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讲了三点爸爸们带娃时,妈妈们可以给宝宝怎么引导带孩子,今天我们在细说下爸爸带娃期间,作为妈妈要注意宝爸的这3个细节。

一.尊重爸爸带孩子的方式
要让爸爸带孩子,得给他充分的自主权。爸爸和妈妈都需要转变心态,把彼此当成育儿合伙人。爸爸在育儿方面应该和妈妈平起平坐,大家有同样的发言权。

爸爸的育儿方式也许跟你不一样,却会有出乎意料的好处。很多妈妈会觉得,爸爸带孩子太吓人了。你看他,动不动把孩子往空中一扔,要是接不住怎么办?孩子自行车骑那么快也不管,还在旁边喊:加油,再快点!”要是摔下来了怎么办?但是,这样给爸爸带出来的孩子,很可能胆子更大,运动能力更强。这方面爸爸确实有天生优势。如果强迫爸爸按照妈妈的方式带孩子,就白白丧失这个优势了。

归根到底,爸爸和妈妈有不同的功能。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长,更多是细心照料宝宝,让宝宝觉得安全。爸爸,是激励宝宝,带领宝宝去探索。这两类功能相辅相成,你肯定不能让宝宝太鲁莽,做太危险的事情,但也不能为了安全不让孩子去探索。

包括很多妈妈会抱怨说:孩子他爸这也叫带娃吗?他不就是整天跟娃玩吗?”
可是,跟孩子玩也是带孩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孩子是通过玩来学习,来探索世界,来跟世界互动的。
妈妈可能觉得让孩子取得一些有形的进步才比较有意义,比如会背了一首唐诗,多弹了一段钢琴,但是爸爸跟孩子瞎玩,其实对孩子的发展一样重要。

爸爸带孩子的方式可能跟你不一样,但是其实非常有他的道理。你不能因为自己习惯怎么带孩子,就不让爸爸用另外一种方式带孩子。
再说了,爸爸按自己带孩子的方式他才爽。他跟孩子打闹、玩耍、赛跑,这是他最高兴的事。你强迫他不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孩子,那他会感到没有乐趣,那他自然不愿意再投入了。

所以,尊重爸爸带孩子的方式,让他能尽情享受到带孩子的欢乐,是让爸爸愿意带孩子的第一步。
二.给爸爸成长的时间,多肯定,少批评
在很多事情上,爸爸跟妈妈标准还真不一样。比如收拾厨房,妈妈的标准是锅碗瓢盆都洗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放在碗橱里,地上清扫得一尘不染。爸爸的标准是什么呢?爸爸觉得把碗都放在水池里,这叫把厨房已经收拾完了。

带孩子也一样。因为男性和女性在夫妻关系中最看重的地方不一样。女性最担心的是男性的感情,他是不是爱我;男性最担心的是女性的眼光,她是不是仰慕我。爸爸最受不了妈妈的批评,因为那是在攻击他的能力。反过来,就好像妻子最爱听的是丈夫的甜言蜜语一样,爸爸最爱听妈妈的表扬。所以,你要用正面的态度来促进他的改变。

我们积极的夸奖,其实并不是虚伪。要知道,现代爸爸基本都是在传统家庭下长大的,从小他自己的父母大多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爸爸能更多参与到育儿中来,确实也值得表扬。当然,你表完扬之后,也可以乘机提出些适当的改进意见,这个时候,他特别能听得进去。

三.给爸爸清晰、具体的指令
如果是那些爸爸本来有固定的想法的,比如怎么跟孩子玩,你应该像第一条一样,尊重他的玩法。但是如果你对这件事有明确的期望,那你要明确地跟他说。比如你要出门了,要给爸爸交代午饭,得很具体地说:
12点的时候吃辅食,刮四分之一个苹果,拌四分之一个蛋黄,然后冲半瓶奶粉,让宝宝躺下来喝,喝完给他一个安慰奶嘴,让他睡觉。”

为什么要这么详细呢?因为爸爸跟你的标准不一样,你如果只是很模糊地跟他说一下,很可能到最后他完成的样子跟你想象的不一样,你觉得他是在糊弄差事,他还觉得特委屈,两个人的矛盾就这么产生了。
而且有些爸爸比较好面子,他不知道该怎么做,也不好意思问,只能自己摸索,你得事先直接告诉他,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培养出好爸爸来。

如果妈妈愿意给爸爸锻炼的机会,爸爸就能成为非常得力的育儿好队友。爸爸到底会不会带孩子,能不能带好孩子?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一种期待效应,也就是说你放开手让他去带,鼓励他带,他就能带好。如果你不相信他,一直守在孩子的门前不让他碰,那他当然越来越不会带孩子,然后你还更加觉得自己守在门前有道理。

最后,送给爸爸们一句话:这个世界上还有几个人见到你能如此激动,把自己的全部信任和依靠给你的呢?被需要,是一种幸运。(您的转发与收藏,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