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妈妈友小魏发来短消息说:可不可以诉苦。
其实有点儿意外…在我心里,她是完美妈妈形象。科研工作者,温文尔雅的谈吐甚至想象不出她会发脾气的样子。睿智如她也不觉得会在育儿方面会遇到什么问题。
于是我们的诉苦与探讨解决方案的过程变成了这篇文章,纪念没有一个人可以轻松成长的过程,育儿如育己之路与大家共勉。

事出有因
最近困扰我的是孩子上学迟到的事儿。
第1次迟到
大约2个月前,周一。
三年级的女儿因为晚睡晚起,迟到了。我们家的早餐和叫醒及提醒出门等服务是父母轮流制的,那天是孩子爸爸负责,催了没效果,他就上班去了。08:25,旁边中学的上课铃声响了。
女儿站在我面前小声说:已经迟到了。”
我:哦,学校规定了迟到的孩子,必须家长送去学校。我送你去吧。”
然后她迅速收拾好,我骑自行车去送她去。路上我心里偷笑:终于要体会到迟到的滋味了,下次应该不再磨蹭了吧!”到了门口一看,全校在操场上开大会呢。女儿下了车站着不动,犹豫着怎么办。我拍拍她后背,说:你看还有迟到的人也陆陆续续从教室往操场跑呢,快去吧。”于是,她背着大包小包,朝教室跑去。我期待这次迟到能给她上一课,让她改善早上拖拉的习惯,但是想起小小的她,一边擦眼泪一边跑去教室的背影,也有点担心。

第2次迟到
一个月前,周二,周一学校放假。
我去叫女儿起床,2次都失败了,决定那就再让她自然而然地迟到一次算了。08:25,她坐在床上看书。
今天上学去吗?”
不去了。”
怎么了?为什么不去了呢?”
周六在学校被欺负了。”
。。。。。。。(深呼吸)怎么回事啊,谁欺负你了?”
在学校被欺负,这个是大事儿啊,我得去问问老师。”
这时,学校的电话来了。我跟老师稍微说明了情况,说稍后带她去学校详细谈。女儿也在电话里跟老师说了一会就去。挂了电话,坐在床上的女儿,抬头萌萌地问,那早饭怎么办?”饿的话就吃了再去吧。”
送她去学校的路上,我试图问清楚被欺负这件事儿的详情,还跟她分享了我中学时遇到过的类似的经历。上次是送到校门口,这次送到了教室。至于被欺负这件事,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不细说了。

第3次迟到
12月2日,周一。
早上8点,吃完早饭的三年级生,又重新躺回床上去了。
我提醒她,快点换衣服啊!”再磨蹭要迟到了啊!”
上次周一迟到,全校开大会时你跑进去,记得吗?”
你自己看表啊,妈妈去晾衣服啦。”然后我就走开了。
08:10听到关门的声音,赶紧大声喊下雨带雨伞啊!”接下来我陪老二吃早饭,再收拾准备送她去保育园。08:30,门铃响了,打开一看,老大站在门外,低着头说:迟到了,今天不去学校了!”
几乎要原地爆炸的我深吸一口气,08:10分你就出门了,来得及啊。”
你出门的时候我看外面路上还走着很多孩子呢。”
迟到了,得家长送去。我送你,你去吗?”
妈妈送的话,去。”她终于开口回答了。我赶紧给老师打电话,说今天迟到了,一会送她去。
打着伞,牵着她的手,再次送到教室门口。一路上,我不敢多说话,生怕控制不住怒气,哪句话说错了她就站着不走了。担心她在家门口站了20分钟,从时间充裕到迟到了不知所措,最后按门铃找妈妈。那20分钟她想了什么,心里是不是特别不安。

也反省,最近迟到3次了,每次原因都不一样,有晚起,有因被欺负的不安,还有害怕迟到的不安,无助时行动不了,就真的迟到,越发不安。我没能帮她,却火上浇油。一边反省,一边委屈,有个情绪丰富,百变的女儿,我太难了!”
迟到这件事儿,虽然不是大事儿,但是困扰到了我和女儿,主要是我。当生气,担心,不安,委屈等等,这么多情绪绕来绕去,我知道,我必须得重视和面对它,把它写下来,客观地分析一下,也许该开个家庭会议,找找对策了。
第三次迟到的当天晚上,我跟女儿拿出家庭会议记录本,开始分析迟到这件事。起初她并不愿意说话,我就用问卷的方式,让她选答案,慢慢地,她才愿意跟我一起讨论它。
背景:
在第3次迟到经历中。我告诉女儿不抓紧时间就会迟到这个因果关系,又强化了一下她第1次的迟到经验,期待是结合经验以及逻辑,让她避免迟到,结果失败了。
原因推测:
1)女儿不想去学校,每次只是寻找不同的理由。为了验明这个假设的可能性:
——她本人说喜欢学校,并不是真的不想去学校;
——我每次提出送她去学校时,她都同意;
——老师说她在学校时看起来很元气,也很努力,看不出对学校的排斥;
三个事实排除了这个原因。
2)女儿不想自己去学校,想让妈妈送她去。
——有可能。以前住在同楼一起去学校的好朋友搬家了,虽然有时她会跟附近的同学约好时间一起去,但更多时候是自己去。
3)周一综合症。
——可能性很大。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这三次迟到,都是周一。周一要带大包小包去学校,赶上下雨天,还得打伞,走去学校鞋袜可能都湿了,想想就难过。再说,下雨天我也会不想去上班,所以不想去学校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4)无法调整好情绪,影响了判断和行为。
——非常可能。
我的分析:
原本已经害怕迟到,感到不安的她听到我的啰嗦后,更加担心迟到后会遇到的情形,反而加重了不安,可能我把自己的不安也加给了她。到了08:30,她意识到已经迟到了,这时她想到的办法是不去学校,就可以逃避迟到的后果。当我告诉她还有跟她一起去学校这个选择的时候,她觉得有妈妈陪着一起去面对,心里的不安就得到了缓解。
她的描述:
当天一起床就想着,07:25了,可能来不及了(50%)。把吃饭,换衣服等的时间算上,估计会来不及(80%)。08:10出了门,可是打着伞,走得慢,肯定会来不及(100%)。最后如同她预测的一样,迟到了,那就求助妈妈吧。看看她的心路历程,一边害怕迟到,一边为迟到而努力。

