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倒退,变得不乖,你怎么对待?
最近有个妈妈向我咨询:为什么孩子一天天长大,不是一天比一天有进步,反而会倒退呢?
早就会自己穿衣服了,却迟迟不穿上,不停地叫妈妈我问她,那你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她说:看心情咯,一开始耐心给她讲道理,后来发现也不管用。有时候一急起来就大吼几声,再不听就只好把她关在卧室里,让她哭好了再出来。

你想过孩子不乖”背后的原因吗?
其实上面那位妈妈的做法,也都是人之常情。明明会做的事情,还要缠着妈妈代劳,尤其是妈妈正忙的时候,不发脾气不唠叨,真的很难。
不过我们仔细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那样呢?是偶尔的撒娇吗?还是真的倒退了,不会做哪些事情了?
我问那位妈妈:最近家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家庭成员有没有改变?
她想了想说:也没有啊,就是孩子的爸爸最近出差了,为期半个月。
我告诉她,孩子爸爸出差,对大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却是大事件。
想一想,家里少了一个人,孩子得到的陪伴必然就减少了,他会本能地感到一种不安,但是孩子不会去思考事情的原委,或者说,孩子第一次经历家里重要成员长时间离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爸爸不在家,妈妈必然会更忙,下班回到家,又要做家务,又要带孩子,很有可能自己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这时候,孩子就会想妈妈怎么不像平时那样对我了,怎么动不动就对我发脾气?爸爸也不在家跟我玩,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为了验证,孩子就会用各种方法引起妈妈的注意,看妈妈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爱他。

孩子不乖”,有时候是在向我们发信号
想一想,如果你正在厨房做饭,孩子乖乖地画画,安分守己地呆着,你会怎样?时不时瞄几眼夸几句,想着真省心,就完了。
如果孩子玩出一些越界”的花样,比如把颜色弄到了墙上、电视机上、冰箱上,你又是什么反应?多半是立马跑过来了,对不对?
所以,孩子就发现了,表现得不乖最能引起妈妈的强烈关注。不乖的时候,妈妈还是接纳他,孩子心里就踏实了。如果妈妈反应过激,孩子心里的不安全感就会加剧。

同理到我们大人身上,道理也是一样的。
不知你自己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在关系特别好的老铁面前,我们的缺点是最暴露无遗的,很少会想这句话该不该说,没有精致的妆容能不能出门,我这么寒碜会不会被笑话?
而在不熟悉的朋友面前,我们往往是尽量做到仪态万方。为什么呢?
因为两个字:信任。我们知道就算随意点,老铁也会接纳我们。
孩子在父母面前不乖”也是同样的道理。
他们就是灵敏的觉察到,安全感指数下降了,他们希望最亲的人一直都无条件的爱他,重视他,所以就故意不乖试试看。

面对孩子反常的不乖”,可以做些什么?
再申明一下,本文探讨的是,孩子明明可以做到乖”,却偏偏要不乖”的情况。比如能好好吃饭不掉饭粒了,却故意把碗里的饭弄撒出来;平时养成了把玩具收拾好的习惯,最近却不爱收拾了……总之就是在他能力范围内可以好好的,偏要作”。
最简单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孩子自己也知道是错的。
说到底,孩子就是在求关注”,验证自己是否还受重视。
这时候,我们一边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一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陪陪他,用语言和行动明确告诉他:我会一直爱你。实在没有时间的时候,就花一分钟抱抱他,再接着做该做的事情,都可以。

最忌讳的做法就是,直接忽略孩子,觉得孩子是无理取闹,干脆不管他。
这样的话,孩子也许表面上会变乖点,心里却可能种下隔阂的种子了,也可能会愈演愈烈,升级他的不乖”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