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积极心理学:面对情绪的“大象”失控,父母要帮助孩子驯服

文|小鱼奶爸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说到孩子的情绪管理,大家可能觉得这是一个冷门的话题,但实际上,这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如一有不顺心的事情,遇到困难或父母不满足要求,孩子就大哭大闹甚至通过打人、咬人等暴力行为来发泄。

这些举动,就是孩子情绪管理能力太差的缘故,无法自己进行疏导和解决。

家长应该也发现了,每次就事论事给孩子讲完道理,可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仍会再犯。事实是,如果不提升和训练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根据儿童教育学的研究:6岁前的情感、情绪经验,对一生都会有深远影响。如果这个阶段的孩子性格急躁易怒,或表现出焦虑、不自信的悲观情绪,便会很大程度上对今后的个性和品格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马云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曾经直言不讳自己的成功经历。他称:一个人不败,要靠智商,而一个人成功,要靠情商。

不要以为孩子的情绪不是什么大问题,6岁前一定要重视起来,教孩子做好情绪管理,才能为今后打好基础。

积极心理学:面对情绪的大象”失控,父母要帮助孩子驯服

​01积极心理学:《象与骑象人》

美国的一位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对此做出了一个生动的比喻。

他认为,人是心灵肉体、左脑右脑、情绪理智的复合体,受到控制化和自动化两套系统的控制。

自动化就像大象,负责绝大部分工作,代表的是身体、右脑、情绪、潜意识,难以控制。而控制化则为骑象人,仅充当仆人的角色,只有在情绪脑运作顺畅时才得以运转, 代表的是心灵、左脑、理性意识。

简单来说,大象更像是种本能反应,无需注意或控制就会发生。尽管有时我们能意识到这种意识流,但它通常都是遵循自己的联想规则运行的。

因而,只有在有意识地思考和控制情况下,才能使骑象人与大象进行对抗。孩子出现一些失控的哭闹和冲动举动,实际上就是大象失控了。

但由于孩子自身的理性脑及控制能力还尚未发育完善,毕竟管理情绪的前额叶皮质要25岁左右才会成熟,因而力量比较薄弱,无法驯服大象。

为此,面对孩子情绪的大象”失控,家长就要帮助他驯服,引导他慢慢平静下来。

不要指望孩子能自己平息情绪,就连前额叶皮质完善的大人仍然会被情绪左右。

口头禅

潜意识

​02对待负面情绪,家长有哪些不当的传统方式?

1)交换型

这类家长的口头禅是别哭了,妈妈一会儿给你买糖吃。”通过这种孩子在乎的价值来交换暂时性的乖巧,实际上并不是种好方式。

潜意识中,妈妈对于负面情绪的看法是消极的。而这样的处理方式,也会让孩子感到迷惘和怀疑,长此以往出现自信不足的后果。

2)惩罚型

这类家长的口头禅是自己做错事了还哭,是不是找打?”通过惩罚的方式让孩子停止当下的行为,带来的可能更多是伤害。

这种做法的妈妈,潜意识中认为孩子哭闹是故意引人关注,会让孩子受挫沮丧,长此以往演变成专注力差。

3)冷漠型

这类家长的口头禅是去墙壁那站着,等气消了再过来。”

尽管他们对孩子负面情绪的行为不予干涉,但潜意识中的看法是忽视且无所谓的,没有应当的重视。

这会导致孩子感觉到恐慌、无助、被抛弃,长此以往容易陷入情绪黑洞。

大象

4)说教型

这类家长的口头禅是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一点也不让人操心。”

这样的父母通常对情绪视而不见,只知道跟孩子讲道理,认为哭闹是孩子的不对,就应该承受这种后果。

这会让孩子感觉到孤单无助,长此以往导致亲子关系发生破裂。

可知,如果家长自己都无法正确认知孩子的情绪,会导致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薄弱。

想要成为孩子的骑象人,家长首先要做到,和孩子分享和渲染积极情绪,抚慰和减少负面情绪。

家长

​03父母如何驯服孩子的大象”?

1)教孩子认识大象(情绪)

让孩子认知自己的情绪是首要前提,起码他要知道自己的悲、喜、生气、愤怒、沮丧等都是情绪中的一种。

大家可以参考正面管教中的这张情绪图。对于孩子而言,图画类的具象内容更容易让他们理解。

家长

另外,在给孩子看这些卡片时,家长可以这样做:

★宝贝,你认为你现在是这些图里的哪一张脸呢?

★宝贝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告诉妈妈吗?

★今天妈妈是里面的哪一张脸呢?

★妈妈今天感受到了里面的这几种情绪,是因为遇到了……

在这样的日常沟通中,能让孩子对情绪拥有更加完善和具体的认知。

当然,家长自己也要做好功课,平常多用具体的情绪词汇跟孩子描述自己的感觉,不要只知道说我感觉很不好”、我感觉很棒”。

笼统形容,也会导致孩子的情绪词汇变得十分匮乏。

2)共情、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关于这一点,父母要记住4个字:行大于言。

有时面对孩子大哭大闹、愤怒、生气摔东西的行为,在旁边一味唠叨讲道理是没用的,行动更能彰显对孩子的理解和接纳,比如一个拥抱,能让他感受到父母是关注着他的。

之后,待孩子慢慢冷静下来,再教他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才是真正的共情,而不只是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这样的空洞劝慰。

口头禅

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不要批评或指责,而应该抱以理解和接纳的心态。但这里接纳的是情绪,而并非孩子在情绪控制下做出的不当行为。

如果家长连感受和行为一并接纳,就会有溺爱之嫌。

3)教孩子应对情绪

如果孩子已经对情绪有了基本的认知,知道现在自己正处于什么样的情况,父母就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教孩子如何管理和应对负面情绪了。

■积极暂停角

这个角落的目的,是让自己或孩子能在独自相处的情况下,从负面情绪中冷静下来。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把自己的大脑盖子合上。

具体的步骤是:

在家中建立一个舒服放松的角落,告诉孩子:以后我们生气或难过、愤怒时,去这里待一会儿,就能平静下来。当然,最好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意愿选择和布置,并起个他喜欢的名字。

前提是,父母要先做出表率,让孩子看到使用效果。

然后,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用温柔的语气问:还记得你的XXX吗?去那里放松一下吧,想不想去待一会儿?

相对于Time out等冷处理的方式,积极暂停角的优势在于提前跟孩子做了约定,在这种积极暗示的前提下,孩子不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亲子间的联结也不会断裂。

这是一种有联结的暂停,也是孩子主动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要尝试邀请孩子去暂停角,而不是命令口气。

■愤怒选择轮

家长可以问孩子:做什么样的事情会让你感觉到开心,从低落的心情中走出来呢?

大象

​之后,让他们把答案和选择都写在一个转盘上。比如吃糖果、睡觉、玩玩具、出去散步等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就让他去转转盘,转到哪个方法就尝试哪一个,帮助平息情绪。

当然,这个转盘是随时可以更新的,哪个选项有用就保留下来,如果试了两次都没什么用就可以删除。

参考这样的原则,媒介也不是唯一的。如果不想用转盘,也可以改成抓阄。

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选择要让孩子自己来决定,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通用。

另外,在采用这种方式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给予积极反馈,无论结果是否有效。

比如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平息,就建议孩子换一个,用温柔的语气鼓励道:看!你又发现了一个好用的方法。”有效则说:宝宝的方法真的很有魔力,太有效了。”

总而言之,情绪管理对孩子而言是个难以攻克的课题,但有了家长的有意识引导和理解接纳,相信孩子也很快就能自己作为骑象人,驯服情绪这头大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