或者信息,离及格线很远的卷子,破损的校服又或是流血不止的战斗印记。

当朦胧的情感被羞辱,智商被怀疑,努力被否定,不问缘由的被责骂,信任此刻显得尤为可贵,可能就是改变孩子的一个契机。

所以雷夫老师说,要信任孩子,信任会成为孩子依靠你的肩膀。

你一定愿意做一个孩子什么事情都想跟你交流的爸妈或老师,信任当然是这种关系的前提。但有信任,也不意味着完全的放养。在学校和家庭的小社会中,规则依旧存在。而制定规则的人往往又是我们这些所谓的大人”。

就算你没有遇见过朝令夕改的父母,也一定听说过规则随时改变增减的校规。别说你没有听过离谱的管控学生的新闻,在孩子们心中,规则在上,孩子永远是弱势,永远是不平等的一方。

想要获得孩子的信任,并让孩子们信任,就必须有公平。

所以雷夫老师说,纪律必须合乎逻辑。

有了规则,也不能把自己置身事外。

我们不是封建社会,皇权当道。即便是封建社会,也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

稍微有点了解教育的人都应该知道,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家长,老师或许可以算得上影响力的第二顺位。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孩子也是父母最好的镜子。

以身作则的老师和家长一定也会收获一个更棒的孩子。

所以雷夫老师说,你就是榜样!

雷夫老师

有了信任的基础,就可以实践雷夫老师的武功秘籍”-----成长路上的打怪升级,家长老师都可以的进阶成长-------六阶段。

在教育中,老师在这其中起到的作用很微妙,有时候是催化剂,有时候是温泉水,有时候又是修剪刀。

教育孩子并不是种树,一样的品种,就可以种出一样的品质。何况孩子们的品种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爸妈也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倡导的六阶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一点一点的去做,你会发现,进步的不仅仅是孩子,不但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成为真正的良师益友,还会让彼此变得更加温暖平和。

这六阶段,分别是

相信认同代替惩罚---------不惩罚,不恐吓正确而正常的行为是常态------------不随便奖赏为自己而做--------不随便取悦听话的孩子守规矩,优秀的孩子知道何时不守规矩------不墨守成规感同身受的力量---同理心---------不冷漠建立我”的世界观、价值观,有原则的人--------不盲从

可以说,初看六阶段,有可能我们一个阶段都未曾做到过,但是仔细想一想,这六个阶段的前两个阶段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后四个,即使自己时刻提醒自己并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也未必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做到。

六阶段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并且短期内很难达到,但正是因为如此,才能更显得教育的长线尤为可贵。

但是如果真的去好好实践它,你会发现,六阶段,实际上是成人和孩子的双向成长。

二、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砖瓦的添加需要培养

有了信任的基础和正确的方法做基石,谈培养才不算是浪费建材,书中所说的培养的方方面面,其实是各国通用的教育,但又比我们国内正常的学校教育多了一点个性的色彩。

和成长的六阶段一样,随着数字的上升,那些独特的品质越难以短期练就。甚至是需要长期的影响和浸染才能够形成独有的具有个人风采的光泽。就像是看似一样的树,却终究是不同的形态,不同美的展现。

对于要作为榜样的大人来讲,冲破原来自己固有的教育惯性,才是最大的考验。我将书中提到的十五种能力简单做了以下延伸:

高楼之窗:阅读--------打开世界的大门-------理解世界运行的头脑高楼之瓦:写作--------让心灵之泉流淌-------准确表达世界的小美好高楼之水平线:数学---逻辑思维的能力-------让生活更有条理高楼之图纸:应试------发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人品才是最终的赢家高楼之策划书:历史----会向后看的人向前看的更远-------历史≠枯燥高楼之砖:自然科学----大自然教会我们的那些事儿-----失败从来都不是终结高楼之色:艺术-------氛围影响比天赋更美好-----不完美就是最好艺术品高楼之状:体育-----世界的语言-----小时大规则,精神的力量高楼之金:生活经济-----延迟享乐的乐趣---好饭不怕晚,好东西值得等待高楼之危:独立思考----高级进阶--------面对困境的解决能力高楼之霓虹:电影-----另一种阅读”世界的方式-----娱乐也可以很高级”高楼之工:行走的力量-----丈量世界的脚走的更稳-----懂得如何停下才能走的更远,身体和精神的统高楼之灯:音乐----最好的倾听者和陪伴者-------哭笑随心的傻子高楼之众:社会活动-----满足感和成就感------助人亦是自助高楼之期:坚持-------美好的事物需要坚持-------繁花落尽才能浴火重生

可以看到,这么多选择,竟然没有一项是能一蹴而就的,基本上都是长线的培养和学习。这些学习的能力,有些会成为高楼的砖瓦,让你看的更远,走的更久,有些则会成为你的血、你的肉,融进你的生命里。

不幸的家庭有一万种理由,但幸福的家庭都有相似之处。比如会影响一个家庭风格的阅读习惯和观影习惯,自然而然的阅读氛围,合理的消费观,家庭成员对自己爱好的坚守,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等等,这些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而幸福的家庭产出的孩子,必然也是奇迹眷顾的孩子。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第56号教室的奇迹》更是一本家长更应该去读的书。

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还是孩子一生的老师。

雷夫老师

当奇迹来临的时候,人们只看见了绽放的光芒,却从来没有关注过奇迹背后那些汗水的付出,那些日日夜夜的积淀。高楼大厦平地起,没有一天建成的高楼,也不会有一天刷完的高楼墙壁。

现在养个孩子,甚至于不养孩子看几篇文章,就可以自称是育儿达人,专家,却从来少见静下心来好好修正自己,从自己自身改变的人。

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我们也都不是完美的父母和老师,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也是在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常常享受着孩子们给予我们无私的宽容和理解,但却对他们缺少耐心的等待和足够的信任。

成长和教育,从来就不只是孩子的事情,更应该教育的是自己。

雷夫·艾斯奎斯老师所展现的奇迹,正是源于他对于自我的反省和修正,而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总会在无数次反省和修正自己中,悄然绽放。

愿有一天,我们也能够成为这种奇迹的缔造者,并将这种创造奇迹的技能传给我们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