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用情绪控制孩子,比打骂更具有伤害性,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很容易情绪失控,因为面对孩子的不正当行为或者是过激行为,父母可能就会用冷漠的眼神回应孩子,用犀利的言语去指责孩子。

这些都被称之为冷暴力,比起打骂,这些行为可能更具有杀伤力,而父母产生这些行为的背后,多数是以爱为出发点,可是爱的行为却是不正确的,甚至是负面的,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深的。

因此父母应该审视自己的行为,并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尽量不用自己的情绪来控制孩子的行为,也不要对孩子做出标签化的评判,同时也要明白有哪些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好的。

用情绪控制孩子,比打骂更具有伤害性

父母急躁失控的情绪,对孩子伤害很大。有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犯错或者是一些不正当行为时,就已经开始急躁或者情绪失控,大声地喊叫,甚至是摔手边的东西,把自己急躁和暴躁的情绪发泄在孩子的身上。

这个时候就会堆积孩子的恐惧心理,就会出现躲避父母的行为,和父母的关系也渐渐疏远,孩子也会暗自记住这个感受,等再次出现类似情况的时候,他并不会知道如何去解决,而是第一时间想到了父母的情绪反应,就会对这件事越发抗拒。

沉默不语冷暴力的情绪。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不希望做出过多回应,反而用冷漠的眼神、犀利的言语应对,甚至责备后就变得鸦雀无声。

这样反倒会让孩子更加恐惧,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处理当下的情况,孩子会特别希望讨得家长的关注和欢心,但父母特别冷漠地回应,只会让孩子变得手足无措,情绪更加暴躁。

孩子在日后遇见这种情况时,也会把更多情绪埋在心里,并不会和父母交心,和父母之间的交流也会越来越少。

父母过分示弱自卑的情绪。有的时候,父母会以为孩子好、自己做得不够好、为什么生养你这样的情绪来回应孩子,使得孩子始终抱有负罪感,尤其是一些妈妈会说:生你养你,费了很大的力气,你就这样对我,你对得气我吗?”或者是说:等你长大了,还能指望你保护我?”

这样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会让孩子更加冷淡地对待亲情,处理不好亲子关系,反倒会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

为什么说父母的情绪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呢?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孩子从一出生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的情绪、意识、行为、认知都是一片空白,就像一粒种子,而父母的情绪以及认知方向就是滋养种子发芽的养料。

如果父母的情绪是积极的,行为是正向的,认知也是在阳光面的,孩子自然就会变得积极向上、有爱并且会为自己创造幸福。

但如果父母情绪过于急躁,总是用自己的情绪来恐吓,威胁,甚至是在孩子面前示弱,这样都不利于孩子成长。

父母的情绪是孩子潜意识模仿的对象,可能父母觉得好情绪可以多学,难道坏情绪孩子也会学到吗?实际上孩子在童年时期,大脑是敞开的,对于好的坏的事物,分辨能力不是特别强,所以不管是好情绪还是坏情绪,都会让孩子模仿得到。

情绪本身就是全面的,并不完全是正向的,所以孩子会把父母的情绪当做是模仿的标杆,一旦在未来能够施展情绪的时候,潜意识里最先想到的就是父母如何处理这件事的,父母的情绪是怎样的,所以父母的情绪影响着未来孩子解决问题的潜意识。

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正向地引导孩子

父母要学会察觉自己的情绪。首先,父母要学会和自己的情绪相处,知道自己承受的底线,在孩子没有触及自己底线的时候,要防患于未然,或者是告知孩子做事的原则以及基本准则,尽量不要让孩子踩雷”。

或者是和孩子一起探讨任务的规则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在教养问题上也会更加放松。

父母客观主动说出自己的情绪。父母的情绪也需要释放出来,所以一定要客观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装聪明、示弱或者是在孩子面前掩饰自己的不满。

在遇见问题时,一定要客观说出真实感受以及自己的需求点,并且给出合理的建议,这样孩子才能够明白父母做事的底线是什么,也会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

在家里设置冷静空间。在自己情绪失控的时候,主动到冷静空间里想一想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如何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去想问题。

当进入这个空间的时候,自己的情绪马上就会平和下来,而不是过于冲动说出伤人的话,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自己和孩子沟通,家庭成员都可以设立冷静空间来舒缓自己的情绪。

学会使用爱的暗号。在一个短视频当中,一个小女孩和妈妈争吵了起来,她哭着说:你越跟我喊,我就越不爱你们。你越跟我喊,我生气。”这个时候爸爸说了一句:启动我们家的暗号。”

这个时候小女孩哭唧唧地说:抱抱。”回身就去找妈妈抱抱,两个人就停止了争吵,并且恢复了平静。小女孩最后说:我永远不要离开妈妈。”

这个爱的暗号就是帮助父母积极暂停自己的情绪,帮助疏导孩子情绪,学会表达爱意,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亲子沟通。

写在最后:父母的情绪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更是孩子获得安全感以及爱的最佳方式,所以父母的情绪一定要充满平和、喜悦和爱,这样才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情绪体系,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成为更好的自己。

今日话题:你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急躁情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