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幼儿园的孩子该不该报兴趣班?有些学习真的要逼出来吗?

孩子上了幼儿园,该不该报兴趣班?这个问题我前几天和老公、朋友,都有在讨论这个问题。我家儿子刚上小班,我就给他瞅了三个兴趣班:平衡车,乐高,游泳。说是兴趣班,其实都是我在做主。经朋友提醒,我感觉我踏入了误区。为了不让大家和我一样,我来分析一下我过来人的经验。

一,所谓的兴趣班,首先得考虑孩子的兴趣。看看孩子的性格偏动还是偏静,专注力、体力、活动参与度等等方面,等弄清了这几方面,就可以确定兴趣班的方向,是安静型的活动还是动作类的活动。

我家孩子是典型运动型的男孩子,他最爱的运动就是骑平衡车,所以在考虑了他的意见以后,我们选择了平衡车班。

二、取长补短式的报兴趣班。假如孩子的体弱,妈妈们想通过运动的方式来改变孩子的体质,增强抵抗力,那么可以选择不是太激烈,又可以起到锻炼身体效果的兴趣班。当然了,首先还是得考虑孩子的喜好。我感觉游泳是一个不错的运动,计划着等明年春天给孩子报游泳班。

给孩子报兴趣班,妈妈肯定还有其他的顾虑,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吧。第一次做妈妈,没有经验,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


作为一个有着20年经验的幼儿园老师,真心建议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报兴趣班,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

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看着别的孩子报了班,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绘画课、钢琴课、英语课、游泳课、跆拳道……

我个人认为幼儿园的是没有必要去报兴趣班的,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数年龄是3-6周岁的孩子,即使是报兴趣班收效也是甚微的,三岁的孩子基本上是幼儿园小班,这时候的孩子是从家庭封闭式的教育直接转入幼儿园散养式的教育,孩子基本是不适应的,这个时候孩子要学习的则是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比如说准时到幼儿园,不可以迟到,只这一项就有许多孩子适应不了。其次则是如何有规矩的按次序的许多小朋友在一起用餐、吃水果、午休,在老师的带领下如何手拉手排着队高高兴兴的走出幼儿园等等就够学习一学年了。

到了幼儿园中班,当孩子掌握了小班的基础生活能力以后,则需要学会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怎样友好的与其他小朋友亲密相处,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的春季,在景色迷人、硕果累累的秋季去观赏大自然,闻一闻花香,看一看蝶飞,听一听鸟儿的歌声,尝一尝各种水果的滋味,这一切又够孩子学一年的。

到了幼儿园大班,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不断增加和丰富,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渐渐多了起来,他会问你鸟为什么会飞?鱼为什么生长在水里?你的孩子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记得有一次,在给孩子们上课时我就被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孩子给问住了,孩子问:老师,你能告诉我斑马身上的纹是先有黑色的还是先有白色的?”我回答不了,我只好对孩子说:这个问题老师回答不了,等你长大以后自己去好好研究”,所以我们说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没有必要去报这样那样的辅导班。

做父母的只要能把握好一下几点你的孩子在步入小学一年级时则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让你的孩子学会正确的握住铅笔,正确的坐姿,以正确的握笔姿势书和坐姿认真的写自己的名字,然后才去书写其他汉字,掌握正确握笔姿势坐姿以及规范的书写汉字的姿势,如果可以的话,则给你的孩子买一块小黑板以及彩色粉笔,让孩子在上面先把横划平了,再把竖划直了,再背几首简单而容易理解的古诗词,跳一跳绳,踢一踢毽子,让你的孩子在一个自由、快乐、健康的氛围中阳光向上的成长。

另外我们说孩子的学习是逼不出来的,孩子学习的好与坏是多方面因素形成的,单靠逼只能适得其反。待你的孩子步入一年级之后,依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则可以报一到两个兴趣班,多则不易。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阅读。

