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否遇到这样的难题?你有一肚子的道理经验,想说给孩子听,孩子却不想听。其实,再好的教育没有听众也是无效的。
儿子被导师批评后我的心理历程与沟通方式
我在晚上十一点多钟,才看见儿子白天给我发来的一条微信。老妈,刚才我被导师狠狠地批了,他不允许我再打篮球了,呜呜呜……”看了这条短信,我和他爸爸一点儿睡意也没有了。儿子正读研一,他酷爱打篮球,打篮球的兴趣,还是我和丈夫为了让他远离电脑游戏,同他斗智斗勇、历尽千辛万苦帮他培养起来的。这个爱好丰富了儿子的业余生活,在儿子平稳度过青春期的过程中,可谓是功不可没。现在因为打篮球的事情,儿子被导师批评了,还是狠狠地批评了。我不由得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某研究生因为压力大自杀的事件,我的手心里直冒汗。丈夫一个劲儿地催促我,快、快,打电话问问儿子怎么回事?安慰安慰儿子,告诉他,老师也是为他好,千万不能和导师怄气啊!”我也恨不能马上把电话打过去,但是想想已经是半夜了,这时打电话怕影响他和宿舍同学休息,我决定第二天打。这一宿我和丈夫辗转反侧,我好不容易睡着了,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儿子步履蹒跚地走来,头发都掉光了……我万箭穿心,大哭不止,我是哭醒的,当发现只是做了个梦后,我又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唉,完了完了,我就是这么一个不成器的妈妈。

第二天和儿子接通了电话,尽管我心急如焚,但是我没有马上告诉儿子应该怎么做,因为我知道,此时耐心倾听要比枯燥的说教效果更好,于是我轻描淡写地说:儿子,老师不让打篮球了,可怎么办呢?”这句话表明了我和儿子是站在一起的,是一个立场的。只有这样,他才喜欢和我继续交流。老妈,误会误会,我在实验室里,老师在操场上看见一个人和我太像了,就气呼呼地打电话批评我,说了短信里您看到的那些话,等他回到实验室,才发现是个误会。”我长舒了一口气,儿子继续说:你不用担心老妈,我的导师心地善良,但性格耿直,说话直来直往,我们学理科的大都这样。即便他真的不让我打篮球,也是为我好。不过这件事也提醒我了,不能总想着玩,要以学业为重。”我马上采用示弱法激励他,儿子啊,我还一直在生你导师气呢,觉得他不让你打篮球是不对的。你这个篮球还是我送给你的考研礼物呢?到底是你读的书多,素质就是高,心胸也比我宽广!”哈哈,当然啦,我不是遗传基因好吗?随你呀!”儿子就是个马屁精。丈夫喜笑颜开的对着电话大声说:儿子啊,你妈妈昨天梦见你头发掉光了,她哭得稀里哗啦,还说就是读研压力太大,把你累的。”老妈,这有什么好哭的?聪明绝顶难道不好吗?堂堂七尺男儿何惧一个秃头!”儿子依然很幽默。老妈,不过我昨天实在是不应该给你发那条微信,我没当回事随手发了,却让你和老爸担心了,以后我会注意的。”
试想,如果电话一通,我就苦口婆心地教育儿子一番,效果肯定不如现在理想。

再好的教育,如果没有听众,也是无效的
在陪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见证了他遇到的许许多多不开心的事情。刚开始,我总是要对他进行说教。记得有一次,他气呼呼地告诉我,老师因为他不认真听讲,把书摔在他的脸上,把他脸打得好疼。儿子还狠狠地骂老师,我顿时火冒三丈,你不认真听讲还有理了?还敢骂老师,你太过分啦!老师也是为你好……”砰”儿子摔上门扬长而去。气死我啦!气死我啦!我还有一肚子的道理没有讲出来呢!这是要憋死我的节奏啊,我的肚子气得鼓鼓的。反思之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再好的教育,没有听众也是无效的。

霍桑效应”给我的启示
当孩子怒气冲冲的时候,家长到底应该怎样疏导教育呢?我一直在反复琢磨这个问题。我从一本家庭教育书中首次了解到一种心理效应——霍桑效应”,讲的是美国一个叫霍桑的工厂里的工人对工厂管理存在诸多不满,工作积极性不高,工厂效益日益下滑,濒临倒闭。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某研究会安排专家同工人进行谈话,只认真记录工人的不满和牢骚,不进行任何干预,奇怪的是,当这些工人发泄出不满情绪后,心情舒畅了,工作干劲却足了,工厂效益迅速提升,濒临倒闭的工厂又重新焕发了生机。霍桑效应告诉我们,耐心倾听是打开心窗的秘密武器。
亲爱的家长,试想一下,如果你和谁吵架啦,你气鼓鼓地回到家里,你当前最最需要的是找人哭诉、求得认同。如果你的对象此时此刻劈头盖脸地指责你一顿,你会怎么做?我想你一定会抱起枕头,摔上门,到另一个房间去睡,脾气暴躁的甚至会直接打起来。
由此可见,火冒三丈的时候最听不得枯燥的说教指责,大人尚且如此,孩子也是一样的。

耐心倾听是打开心窗的秘密武器
我开始尝试改变教育方法,当儿子在遇到烦恼时,我会耐心的听他讲,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会不动声色地进行引领,让他自己认识到自身也是存在缺点的。例如,有一天,儿子气呼呼地对我说:老师嫌我作业写得不认真,把卷子撕了,扔在我的头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儿,那么多女生都看着呢!”老师太过份啦,他怎么能这么做?”我气呼呼地说。我的回答让儿子很舒服,他没有摔门离开,而是把我当成了朋友,尽情地宣泄,等情绪平复后,还和我进行了更深一步的交谈。老师这样做的结果是你生气,他自己也生气,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他能得到什么好处?”我故意这样问。儿子开始反省,其实老师平日里对我还是挺好的,经常和我谈心,他就是太着急了。”是呀,老师经常和我说,你很聪明,情商又高,他很喜欢你。这次他的方法虽然粗暴一些,但起码他敢管你,现在能这样负责的老师太少了,咱也要珍惜啊!”这么说我还得感谢他,我才不感谢他呢,他让我当着那么多女生的面下不来台,多没面子啊!”儿子虽然依然嘴硬,可他心里已经认可老师这样做是为他好,他也开始体谅老师工作的不易了……最终,我的教育目的达到了。

总而言之,做家长的一定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要让孩子把你当成自己的好朋友,愿意把心里话说给你听,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心声,才可以摸清症结对症下药,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对怒气冲冲的孩子应该进行怎样的教育,你还有什么好办法?欢迎交流。如果我的经验对你有点帮助,请点个赞,加个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