迟到,是因为害怕迟到!
那为什么会害怕迟到呢?
迟到了会被老师批评吗?
老师说,班里同学迟到的时候,她并没有批评过。
排除这个可能。
迟到了自己觉得没面子。
有可能,特别是当她第一次迟到时,正好赶上全校开会,尽管没有人批评,但女儿自己会觉得难堪。
迟到了妈妈觉得没面子。
也有可能,所以妈妈要调整心态,放宽心,孩子迟到跟自己无关。

和女儿一起探讨的对策:
1)当不想自己去学校时,可以尽快提出来,看看是否能实现。如果08:10过了,还没有出门,爸爸或者妈妈一定会陪她一起去的。(让她安心)
2)告诉她,我跟老师确定过:迟到了也可以去学校,没有人会批评,老师和同学们都会等着她。(迟到和旷课二选一的话,还是要选迟到)
3)以不迟到为前提,计算了一下,每天早上的时间分配。
最晚8:25到学校的话,8:10出门时间充裕,半小时换衣服吃早饭,7:30起床时间充裕。闹钟是7:10的,7:15我会再去叫醒一次,如果需要二次叫醒服务,可以要求。如果7:30之后起床的话,可以缩短早饭时间。对这两个重点时间有了概念后,就不会盲目慌张了。

分析结束,有待实践
第4次(没)迟到。
12月11日,周三。
三年级的大女儿,站在衣柜前不动,说:没有看起来暖和的衣服。”我从柜子里翻出两件给她,她摇摇头,并且露出了埋怨我的表情。
这时候我有好多话在嘴边,
今天不冷,这个就可以啊”,
衣服那么多,怎么就没有能穿的呢?”
昨晚临睡前你怎么没把衣服找好啊?”
再磨蹭就要迟到了啊。”
上周你迟到了,让我送你去你不记得了嘛?”。。。。。。
该闭嘴时当闭嘴。我把这些咽下去,深呼吸。想了想家庭会议记录,然后拿了个闹钟放在她面前,温柔地说:我想你肯定能找到合适的衣服的,能准时去学校的哦。”
08:10我再回到屋内,看到她在穿外套准备出门了,大喊一声:走好啊)”。随后趴在猫眼确认她下楼了,松了一口气,想着上周的情形,感叹暂时逃过一劫。
我说松了一口气,是因为她准时去上学了,我也控制住了自己情绪,没有多嘴。午饭时,我激动地跟同事分享,今天女儿没迟到,也没有跟我生气。说暂时逃过一劫,是必须得找出原因,才能避免下次。如果前一天晚上把衣服找好,今早就不会因为没衣服穿而闹情绪,耽误时间了。这一点尽管之前达成过共识,但是没有坚持实施。所以有必要在家庭会议上继续讨论。

后 记
面对情绪丰富多变的女儿,生活中充满着惊喜,正如题目所说,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迟到的原因是什么。还需要经常处理很多她的负面情绪,有时会感到委屈,但是因此了解到孩子在我这里可以体会到安全感,略感欣慰。在处理她的情绪之前,调整好我的心态也是关键。
另外还庆幸,日本小学有这样一项规定,迟到的孩子,必须由家长送去学校。感谢这项充分考虑到身心安全的规定,让我和她都有救命稻草。
迟到事件还未结束。对策里面,针对周一综合症的方子还没有开好,所以下一次家庭会议的主题是,早睡早起的100种方法,重点讨论周日的家庭活动安排,这需要家庭全员的参与。

• 家庭会议上,针对一个主题,每个人都可以发言,家里四个臭皮匠,总能比得过诸葛亮了吧。
• 把发言记录下来,过后也可以理性一点去回看。
• 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讨论问题,便于大家互相理解。两个人讨论,特别只是夫妻俩参加的话,容易变成吵架。
• 永远不要小看孩子们的智慧。
大女儿曾经说过喧嘩は仲良しのもと”(打是亲骂是爱),也说过她有事无缘无故朝妈妈生气,是为了减轻压力。
二女儿前几天问我的朋友:你为什么要化妆啊?”
朋友说:想看起来可爱一些。”
二女儿:那你原本的可爱就不能被看见了哦。”
这些是我对家庭会议的一些思考和应用,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正面管教》这本书。

感谢你看到这里或许会淡淡一笑说,比起顺义妈妈,分析迟到的原因?你们这算烦恼吗……其实,如果你见过小魏的女儿的话,你就会知道她除了最近偶尔迟到以外,是个平时爱画画,学习不用催的阳光友善小才女。
不放过和孩子沟通的每一个细节,因为她在我们身边的日子其实很短很短。在她们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多一些失败,多一些一起的探讨,也许今后就多一些纽带吧。今夜的家庭会议,也许和奥数一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