###

谢邀。幼儿园的孩子该不该报兴趣班?
中国现在基础教育是一个反人性的教育,如果再不反思和纠正,将毁掉许多孩子的人生,也会毁掉许多家庭的幸福!也会毁掉这个社会的和谐!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在西方就是轻松和快乐教育。许多国家均立法规定,幼儿园教育除给孩子玩耍游戏或力所能及的自立劳动外,是不允许多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计算的;小学的时侯,1至4年级的孩子做作业老师是不给学生计分的,所以每个学生都不知道包括所有学生在内的学习成绩。在美、德等国家,假如学校老师给孩子作业布置多了,家长还会到学校投诉说:为什么给我孩子布置这么多的作业?”因此,所有学校和老师都不会给孩子多布置作业的。每学期期末,老师都会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奖状,这个奖状是根据每个孩子特长发的,内容不一样,以期鼓励。那么为什么小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搞竞争呢?是因为小孩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善,特别是小孩子的大脑左前上方这地方,是供小孩玩耍的,如果过度地灌输文化知识或数学计算,会严重伤害这个孩子大脑发育的,会严重伤害这孩子未来的圆满人生。这是北京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告诉我们的。这位儿教专家还讲了她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有一位5岁男孩,在其外婆的教育下,能够熟背唐诗300首,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很优秀,觉得内心非常高兴,但这儿教专家认为这种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也不便说,就只是笑笑而已。后来当这个男孩上到高中时,因为患了重度的抑郁症而退学了。当初认为非常优秀的孩子,就这样失去了未来、失去了光环。中国的教育再也不能摧残孩子了,孩子是花朵,是每个家庭的未来,是祖国的未来!再也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

其实对于兴趣班,在报这个班的时候,这个名称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兴趣班”,但这个兴趣班是家长的兴趣还是孩子的兴趣就不好说了,现在,多数的孩子报班有几种情况:

1,攀比,从重心理在作怪。别人家孩子报了,那我也报。孩子是天使,不是家长炫耀,攀比的工具。类似情况出现在朋友,同事聚餐的时候,领宝宝去了,聚餐中大家都很高兴,兴致来了,家长高兴,让孩子跳个舞,唱个歌,孩子表演完,亲戚朋友都夸赞宝宝有出息,将来一定怎么样怎么样,父母觉得特别有面子。孩子表演我是没意见的,但如果父母为了让孩子表演而去办一些所谓的兴趣班,是没有必要的。

2,总要让孩子会点什么吧?这是普遍家长的共识,不然没有一技之长是不是输在起跑线了?其实我很想问家长一句,起跑线在哪?哪里是起跑线?如果连起点都搞不清楚,就别总拿起跑线说话了,这是家长自己的心理在作怪。

3,兴趣班要看是谁的兴趣?是孩子的兴趣还是家长的兴趣?如果是家长的兴趣,那么我觉得还是不报的好,我说过一句话我们要多关注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家长对孩子的需求!”这里结合第一点所讲,兴趣班为的是什么?是课余孩子想主动学的,还是家长想在人前表现让孩子学的,都是学,可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效果也就不同。

4,最后说一下坚持的问题,有些家长给孩子报了兴趣班,当时孩子也是同意的,可上着上着,就没坚持下来,这时候家长会说,孩子没坚持下来,可到底室孩子没坚持下来,还是您没坚持下来,就不好说了。举个例子:孩子说不吃饭了,您会同意他的做法吗?我想应该是不会的,您一定会坚持孩子一定要吃饭,坚持坚持就成了习惯,可为什么不上兴趣班了,半途而废了,就一定是孩子没坚持下来呢?我个人觉得,这是家长为自己找的一个借口。作为家长,不能因为孩子不喜欢做,就不让孩子做,当然,也不能因为孩子喜欢,就盲目的支持。

说了这么多关于兴趣班,那再来说说有哪些学习是逼出来的。

说这句话感觉很奇怪,为什么要逼”孩子呢?纠正一下,应该是正确的引导方式,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有了好习惯,学习任何东西都是水到渠成的,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需要去逼”孩子做一些孩子不愿意做的事,而是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让他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氛围,这也就不存在逼”孩子了。

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