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句宝贝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了无数人,也道尽了初为人母的艰难与心酸。
与朋友讨论过开心地做妈妈最需要具备的一个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无疑是:财务自由。记得朋友当时的表情,满脸的不可思议继而蹦出一句:开什么玩笑,赚多少钱才算财务自由?”
相信大多数人都和我的朋友一样,觉得财务自由是遥不可及的事。概括起来,似乎大体包含:巨大的金额,超强的个人能力,需要耗费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继而钱滚钱。
对号入座发现几乎沾不上一点边。无疑让人沮丧而退缩。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非也非也。
《会赚钱的妈妈》作者:克丽丝特尔·潘恩 2007年创立了MoneySavingMom.com博客,月均读者量达两百万,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博客之一。在她的简介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是:对她的三个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三个孩子并没有影响她成为一名演说家和事业女性以及热门博主,在平衡事业与家庭这个千古难题上,《会赚钱的妈妈》无疑给出了范本。那么是不是照搬照用就可以呢?

在给出答案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以下两个问题:
一、究竟什么是真正的财务自由作出的选择既符合自己和家人的利益,也符合长远目标有大格局和创新思维利用技巧和天赋承担可担的风险,尝试新事物把知识和可用的资源变成创收的点子能够慷慨解囊用时间和才能祝福别人,影响别人这本书就是教会你如何跳出思维框架,深入发掘自己的天赋和激情。大量的真实案例,让这个定义丰满而具体。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败给了固化的思维模式。
高学历=专业对口的高薪工作
学音乐=必须成为音乐家
画画、书法=画家、书法家
学编程=程序员
……
所有的一事无成都败在理所当然”上。
事实上,我们总是忽略了最本质的意义。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才能,也没有什么兴趣,可是往往某个领域并不及他优秀的人正抓住了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
我们习惯性把有多少固定资产看作是衡量财务自由的标准,殊不知,利用好我们自身的资源,放大格局才是决定性的关键!

错误的财务自由概念
书中一个实例给我很大的触动:最初,女主人不过是想改换掉家中难看的沙发套。如此简单又不经意,最终居然成就了她一番事业。
不仅还清了债务,还负担得起装修好的地下室,两辆车甚至是房子。
总以为无心插柳柳成荫”是上天的恩赐与眷顾,认真串起前因后果,才惊觉偶然中的必然。
想起之前看过一个与此异曲同工的故事,说的是一名插画师为了自己在电脑上作图能方便快捷而自行开发了一种软件,到最后他的主要收入来源竟不是靠插画工作,而是这个软件的不断售出反倒让他实现了财务自由。
从这些普普通通的案例中不难看出:并不需要特别高的起点,遥不可及的创意。灵感变现的机会就潜伏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里。我们要做的只是把它揪出来让它跳个舞,抖擞一下我们沉睡的灵魂。

只是一点小小的创新,符合自己和家人的利益,用上自己智慧里的那一点与众不同。一切便顺理成章。相反,若是总想着钱滚钱则更可能是成为金钱的奴隶,而不是实现自由。
弄清了目标才不会做无用功。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概念纠正过来。感谢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崭新而又全面的认识。
二、财务自由的关键词:如果机会没来敲门,那就自己开一扇们吧——米尔顿·伯利
看完整本书,有两个词便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1.头脑风暴
每看到书里一个新的范例都不禁慨叹:或许我也可以想得到吧,只是从没有去这么想过。
每出现一个新的情况,新的契机,他们都无一例外地会进行一次或者数次头脑风暴”。

也就是一次基于眼前特定情况下而发生的创新思维。一切对家庭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构想都必须有机地结合现实,调动起自身的价值,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在《思考的技术》的技术里有这样一句话:
把需要思考的事情集中思考,不需要思考的事情就不要想,这就是我的生活模式,这种生活模式让我有喘息的空间。
完美地阐释了头脑风暴”效应,为什么有人能在不起眼的事情上挣到钱?这就是答案。
但凡成功的人,都不过是多留意了一下生活,多了一重或者几重思考罢了。
鲁班通过观察蝗虫发明了锯,伽利略通过吊灯被风吹发明了摆钟,而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则更是深入人心……

书里提到的很多创意更贴近生活,或者说是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何为就地取材”。无疑是极具意义的启发。如果你常常不知该如何去思考,什么方面值得深入挖掘,那么显然这本书值得一读!
不论结果会怎样,我们都需要作出尝试。特别喜欢这样一句话:当你失败了,就把它当作人生财富;成功了,就是财富人生。
2、剩余收入
有多厉害的一次性产生收益的能力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怎样的一种思路可以让自己在不工作时也持续性地获得收入才是重中之重。
这听起来似乎又有些脱离实际,可简单打个比方就很清楚啦:收音机里每播出一首歌,词曲作者必收入一笔钱。不论当初花了多少时间去创作,只要录制出来,那么每播放一次都能让他们分一杯羹。”
而我们许多人缺的正是这一层的思考。并不怕比拼赚钱的能力,怕的是不知道如何喘息。以至于不停连轴转。
但毕竟我们赚钱不能靠牺牲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那代价就真的有点儿大。要实现财务自由,更重要的就是强化剩余收入流”的能力。许多人对这个词很陌生,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总觉得要赚足够多的钱才足够有保障。
而这个足够多”,必应该是一个大得难以想象的数字。所以,解锁的第一步错了,一扇门就关上了。

书里例举了许多相关的思路帮助我们打开思维,让我们看到新的世界,值得反复阅读引发深层思考。
好了,说到这里,想必聪明的读者们一定有了自己的答案。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便是重新认真去定义财务自由”,它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
一本好书能带给我们新的启示远比机械给出一套完整说明重要得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了方法,还愁没有成功的机会吗?
当我们用学会的方法影响到更多的人,那么一切便真正走上了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