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车厢里的“熊孩子”:你嗷嗷乱叫的样子真不可爱

旅行是让人放松和愉悦的事情,但是在到达一个目的地的途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比如在陌生的城市迷路,在景点被坑,酒店环境没有照片上的好,还要遇到熊孩子吵闹。

我们都是从孩童时代过来的,但是总有一些独特的四角吞金兽让人闻风丧胆,破坏了大众对于宝宝的美好印象,严重的甚至对孩子产生了抵抗心理,步入了丁克一族。那在旅途中熊孩子究竟有多讨厌呢?

车厢里的熊孩子”:你嗷嗷乱叫的样子真不可爱

在封闭的环境内,大多数乘客最害怕孩子的吵闹,因为很多人喜欢在旅途中选择休息,在短暂的休息后便可以到达自己心仪已久的城市进行游玩,但是很不幸的是熊孩子却阻挠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持续性,在车厢内大喊大叫,跑来跑去,尽管乘务员已经再三阻挠,仍旧阻止不了,最可恶的是熊孩子的家长也是不以为意,觉的小孩子嘛,哭闹很正常,认为这是自己孩子的天性,不必进行阻挠,不能压抑自己孩子的天性,而车厢里的其他人就成为了熊孩子成长的牺牲品,需要忍受熊孩子的吵闹和调皮,忍受和家长质询时的杠。

其实熊孩子的这样无理还是在于家长,孩子是没有过多的公众意识的,在这种时候如果家长给予正确的指导就可以极大程度的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但是很遗憾,那次回程的旅途上遇到的一家人并非意识到这个问题。

当时已然是九点,车厢里很多乘客都已经闭目养神,但是却被一个5岁左右的孩童的吵闹声惊醒,乘务员第一时间进行了提醒,家长振振有词的回应说我家孩子就是这样,我管不了。”当时距离那家人的位置仅有三排的距离,车厢里的乘客不约而同的戴上了耳机试图阻隔这样的吵闹进行休息,但是很遗憾,大家都低谷了熊孩子声音的穿透力,前前后后整个车厢的乘客都不约而同的走到那位家长面前提醒,能不能稍微管一下自己的孩子,大家都在休息,但是家长仍旧不以为意,选择了闭口不回应。乘务员也给予了多种解决办法,温柔的向大家道歉,而车厢里还播报着有小孩的旅客请管理好您的小孩,不要在车厢内嬉戏打闹.....”

乘务员

相比之下,我条件反射的想到了很久之前看到过的一则新闻讲的是一位母亲带自己的孩子出行,精心的准备了许多个小礼包,带着孩子一一发放给同车厢的旅客,每一个小礼包里都是孩子母亲亲手写的一句话: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七个月大的宝宝,有时候会哭闹,给你们带来了困扰打扰了你们旅途的安静,对不起,我会在妈妈的安抚下尽量安抚自己的情绪,谢谢理解。

一个暖心的小举动,为自己赢得了掌声也为孩子取得了理解。孩子小,需求没有被满足,哭闹很正常,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家长的引导能力了,正确的引导孩子,会让你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柔无比的环境里,在爱的关照中健康的成长,对孩子的三观塑造也极为重要。

乘务员

其实

熊孩子并不可怕

多数的熊孩子是因为家长引导不当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